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霞
(寧夏中衛(wèi)市第五中學 寧夏 中衛(wèi) 755000)
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文字信息,傳授給學生文化知識,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解題技巧,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運用能力。筆者通過十幾年的初中英語教學,下面是我個人在閱讀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背景知識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已有的整體知識和經驗;二是每篇文章都有它已有的背景知識。把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和文章的背景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閱讀教學的"表層理解"一般是在課文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通過對新授課文背景知識的介紹,提出了解性的問題,要求學生快速默讀新課文后回答問題。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自學等方式對課文先有了"表層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運用靈活多樣的手法幫助學生對課文完成"深層理解",這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嚴格遵循了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學生學習起來覺得容易,很輕松地理解了課文,閱讀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復述課文訓練可以鞏固所學知識,閱讀一篇課文可能只會留下大概的印象,要是能把它復述出來,就會對其領會深刻,記得更牢固。通過復述能牢固地掌握語言材料,復述還可以發(fā)展聽力,鍛煉記憶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巧,以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及應試解題能力等。
4.1 限時閱讀,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一般閱讀訓練時,可以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閱讀課文,為提高閱讀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打下堅實基礎。學生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后,還可以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課文的復述,更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4.2 掌握閱讀技巧,提高學生應試解題能力。通常學生對課堂教學或試卷中的問題,大多是按照以下順序解答:①讀全文→②看問題和待選答案→③從文章中找答案→④選擇正確答案。而我在教學中是讓學生先看問題和待選答案→再讀文章并從中找答案→最后選擇正確答案。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便可精讀有關數(shù)據和事實細節(jié),目標明確,這在時間上占了很大的優(yōu)勢,且在閱讀過程中可采用重點式的選讀法,迅速而準確地選出正確答案。
4.3 指導學生找出文章的主題句和關鍵詞。英語文章通常都有一個主題句Topic sentence,用以說明文章的主旨。一般來說,每段的首句就是該段的主題句。主題句還會出現(xiàn)在文中或段尾。有的文章也可能沒有明顯的主題句,其主要思想隱含于字里行間,需要結合上下文仔細觀察和推敲。在閱讀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快速找出主題句,以幫助理解本段(本文)的內涵。另外還要引導學生密切注意文中的關鍵詞,注意文章所強調的重點部分和某些細節(jié)。通過找文章、段落的主題句和關鍵詞來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概括能力。
4.4 學會猜測詞義。閱讀理解,詞義是最基本的,不懂詞義,也就談不上理解文章。有時同一詞的意義,往往因上下文不同而變化。所以因根據上下文正確理解詞義,才不會張冠李戴。在閱讀過程中,還常常會碰上許多沒有學過的生詞。但相當一部分生詞的詞義可以從文章中出現(xiàn)的反義詞、近義詞或上下文意而得知,甚至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去猜測、去發(fā)現(xiàn)的。而有些詞還可以通過構詞法來準確地推斷其意思。如一些反義詞的前綴、后綴等。這種不使用字典而通過閱讀來認識生詞的能力,是我們英語閱讀教學中努力的方向。
4.5 注意細節(jié)理解。閱讀中的細節(jié)理解不可低估,有時教師要設置一些考查文章中的事實、例證、原因、特點、過程等方面的問題,引導學生追求細節(jié),并讓學生根據問題中的關鍵詞和詞組,返回文章查找對照,對必要處要圈點勾劃。
4.6 引導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只在課堂上閱讀顯然是不夠的,必須課內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組織課外閱讀小組,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習慣。收集有關的幽默笑話、謎語、小故事等等,加以精選、改編,適時組織相關的競賽活動,以此來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
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非一朝一夕之事,它伴隨著整個英語教學過程。改革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尤其突出。因此,英語教師是否能積極面對并快速適應新課程改革,是否能主動優(yōu)化閱讀教學,是否敢于直面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否善于處理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一個不得不重視和不得不研究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英語教學首先要改變觀念、改進方法,其次得善于區(qū)別個體的差異,還要善于組織合作學習、研究學習、互助學習。充分利用協(xié)作、互助、合作、研究,提供自由、安全、和諧、相互尊重的氣氛。實現(xiàn)"師——生"、"生——生"、"生——師"之間多向交流的人際合作,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