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筱
重慶市梁平職業(yè)教育中心 重慶 405200
舞蹈教學,是中職學校幼兒教育中的一門必修課。作為學前教育中的專業(yè)必修課,學生需要掌握相關的舞蹈技能和技巧。但由于中職學校的學生并沒有相關的舞蹈基礎,大多數(shù)學生甚至于剛開始接觸舞蹈,這就為教師的教學增添了難度。
正確的人生目標會促進學生的不斷發(fā)展和成功。當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以后,學生在學習中才會更有計劃性,更加積極,更有效率。但在具體課堂中,教師的教學大多偏向于 “功利性”,其僅僅注重教學內(nèi)容的完成,一切以教學大綱和教學任務為主,學生學會的東西便只有表皮而已。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為學生備課,故而學生的學習目標也過于簡陋,僅僅以模仿老師的動作為主,對原創(chuàng)和自己進行幼兒舞蹈節(jié)目編排可謂是一竅不通。這種學習目標使得學生無法真正掌握到相關的專業(yè)技藝,當學生進入工作中,很容易面臨著眾多困難。
舞蹈課程雖然也是幼兒教育中的一門不可缺少的專業(yè)課,但是由于中職教育的學制時長僅為三年,學生在學習舞蹈課的同時,還需要學習其他大量的課程。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面臨著復雜繁重的課程任務,學生真正學習每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這種極短的課程時長根本無法讓學生對舞蹈教學有一個深刻系統(tǒng)的理解。另外,舞蹈的復雜性和繁多的種類也為學生的學習加大了難度。這種有限的課程時間使得學生不能完全的掌握舞蹈的相關技能,教學效果極其有限。
同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習慣性的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便為學生的學習更加增添了難度。教師習慣性的在教學中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這種機械式的灌輸教學法,很容易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感,從而失去了在舞蹈學習上的原創(chuàng)性和自主性,使得學生在脫離教師之后無法在該門課程中獨當一面。
中職學校的招生面對的群體主要是初中畢業(yè)生。這一群體在學習方面有著一定程度的欠缺,文化基礎較為薄弱,其更是從未接觸過音樂和舞蹈方面。當這群學生進入到中職學校中,面臨著教育方面的各個專業(yè)課,很容易陷入一頭霧水中。另外,作為幼兒教育專業(yè),學生畢業(yè)以后需要面臨的是眾多小朋友,這對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著較高的要求。學生只有不斷地提升自我,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認真教導好每一位小朋友。
對于毫無基礎,第一次接觸舞蹈教學的學生來講,制定教學目標可謂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例如,教師首先要明確全班的學習狀況,掌握學生對于舞蹈的了解和認知程度,接著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其次,教師要將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情況結合起來,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緊跟教學進度。最后,教師制定的目標要科學合理,讓學生可以接受每一個目標,并為之去進行努力。這個目標不能過于宏大和遙遠,讓學生產(chǎn)生望而卻步的心理,而應該緊貼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一點點的成長。
另外,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針對性要強。有限的時間內(nèi),復雜繁重的教學任務無法全部被學生所掌握,故而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其針對性應該要強。教師可以從學生日后的工作出發(fā),從教學內(nèi)容中挑選出概括性和針對性較強的部分。這一部分的學習教師要嚴格教授學生,努力讓學生自主掌握。
舞蹈是一門技能課,他更是一門藝術課。她帶給孩子們的一定是美的感受。每個年齡的審美與表現(xiàn)方式都不一樣。作為孩子們,要讓他們感受種直觀的美,并通過自己的身體動作變現(xiàn)出來是幼兒舞蹈教師的任務。孩子眼中的美和成人的不同。他是絢爛多彩的,他是五彩繽紛的,他一定是像吹出的肥皂泡泡一樣輕盈美好的。所以我們老師要給與孩子們就是這種富有想象力的直觀的美。無論是音樂還是舞蹈動作都應該處處充滿這樣的童真童趣。基本功的訓練也應該是美的,在教師平時的教學中要不厭其煩的提醒孩子們做到延伸。延伸不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的四肢和軀干更加修長,還能塑造出健康優(yōu)美的肌肉線條,更重要的是強化延伸的意識,讓力量的走向想外擴,為以后技術技巧的完成做準備,也為以后呈現(xiàn)優(yōu)美舞姿打下好的基礎。舞蹈的美除了體現(xiàn)延伸,更注重開、繃、直,例如膝蓋的伸直,后背的直立,肩部的打開,以及胸腰的舒展。這些都應該是舞蹈老師在課堂上多強調(diào),多訓練的部分。幼兒舞蹈教師應多進行貼近兒童審美的訓練,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可愛的大孩子,才能帶領一群小天使快樂的舞蹈。
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舞蹈技能與教學理論結合,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一大部分學生舞蹈完成質量很高,但讓其用語言講解舞蹈內(nèi)容和動作要領時就顯得差強人意。集中表現(xiàn)為詞不達意和表述不準確性等問題。崔此,可以讓學生在“師與生” 之間反復進行角色轉換,由教師示范舞蹈組合,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試教、試講,安排課后作業(yè),如撰寫教案、試講稿等,并進行小組討論。實際訓練他們在掌握一定的舞蹈肢體動作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舞蹈動作,可逐步由簡至難、由向通俗到規(guī)范,要確保語言符合幼兒心理特征,簡單易懂并準確無誤。
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前教育教師的幼兒舞蹈教學能力,幼兒園要更加注重組織幼兒教師開展實踐活動,促使幼兒教師能夠在實踐中獲得鍛煉的機會,并且能夠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比如可以組織幼兒教師參加幼兒園的演出活動,也可以組織幼兒教師在幼兒園中進行實踐鍛煉,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之處,便于得到及時的改正,也能夠更好的體驗幼兒舞蹈教學工作,從而能夠有效彌補理論知識學習的不足,便于更好的適應的將來的工作。
總之,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實操技能,把舞蹈教學和實踐相結合,規(guī)范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