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冬
(山東魯安能源地產投資有限公司,山東 泰安 271000)
施工現場環(huán)境的復雜性及施工要素的多樣性,會給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帶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從而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產生影響。再加上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對環(huán)境、溫度、養(yǎng)護措施等均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混凝土的拌制、振搗以及澆筑等施工技術也有較高標準,這就造成了施工程序的復雜性。
隨著混凝土體積的增大,裂縫產生的概率也隨之上升,已成為困擾大體積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問題?;诖穗y題,需要嚴控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才能避免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發(fā)生。由于混凝土體積的增大,其更易受到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而且混凝土體積越大,內部水化熱集聚效應更加顯著,熱量散發(fā)更為困難。若降溫保濕措施不及時,極易因溫差效應而產生裂縫。相較于普通混凝土結構,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更加困難,而且裂縫的危害更大,不僅裂縫修補困難,裂縫補救成本更高。
若要使得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達到預期,使用的原材料必須要確保沒有任何質量問題,而且混凝土溫度應最為合適。施工前,必須要做好混凝土攪拌工作,確保與實驗室混凝土配比明確的要求相符合。在開展柱形混凝土施工時,調配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水泥的實際使用量適當減少,而砂石用量則要增加。另外,在使用外加劑時,要確保其配比是最為科學的,如此方可使得混凝土強度達到規(guī)范要求。對混凝土溫度進行控制時,要將混凝土的實際情況作為基礎,澆水要定時、適量,保證溫度能夠在最佳的范圍內。
若要使得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整體質量達到標準要求,必須要對配合比予以有效管控,確保水泥、摻合料、外加劑、砂骨料均是適量的。原材料的性能、強度要達到要求,配置順序也不能發(fā)生錯誤。具體來說,水泥、水的實際用量必須要控制到位,避免發(fā)生水化熱,這樣也可使得出現混凝土裂縫的概率大幅降低。要做好水泥用量試驗工作,將最佳的配合比予以明確。除此以外,抗壓、抗拉以及應力等方面的測試也必須要做到位,這樣除了能夠尋找到最為合適的配比,相關性能也不會受到影響。在配合比得到明確后,水泥的實際用量也就能夠予以確定。在水泥凝結后,發(fā)生收縮變形的概率是較大的,如果未能有效處理的話,裂縫就難以避免。
從大體積混凝土的攪拌來說,必須要保證攪拌時間得到有效控制,投放的原材料也必須是最為合理的。在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攪拌時,原材料的用量是較大的,必須要花費適量的時間進行攪拌。攪拌時間過長的原因是在攪拌的過程中,必須要摻入適量的外加劑、粉煤灰。為了使得攪拌效果得到保證,必須要保證攪拌步驟能夠緊密銜接。在攪拌時,必須要對投放的相關原材料進行計算,保證投放量是最為適合的,而且計算工作必須要制定專門人員完成,如此方可使得后續(xù)工作能夠有序展開,質量也能夠達到標準要求,混凝土所具有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均能夠大幅提高。
在澆筑之前,需要將模板當中的所有雜物進行及時的徹底清理,防止對后期施工產生影響。一般混凝土施工的環(huán)境溫度不能低于5°C。在澆筑中需要按照實際要求,應用推移的方式或者分層連續(xù)澆筑的方式進行澆筑。對澆筑全過程進行合理控制,盡可能的減少施工縫的出現,以此來確保大體積混凝土的穩(wěn)定性。分層澆筑厚度也需要進行合理的控制,一般確保其在400mm 左右,層間的間隔時間不能太長,盡可能在上部混凝土完成初凝之前,完成下層混凝土的澆筑,這樣層間的牢固程度將大大提高。如果因為外界因素對其影響,使得混凝土層間的間隔時間太長,大于初凝時間,就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對策進行應對。為了將混凝土自身的密實程度增大,在完成澆筑之后需要及時的振搗處理。在卸料位置和坡腳位置需要進行振搗棒的布置,同時按照混凝土澆筑面積的增大,來對振搗棒位置進行及時的調整,以此對整體的澆筑面進行振搗處理。振搗棒在實際的應用中,需要深入到下層的混凝土當中,保證層之間的結合較為牢固。除此之外,在完成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將模板兩側的混凝土進行泌水處理,并且采用相關設備將水及時排出。
混凝土澆筑的完畢并不意味著整體施工的結束,要想真正地保證大體積混凝土在后續(xù)施工中減少質量事故的發(fā)生次數,就必須對其進行一定的維修和養(yǎng)護。施工單位應當在混凝土澆筑完畢的10h 之后對其進行養(yǎng)護,并且要持續(xù)一個月左右。施工單位應當定期對混凝土的表面結構進行檢查和分析,若是發(fā)現混凝土表面結構的水分含量較低,則有產生開裂的風險,就應當及時對其進行灑水方面的養(yǎng)護,其余的養(yǎng)護方法要視情況而定。
綜上所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技術控制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應有之策,也是促進現代化大規(guī)模建筑發(fā)展的必要舉措。在這一過程中,技術主體要意識到自身作用的重要性,要對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設備和器械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造。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提升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因此要持之以恒,不能急躁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