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君
(貴州省赤水市長期中學 貴州 赤水 564700)
在新課程改革推進以來,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思維是指多種思維的綜合表現,也就是人們能夠沿著不同的方向進行思考并通過,重新組織記憶系統中存儲的信息和當前所有的信息,產生出許多、獨特新奇的新思想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 維能力至關重要,其有效途徑有: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在情境中創(chuàng)編對話、編寫和改寫故事、鼓勵學生質疑、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等。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聽說讀寫是必不可少的四種學習要素,想要聯系英語閱讀,也就是聯系英語思維能力,講英語是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學生在組織語言的過程中,鍛煉了英語思維,在聽對方講話的過程中,鍛煉了理解能力,在說英語的過程中,又提升了自己的口語能力,因此,對話練習是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教學中要做的就是盡己所能,利用課堂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對話練習的情境。
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上冊第八單元When is your birthday ? 時,本單元主要談論日期,由學生比較敏感的生日引出主題,學習月份、日期的表達,掌握詢問生日及其回答方式,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情境,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了解生日更多的含義,學會談論自己、同學以及父母家人的生日,掌握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 My birthday is on 某天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句型與日期的表達,更凸顯了個人情感,樹立正確價值觀,從表達中培養(yǎng)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古人云,讀書破千卷,下筆如有神。說明寫是對于知識的掌握升華和應用,學生能夠理解英語句子,在會讀會看的同時,能夠利用個人的思維,以英語的形式進行書面表達,這是英語教學的一大進步,因此教師要摒棄傳統硬性教學的教學方法,單詞和短語不是英語語言的核心,要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書面表達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具體方法有英文故事改變和中文故事翻譯等。
例如,初中七年級下冊中關于來自深圳的一名學生,朱輝的故事。朱輝現在正在美國學習,他在紐約,和一個美國人的家庭住在一起。端午節(jié)上午九點,朱輝和家人在家里。他的媽媽和嬸嬸正在包粽子,他的爸爸和叔叔正在看船賽。朱輝也在看船賽和吃粽子。紐約時間下午九點,節(jié)日前的夜晚。但是在美國沒有端午節(jié),因此,對于朱輝和他的寄宿家庭來說今晚和其他任何一個夜晚一樣。那位母親正在給她的幼小的孩子們講故事。父親正在通過電視看一場足球賽。朱輝在干什么呢?他在和他深圳的表哥通過電話交談,朱輝思念他的家人并希望吃上他媽媽的可口的粽子。朱輝非常喜歡紐約和他的寄宿家庭,但仍然沒有比家里更好的地方。教師可以讓學生繼續(xù)續(xù)寫朱輝在美國家庭的故事。
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達,從而忽略了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核心素質下,對于學生合作意識、分工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現代社會中,合作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了一個高素質人才必備的能力。在初中學習中,小組合作是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分工合作意識的重要方式,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問題、自主分工、創(chuàng)新合作、解決問題這四個步驟,將逐步意識到分工合作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從課堂中學會這種解決問題的高效方法,實踐出真知,創(chuàng)新促進發(fā)展。小組合作不僅僅要運用于引出理論和概念的過程,更要植入知識的檢驗創(chuàng)新中,學生從這個過程中,能夠加深課堂學習的印象,培養(yǎng)善于懷疑,勇于檢驗真知,創(chuàng)新知識的能力。在英語閱讀課堂中,這種教學方式更加有了施展之地,不僅有利于英語能力的提高,更加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對于初中英語課文來說,隨著詞匯難度的上升,句型復雜程度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難度,但是教師也不能夠受制于課程難度,而繼續(xù)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師要大膽采用新觀念,采用小組分工合作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可以先帶著學生學習一下新單詞,然后課文的解讀就交給小組同學去做,每人負責一段的閱讀與解釋,其他小組對應成員進行知識補充,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
綜上所述,創(chuàng)新性思維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真的是至關重要,英語教學也是初中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能夠實現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不僅有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快速提高,構建高效課堂,更加影響著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未來的進一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