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環(huán)
(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少年宮 廣東 臺山 529200)
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物質生活充裕,精神生活更是豐富多彩,青少年作為每個家庭的掌上明珠,承載著全家太多的期望,跟隨而來的是社會上各類學習班應運而生。書法作為一門傳統(tǒng)的藝術,許多人都認為書法在當今社會電腦和手機普及的大環(huán)境下已經顯得格格不入,但我認為書法更值得每位家長為孩子去投資,青少年一旦持續(xù)學習下去,其收益會是終生的。
青少年宮書法培訓最明顯的作用即可以讓每位青少年擁有一手漂亮的字,在當今電腦、手機普及的環(huán)境中,提筆忘字,寫不好字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青少年中能把漢字寫好的也是鳳毛麟角,與其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英語熱”,“奧數熱”,很多青少年普遍從小補習英語,直到工作了才發(fā)現用到英語的地方少之又少,其學習的時間和最終使用不成正比。但是漢字的書寫確是時時刻刻的伴隨身邊,因此,更不應該忽視漢字的書寫練習,字的好壞,是向他人傳遞出自己的修養(yǎng)及素質的直接體現。另外,一手好字會受到身邊家長、朋友、同學的肯定,從而樹立起極強烈的自信心,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去書寫、樂于書寫,而養(yǎng)成書寫的習慣,這種習慣對于孩子今后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比如上課時記筆記,寫文章等,這種習慣甚至可以逐漸的蔓延到文學領域。
2.1 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為他們選帖期。多數書法班教師選帖比較單一,這種教學方式具有局限性,書法不同于其他學科,我們要因地施教,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書法類型,根據學生們的喜好選擇篆、隸、楷書等等,將同等級別同種字帖的學生分在同個學習小組里,利于輔導。在固定時段內字帖宜固定不變,因每種字帖需要有一定階段來鞏固學習,才能夠更好地掌握書法的精髓。當學生學習到一定程度遇到瓶頸時,教師應及時發(fā)現,根據自己的切身經驗引導學生,引導學生走出瓶頸期,和學生們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悅。在學生在學習字帖過程中而有負面情緒時,具體分析及時調整。比如,某個學生臨《顏勤禮碑》,無論是筆畫還是豐滿度都差強人意,從而產生厭學情緒,而拿另一字帖《張猛龍碑》臨摹時,很快就可以上手,因材施教在書法教學中極為重要,老師不可忽視學生的個性,進行科學地教材安排,而能夠滿足學生性格書路,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藝術教育的意義。
2.2 書法培訓中灌輸傳統(tǒng)知識。弘揚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書法在練習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只是停留在形式的學習,對書法的熱愛勢必會激勵青少年去學習書法以外的知識,這也是練習書法必須要修煉的“內功”之一,其學習必然會隨其深入而不斷增加累積。例如:看到顏真卿《祭侄稿》時,被其雄壯線條形式震撼的同時,勢必會對文字的內容產生興趣,而要了解書的內容,必須去了解“安史之亂”和唐朝的這段歷史,在了解了顏真卿一家為抵御叛亂,忠貞報國,以至于侄子最終身首異處,顏真卿聽聞噩耗后,悲憤交加,和著自己的血淚一揮而就時,就會對《祭侄稿》這樣的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種輻射式的教學和學習可以涉及到歷史、哲學等很多傳統(tǒng)文化領域,這些知識的積累為提高一個人的綜合文化涵養(yǎng)和素質產生了重要作用。
書法是超越表象,直指心性的藝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在當今社會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的興趣呢﹖書法通過黑白的線條和運動產生空間無端的變化,充分表達了練習者的心靈和胸襟,展現出生命的活力、意志和無限的情感。不同形式的書體傳遞出人在不同時間的情感信息。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調節(jié)我們的心理素質,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有兩種好的方法,一是練習平衡木,二則是去練習書法。這兩種不同的練習都可以使人進入一個相對平靜的心境。常常在平靜的心態(tài)下,性格就會有所改變。練習書法,必須身心投入,持之以恒,才能養(yǎng)成一絲不茍、動筆必矩、嚴謹認真的好習慣。學習書法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長。書寫時要心靜如止水,姿勢要正確。沒有長期投入的刻苦磨練,就很難敲開藝術之門?,F今家長或多或少都要培養(yǎng)孩子一些課外興趣,如美術、舞蹈、器樂等等,但我覺得孩子的書法課是必要的,寫好字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最起碼的。在書法練習過程中,可以使練習者的毅力、耐力都得到培養(yǎng),養(yǎng)成耐心細致、精神專注、不懼艱辛、鍥而不舍的國人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