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瓊蓉
(福建省德化縣尚思小學 福建 德化 362500)
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廣大教育工作者對音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音樂審美能力及滲透德育教育。但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已無法滿足當下的小學生,因此必須從實際中出發(fā),結合學生學情制定出高效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并提高音樂核心素養(yǎng),將德育滲透到音樂課堂的每一處。
音樂這門學科充滿濃厚的情感,應利用這一特點促進德育教育,將德育滲透到音樂課堂,不僅對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較大的幫助,還能助其在音樂學習及創(chuàng)作上產(chǎn)生情感共鳴,附帶情感的學習音樂,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愛國情懷、增強集體意識,生成核心素養(yǎng),使孩子們對音樂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對其未來的發(fā)展也具有重大意義。
現(xiàn)階段,基于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已成為教育事業(yè)的必然發(fā)展趨勢,將這種教學理念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還能夠助其在音樂的熏陶中提升道德品質(zhì)。但就目前來看,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
2.1 教學目標缺乏針對性,班級內(nèi)的學生人數(shù)過多,難以保證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及德育得到有效提升,生與生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
2.2 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難以落實到實際,這也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音樂教師仍過于偏向理論知識灌輸,忽略了對學生審美素養(yǎng)、想象力及德育的培養(yǎng),使音樂教學偏離既定軌道。
2.3 教學環(huán)境一般,無法將音樂的趣味性及藝術性很好地表現(xiàn)出來,學生處于這種環(huán)境下根本提不起學習興趣,導致德育無法有效滲透。
3.1 在備課階段滲透德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滲透德育具有很大優(yōu)勢,作為音樂教師應發(fā)掘音樂教材中的德育優(yōu)勢,將德育教育不斷滲透到音樂教學當中去。為此,在備課階段就應開始準備工作,搜集與德育相關的素材融合到課件里。在小學音樂教材中,許多內(nèi)容都可開展德育教育,合理安排,讓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熏陶德育,逐漸影響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
例如:以《美麗的家鄉(xiāng)》為例,通過朗朗上口的歌曲旋律,讓小學生體會到歌曲中的愛護家鄉(xiāng)的情感,在學習歌唱中思考家鄉(xiāng)哪里美、是不是應該愛護傳揚自己的家鄉(xiāng),帶著對家鄉(xiāng)的愛護之情學習唱這首歌曲,在正確的思想道德理念中樹立正確的三觀。
3.2 多形式課堂滲透德育。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進行音樂教學,促進德育在其中的有效滲透。小學音樂教學課程形式十分豐富,不僅包括歌唱基礎課程,還包括歌舞結合課程,以及音樂基礎知識學習課程等,這種豐富的課程形式的目的是讓小學生了解音樂、學習音樂,在音樂德育滲透下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豐富思想內(nèi)容。要在音樂教學中有效地滲透道德教育,學生不僅要學會唱這些歌曲,還要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和音樂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讓學生對音樂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學習愛國主義歌曲的時候。
例如:在學習愛國主義歌曲時,《我愛北京天安門》《義勇軍進行曲》等,學生首先要了解這些愛國主義歌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把歌曲作者的情感深度挖掘出來,讓歌曲真正想要表達的想法和想要表達的內(nèi)涵進一步延伸,小學生們充分感受到歌曲中的愛國情懷之后,才能更好地去學習、歌唱,在歌唱的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出愛國情感,以促進道德教育的有效發(fā)展,讓學生體驗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不容易的
3.3 音樂教學中有效的把握德育教育時機。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應抓住教育機遇。只有時機成熟,才能保證德育的質(zhì)量,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要把握教學節(jié)奏,選擇適當?shù)臅r機把德育滲透進去,保證德育的水平。
例如:要迎接國慶節(jié),要組織合唱隊的排練,注意合唱隊的集體合作。每個學生都是合唱團的一員,這直接影響到合唱團的整體水平。因此,應不斷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在歌唱過程中注意歌唱的細節(jié),防止歌唱錯誤。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排練集體音樂劇,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小學生的課外活動,而且使小學生在排練音樂劇時能夠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從而促進道德教育的有效滲透,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學生的道德教育是一項艱巨而深遠的任務,它伴隨著學生的整個教育生涯,而小學教育作為學生教育的初始階段,承擔著啟迪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任。因此,小學教師必須做好引導學生思維的工作。作為小學的一門重要課程,音樂教師也應該承擔起學生道德教育的責任。音樂教師應利用音樂的趣味性和音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開展多元化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