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力
(吉林省德惠市朱城子鎮(zhèn)中心小學 吉林 長春 130300)
隨著我國新課標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和深入,教師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合了更多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單元遷移教學法應運而生。單元遷移實際上是一種知識遷移的形式,存在獨到的教學優(yōu)勢,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jié)能力,也能拓展學生的文學思維,幫助學生更深刻的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產(chǎn)生實效性的提升,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下面我們就針對單元遷移在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展開簡單探討。
教師在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單元遷移教學法時,首先應該明確遷移方向,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多媒體教學工具也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不僅可以輔助單元遷移教學,也可以賦予語文課堂更生動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帶給學生更充沛的文學滋養(yǎng)。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增強學生的思維遷移,使學生對文字內(nèi)容產(chǎn)生更具體的理解,幫助學生深化對單元主題的理解。
例如,在教材《異域風情》這一單元中,單元內(nèi)的課文都是描寫異國風光的,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資源中搜集和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視頻資料,制成單元主題閱讀教學課件。有聲有色的視頻課件,可以極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集中學生的閱讀注意力,為學生帶來優(yōu)質(zhì)的視聽體驗,使學生對異域風情有更加真切的了解和體悟,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實現(xiàn)學生閱讀思維的遷移。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融合單元遷移教學,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開辟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能夠?qū)⒃陂喿x中獲取的知識和技靈活和情感領悟運用于作文寫作中。小學五年級語文的教材文本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素材。因此,教師應該在單元遷移教學中帶領學生深入挖掘單元文本的主題內(nèi)涵,拓展學生的情感空間,提升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強化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進而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情感遷移能力,促使學生在寫作中融入更多的真情實感,為學生的作文增添情感色彩。
例如,在教材《父母之愛》這一單元中,教師在實施單元遷移教學策略時應該著重突出父母之愛偉大、無私的中心思想。引導學生通過對單元文本內(nèi)涵的挖掘和感受,提升學生領悟情感、體味情感的能力,使學生在閱讀中收獲感動,讓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更細膩、更靈敏,從而拓展學生更廣闊的情感空間,達到發(fā)展學生情感遷移能力的目的,促使學生迸發(fā)出更富有情感的創(chuàng)作思維,發(fā)揮單元遷移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實際效用。
橫向遷移總的來講,是學生能夠?qū)⒃趩卧喿x學習中收獲的知識點進行重組和擴大的能力,教師在單元遷移中注重促進學生的橫向遷移,也可以讓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顯著提升。合作探究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教師可以將合作探究運用于小學語文單元遷移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圍繞著單元主題進行合作閱讀和討論,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閱讀分析能力。除此之外,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還可以集思廣益,不僅能夠更透徹的掌握教材知識點,也能讓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進一步擴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讓學生具備“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橫向遷移能力,促使學生感受到知識成倍增長的快樂,進而更加樂于合作、樂于閱讀。
例如,在教材《永遠的童年》這一單元中,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將單元遷移與合作探究進行有機結(jié)合,把學生分為4-5人為一單位的小組,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閱讀訓練。教師在學生合作探究時,應該首先引導學生明確單元主題,使學生通過合作探究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以及童年時光的珍貴,進而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聯(lián)系到自己正在經(jīng)歷的童年生活,開展描繪和交流活動,拓展學生的語言積累,增強學生的文學知識運用能力,彰顯單元遷移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橫向遷移作用。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五年級閱讀教學中應用單元遷移是非常有必要的,單元遷移對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都具有積極的影響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結(jié)合新的教學環(huán)境,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文本細讀、合作探究等方式,增強學生的思維遷移、發(fā)展學生的情感遷移、促進學生的橫向遷移,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自主探索能力同步提升,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單元遷移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