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光明
(甘肅省景泰縣教育局 甘肅 景泰 730400)
“留守兒童”由于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正常監(jiān)護,缺乏親情,管理不善,教育不當,在身心健康、道德品質、人身安全等方面日益突出。因此,關愛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如今社會的共同責任。由于長期缺乏家庭照顧和教育,兒童的學習受到很大影響。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孤獨感強,學習習慣差。主要表現(xiàn)在:不會主動學習,主動閱讀、閱讀、預習的習慣,經常違反校園紀律,不認真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不做作業(yè),叛逆,工作不認真,不注意,以自我為中心,寫作差,怕思考,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削弱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效果。隨著農民工的增多,留守兒童的教育成為農村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留守兒童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但在實踐中,課外學習遠未達到理想狀態(tài)。尤其是在農村學校,沒有良好的課外學習環(huán)境。因為孩子們的父母不在身邊,老師們可以想盡辦法上好一堂課,但是他們不能控制學生們的課外學習。學生的作業(yè)經常被遺漏或抄襲。教師抱怨,家長無奈,學生被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指導,培養(yǎng)孩子的課外自主學習習慣。
興趣是我們學習時候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會深入、興高采烈,廣泛涉獵相關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xiàn)出不屈不撓的研究精神。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蹦敲丛鯓羽B(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呢?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善于及時預習和復習,有計劃地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學會觀察周圍事物,仔細觀察,多多閱讀課外書籍,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還有養(yǎng)成認真寫作的習慣,并查閱相關資料。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形成學習策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利益。由此可見,一個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學習能力的人。培養(yǎng)有特殊背景的留守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為迫切。
如果留守兒童學會提前預習,就能大致了解本課的難點和問題在哪里,并進行思考。學生帶著無法解決的問題來上課更有效率。留守兒童缺乏監(jiān)督,這就要求教師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預習能力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強化學生預習意識;二是提出明確的預習要求;三是閱讀后檢查筆記。
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很難改變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生的課外學習大多是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運用原有的認知結構、自主選擇的學習方法,運用自我概念來控制自己,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而這些行為大多是通過學生而起作用的,因此,學生的課外學習也就成為一種學習方式保證學生能夠有質量地完成課外學習,實際上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自主學習行為。
素質教育要求應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比率。所謂“課堂學習活動”是指以完成課堂學習任務為目的,學生自主參與的各種學習形式。留守兒童由于學習成績差、內心空虛、自卑、膽小、沒有精神寄托、沒有情感交流欲望、孤獨和孤獨癥等原因,一般不敢在課堂上發(fā)言、討論和討論。為了培養(yǎng)留守兒童“主動參與”的習慣,教師應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留守兒童積極思考,積極實踐,積極交流,激發(fā)思維火花,激發(fā)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習習慣主動參與。
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差,缺乏獨立完成家庭作業(yè)的能力,這是進一步了解、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和技能的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改善孩子不良行為的標準,一開始就不應該定得太高、太嚴格、太死板。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水平,有效控制作業(yè)的難度和數(shù)量,使學生能夠愉快、自覺地克服困難,按要求完成作業(yè)。其次,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注意《兩性》:一是目的,即作業(yè)要突出知識點,提倡少而精;二是階梯,即要積極思考和說話,注意工整寫作,這是作業(yè)的基本要素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應該仔細檢查每一節(jié)課和每一天,看看他們是否達到了這些要求并做得很好。其次,要求學生做作業(yè)時做作業(yè)時要集中精力,不要抄襲別人的作業(yè)??傊?,對表現(xiàn)差的留守兒童,可以適當布置一些簡單的作業(yè),對特殊困難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和指導。但是,無論工作量多或少,只要安排都要完成,每天都要按時完成一定量的工作,工作時字跡要工整。工作結束后,要認真檢查、自我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錯誤,教育和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總之,只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善于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注重留守兒童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時刻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注意他們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課內外結合,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習慣,才能使他們健康地構建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