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大軒 靳元園
(河北電力工程監(jiān)理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21)
鋼結構建筑材料廣泛運用到現(xiàn)場施工中,但是由于它極其容易被腐蝕,導致建筑中承重的設備所能承受重量的性能銳減,造成安全隱患。所以必須時刻注重防腐處理。在建筑施工的時候需要做好鋼結構的防腐處理以及防護工作,從而能夠最大效率的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本文主要探討的是鋼材結構腐蝕的原因、防腐常用措施、除銹的方式。
鋼材被腐蝕的因素多種多樣,主要分為兩大類:化學腐蝕與電化學腐蝕[1]。
1)化學腐蝕又被稱為干腐蝕,主要是指鋼材在常溫或高溫情況下產生的化學反應:氧化反應亦或硫化反應。鋼材氧化反應的產生主要原因是鋼材構件與具有氧化性的物質接觸。氧化性物質有:O2、H2O、CO2、SO2等,氧化反應之后會生成導致鋼材稀松的氧化物。在濕度、溫度增加的情況下氧化反應的速度會更快,需要注意的是干濕交替情況下鋼材腐蝕會更嚴重。2)電化學腐蝕又被稱濕腐蝕,產生腐蝕的原因主要是物質產生電化學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在鋼材的表面產生反應產生電池現(xiàn)象。鋼材具有吸附作用,由于長期處于潮濕的空氣中,其表面會形成薄水膜,從而形成微電池。建筑中的鋼材腐蝕主要是空氣的腐蝕,是化學腐蝕與電化學腐蝕共同作用的后果,主要因素是電化學腐蝕影響的。
鋼結構除銹,鋼結構能夠防護腐蝕的前提與關鍵是除銹技術,除銹技術常用的處理方式有:1)人工處理。在建筑上的鋼結構有銹的時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運用人工動手,直接將建筑鋼構件表面的氧化皮以及銹跡進行處理,但是手工除銹的時候存在效率低下以及清除不徹底的現(xiàn)象[2]。2)機械運作法。在運用機械處理法的時候主要就是:拋丸法與噴丸法。拋丸法除銹主要就是應用物質具有離心力能夠對彈丸進行加速,將其拋到機械之中對其進行除銹處理。例如,有些鋼材構件在焊接完成之后就進入拋丸的除銹空間中,能夠將鋼材構件的表面中銹程度以下鐵銹進行清除,拋丸除銹技術既有除銹功能,又有利用形狀鋼材構件焊接之后的殘余價值,從而改善鋼材構件的受力狀態(tài)。清噴砂的清潔效果最好,主要應用于建筑鋼構表面清潔要求較高工作。機械除銹與傳統(tǒng)手工除銹相比,機械除銹的鋼材構件的抗腐蝕年限較長,從而能夠改善鋼材構件的承受能力。3)化學處理。化學除銹處理主要運用堿性溶液或酸性溶液進行處理,將鋼材構件的建筑表面的油污或者鐵銹等氧化物質,溶解在堿性溶液或者酸性溶液中,從而到達清理的目的。在使用化學除銹的時候需注意時間的控制,如果時間控制不得當就會使鋼材構件被過度腐蝕。一些構件的組成較為復雜,還一些構件有孔,這樣的構件就需要運用化學處理[3]。
由于鋼材的腐蝕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主要分為材質本身原因以及接觸物質的原因。所以在防護的過程中也要進行判斷,方法有所傾斜。1)在建筑使用鋼材的時候主要選用抗腐蝕能力強的耐候鋼。其中主要組成成分有:磷、銅鎳、鉻鈦等等,由于金屬的表面能夠形成保護層,所以耐腐蝕性能會更好于常規(guī)的鋼材,這樣的鋼材的低溫沖擊性能也會更加突出。2)化學物質保護法,這一方法主要運用的是化學或者電化學模式,使鋼制品的表面產生非常耐腐蝕性能化學保護薄膜,通過這樣的方式做到將金屬與腐蝕物質進行隔離接觸。3)一般涂層法,主要是運用塑料、涂料或者是搪瓷等,運用噴涂、涂刷的方式,將鋼結構的表面涂成一層非金屬的保護物質,從而做到將金屬和腐蝕物質進行隔離。主要就是將鋼結構表面進行涂裝從而防止腐蝕[4]。室內建筑的鋼結構或者是較易防護的室外鋼結構主要采取的防護措施就是一般涂層法。涂層法的步驟就是:首先去除銹,然后就將非金屬物質涂在鋼結構上,使用者再根據(jù)不同的材料進行使用。
在建筑上運用鋼結構進行構建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鋼結構的建筑尺寸需與防腐技術相協(xié)調。不同的技術有的優(yōu)勢與劣勢,例如,在使用熱浸鋅的方法將鋼結構進行高效的防腐蝕過程中,建筑構件的各種指標都要滿足熱浸鋅鍍槽結構尺寸的要求。在對鋼結構的構件或者鋼板結構的構件進行焊接的時候,想要互相能夠貼合到面,就需要不徹底處理在貼合面上的防護腐蝕。技術人員在焊接工作之前需要將建構焊縫四周的防腐蝕層進行清除,也就是破壞防腐蝕涂層。而針對油漆之類的涂料,只需要二次涂覆即可[5]。
建筑中的鋼結構防腐蝕是鋼結構建筑在施工過程中,急需要處理的問題,防護腐蝕的能力決定了鋼結構建筑的耐久性以及使用性能的高低,還有就是在維護過程中的費用等問題。目前鋼結構在工程建筑中應用頗多,希望上述對策能夠在鋼結構防腐的過程中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