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鐵柱
江蘇省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鎮(zhèn)江 212016
道路橋梁工程施工是一項十分復雜和細致的工作,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對于施工技術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和專業(yè)技能具有較高的要求。但是當前施工技術人員所掌握的專業(yè)知識不夠全面、專業(yè)技術不過關,加上工作素養(yǎng)比較低,所以在橋梁預應力施工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各種錯誤,導致最終達不到作業(yè)要求,使得施工中出現不同力度的施工效果。收縮力的有效性也是影響道路橋梁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傳統(tǒng)施工人員采用增強劑來增加張拉時間,這種方式會使建筑物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所以還需要合理使用預應力施工技術,優(yōu)化橋梁工程質量。
就預應力技術而言,其可以分為先張預應力施工技術和后張預應力施工技術兩種。將預應力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進行對比可知,其有著普通混凝土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具體來講,預應力混凝土可以在降低材料使用的基礎上保證工程質量,又能夠在有效控制橋墩間距的同時提升結構的穩(wěn)固性和耐久性。另外,預應力混凝土也是大型構件拼裝施工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從而使結構更具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道路橋梁施工中預應力技術的優(yōu)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無論是橋梁部件還是橋梁整體,其抗疲勞能力和抗震能力都能得到顯著提升,延長了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其次,預應力技術能夠使混凝土內力得到顯著增強,這也帶動了結構的楊氏模量的提升;最后,橋梁剛度較以往相比明顯提升,既防止了形變的發(fā)生,又緩解了承載結構承載的壓力。
在我國路橋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混凝土裂縫是常見的質量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在道路橋梁建設中運用預應力技術,從而有效的發(fā)揮該技術的作用效果,但想要全面的發(fā)揮出預應力的作用,就應該在路橋鋼筋混凝土結構使用之前進行應用,并且還應給受拉區(qū)的混凝土施加必要的壓力,從而使預應力技術完美的與道路橋梁施工相配合,對混凝土進行張拉時,可以利用鋼筋本身的回縮力,而當混凝土受到外界的壓力時,應完全消除受壓力內混凝土的預壓力,從而有效的限制混凝土的伸長長度,緩解并控制道路橋梁中出現裂縫的現象,提高施工的質量。
施工中所存在的管道堵塞的問題,應該是先確定了預應力鋼筋的曲線坐標,然后要標注出漏漿的孔道所存在堵塞的位置,之后,就需要避開來梁體的主筋位置,然后應用沖擊鉆,來漸漸地進行開孔。在張拉施工結束之后,是要使用更加高等級的混凝土,來進行孔洞封堵的。此時,可以選擇以下措施。首先,在施工下料之前,應對結構進行徹底檢查。如果發(fā)現波紋管有缺陷且不足,則需要立即更換。其次,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檢查安裝位置的準確性,連接應穩(wěn)定牢固。同時,應檢查密封是否符合要求。第三,在澆注混凝土的過程中必須有效地保護波紋管,以避免在施工過程中損壞結構。
預應力技術在道路橋梁加固中的應用,主要是為了強化橋梁當中比較薄弱的組件,從而提升整個橋梁的承受壓力,最終達到延長橋梁使用壽命的目的,但是在施工期間,預應力技術的使用應符合操作規(guī)范,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混凝土承受的壓力,在拉應力的作用下,受拉區(qū)會產生相應的壓力應,從而降低橋梁結構組件受到的拉應力與壓應力,合理的使用預應力,能夠讓道路橋梁組件達到承壓極限時鋼筋受力得到有效加固,從而提升其質量;搭建橋梁數字化工程模型,并在模型中導入工程規(guī)范、預應力參數以及鋼筋構造參數等等必要的信息,從而實施模擬工程施工,通過動態(tài)分析的方式來有效調整預應力的施加位置與施加量,從而保證加固施工的過程,更加的科學、合理,最終達到理想的加固效果。
除了以上內容之外,為了加強道路橋梁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相關單位與人員還需要將預應力技術應用于工程梁段預制方面,以此來加強工程整體結構與構建的優(yōu)化,避免外界應力對道路橋梁工程自身造成的損壞,同時還可以借助預應力等現代技術,強化提高施工水平與效率,減少施工時間,以此來促進施工單位及工程自身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高與發(fā)展。
①混凝土澆筑前,施工人員需加強原材料質量檢測,按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確保水泥、水、粗細集料、外加劑等添加質量準確。做好拌和工作,提高混凝土和易性?;炷翝仓r嚴格遵循工藝流程,確保操作規(guī)范,避免因材料質量不合格或混凝土澆筑不規(guī)范而導致的預應力損失。②嚴格控制梁體齡期,加強混凝土強度管理,防止過早張拉。根據施工經驗,通常要確保梁體齡期進行10d 以上的張拉,以避免因混凝土收縮徐變而出現預應力損失。③道路橋梁預應力施工中,砂箱法應用比較廣泛。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證砂箱中的石英砂級配良好。另外,要采取措施加強梁體應力控制,盡量減少預應力損失。
總而言之,預應力技術在道路橋梁建設當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在提升橋梁和道路建設質量方面發(fā)揮著重要意義。因此,預應力技術應用是項目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同時,就材料和施工技術而言,其質量對整個工程質量起著基礎性作用,只有對材料和施工技術質量給予高度重視,才能推動整個工程質量的更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