□芮麗娜
在七師一二九團九連,只要提起張露平,連隊“兩委”、職工群眾都會豎起大拇指稱她為“致富女能人”。
多年來,張露平在棉花種植過程中,憑著自己的勤勞和聰明,積極鉆研棉花種植科學技術,她種植的棉花單產在連隊名列前茅,在致富的同時,她配合連隊婦聯(lián)帶領婦女大力學習實用技術,提高婦女的科技素質和致富能力,撐起團場建設的“半邊天”,使廣大婦女在團場經濟中發(fā)揮作用,展示了巾幗科技致富能手的風采。
前幾年,張露平光憑著自己的熱情,埋頭苦干,不懂的科學種田,汗水流淌了不少而棉花產量一直不高,收入也不多,為此,她認真學習科學種田技術,虛心向有經驗的職工請教,并向團場科技人員學習配方施肥技術、精準化調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棉花密度與高度關系等科技知識,按照棉花各階段量化指標進行了量化管理,改變了以前粗放型管理方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科學棉花管理模式,近兩年來她種植的棉花產量逐年增加,特別是2019年,在她的科學管理下,籽棉單產達到480公斤,創(chuàng)歷史最高。
團場綜合配套改革以后,取消了“五統(tǒng)一”,農資采購由原來的統(tǒng)一采供,改為了自主選購。張露平看到這一商機,與職工葉亞軍等聯(lián)合成立了克拉瑪依布沙村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主要經營農資銷售、技術服務等項目,在為職工提供質量過硬的生產農資以外,還為職工進行棉花技術指導,讓許多婦女職工學到了棉花種植技術,同時也為她每年增收2萬元左右。
2019年秋天,連隊棉花白茫茫一片,又到了豐收的季節(jié)。但是,由于連隊采棉機數(shù)量少,棉花采收工作量大,導致部分職工的棉花得不到及時采收。張露平看到這一情況,便主動想辦法,與合伙人葉亞軍租賃了一臺采棉機,解決了連隊職工的燃眉之急,有力地推動了連隊棉花采收進度,同時也為她增加了8000余元的收入。
多年來的奮斗,張露平付出了很多,在勤勞致富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xiàn)了自己人生的價值,她在科學種田勤勞致富的路上展示了“巾幗”時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靚麗風采,用自己樸實的行動,贏得了職工群眾的口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