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拉姆
(西藏山南市乃東區(qū)中學 西藏 山南 856000)
1.1 加強教學互動,提升學生學習成績。在實際的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十分重要,初中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還需要對自身管理的班級進行學習氛圍的營造。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中,教師注重學習成績對于學生的綜合評判,成績往往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出發(fā)點,這就導致學生長時間都處于學習成績至上的環(huán)境中,對于學習生活產(chǎn)生厭倦感,最終導致學生對學習生活產(chǎn)生抗拒感。針對此種情況,需要教師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用教育激勵理論,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充滿交流和競爭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們既可以保持自身愛好交流的特性,又可以在與同學的競爭中積極進步。教師要幫助學生們進一步在學習生活中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初中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尋找學習的樂趣并善于向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喜悅,這樣就能進一步促進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成績水平,最終實現(xiàn)整個班集體學習水平的上升。
1.2 提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成績始終是班級管理的出發(fā)點之一,但是教師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不可以單單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也要注重每一位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學生在實際的初中學習生活中非常注重自己內心想法的表達,但是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而言,學校學習生活中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內心渴望交流卻找不到表達的方式與途徑。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更為詳細的了解,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及學習的潛力,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習生活中來,進而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
2.1 根據(jù)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階段目標。在實際的初中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個體的影響力。如果不根據(jù)實際情況就給學生確立難以實現(xiàn)的學習目標,就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學生學習目標的確立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階段目標的設立,在實際的執(zhí)行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教育激勵?,F(xiàn)階段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會給自身的學習設立一個目標,但是目標的設定缺乏一定的科學依據(jù),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設立目標。科學的目標設立與實現(xiàn),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非常大的幫助。
2.2 注重班級中個體的發(fā)展。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因為學生所處教學環(huán)境的不同,每一位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特點也有巨大差別,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與特性作為教育激勵理論的出發(fā)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的班級管理。教師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對教育激勵理論進行靈活的應用,教師要詳細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的激勵管理;關注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情況,不斷挖掘學生的各種潛力,其中對于潛力的挖掘不能僅限于學習潛力,要使學生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所有特長。
2.3 關愛教育激勵理論的應用。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成績成為教師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慢慢地,成績便成為班級學生最為關注的話題,學生的內心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往往被教師忽視。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自身都有非常豐富的內心活動,當然也會存在感情上的起伏。當某一位學生出現(xiàn)成績上的波動時,教師不應對學生進行單純的批評教育,更不應對學生置之不理,而要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找到其成績下降的主要原因,給予學生除成績之外的關注。例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是不是教學難題太大,致使學生的學習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或者是因為這段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沒有調整好,在考試的過程中未能發(fā)揮自身的真實水平。教師在了解到實際情況之后,應當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輔導,并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提出相應的建議,通過教師的幫助與激勵實現(xiàn)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實際的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與學生保持較高的交流頻率,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對于遇到難題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給出中肯的建議。
2.4 建立榜樣教育激勵機制。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必定會有一部分學生非常優(yōu)秀,這部分學生身上有其他學生需要借鑒的地方,教師在實際的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建立榜樣教育激勵機制。榜樣在學生們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因其內在的堅強、自信、積極,將會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生。除此之外,教師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非常重大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要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品質,不斷向學生傳播積極的正能量。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們就會更加享受學習的過程,并樂于接受教師的管理。
綜上所述,一個優(yōu)秀班集體的養(yǎng)成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個體的激勵,更離不開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當教師的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得到充分應用之后,學生們就能夠在教師的鼓勵與激勵下穩(wěn)步提升學習成績,同時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