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麗娜
“團場改革兩年來,好事連連,實惠多多,我真心感恩兵、師、團黨委的好政策,感謝連隊‘兩委’的貼心服務?!辈叹ЬЪ拥卣f。
今年37歲的蔡晶晶是七師一二九團二連一名普通的轉崗工人,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前,她在團機關餐廳工作,丈夫在團加工廠工作,2018年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她們夫妻兩同時轉崗到二連劃分了100畝的身份地,開始了連隊生活。
雖然她是土生土長的兵團人,但對種植棉花卻是一竅不通,正當為難時,連隊“兩委”給她家吃了“定心丸”。2018年春節(jié)后,連隊“兩委”入戶走訪來到她家,了解到蔡晶晶家的實際困難,告訴她放心大膽地去種地,有什么不懂的盡管找他們?!皟晌比藛T真是說到做到,從春播到秋收,幫助她們聯系機車、指導她們清理殘桿殘膜、整地、播種、澆水、施肥,手把手地教她們兩口子種棉花,并教她們記錄生產日記,為來年生產提供依據。三秋棉花采收后,她家的棉花產量達到420公斤,以6.2元/公斤出售,第一次兌現就拿到26萬元,春節(jié)前補貼0.73元/公斤,社保金每人退4582元,2019年先后補貼0.72元/公斤,蔡晶晶仔細算了算,2018年種地她家的純收入達到14萬元。
有了一年種地經驗的她們,2019年早早地就把種子、薄膜、肥料等農資準備好,價格便宜,質量也好,比2018年的農資節(jié)約了4000多元,她們結合2018年種地經驗和生產日記,各項農業(yè)生產管理到位,棉花長勢也不錯,秋季采收后,產量比2018年還高20公斤。
地是蔡晶晶家的“生金盆”,要讓它源源不斷地產金,就要好好給地里“加餐”。蔡晶晶在去年秋季犁地時,買了3000多公斤二胺,2000多公斤三料全部施到地里。她堅信在兵師團黨委的政策下,2020年會再創(chuàng)高產。
蔡晶晶說:“改革后種地收入是我改革前工資的兩倍,種地還是干半年休息半年,能享受上這樣的好政策,真是感謝兵、師、團黨委。改革好不好,收入說了算,改革,讓我看到了希望,我愿意長期留在連隊承包土地,用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一年更比一年高的收入見證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帶來的變化。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積極響應兵師團黨委的號召,與連隊職工一起在黨的惠民政策下增收致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