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東陽市第二實驗小學 張燕俠
閱讀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好方式,教師要在有限的課本內容中幫助學生去拓展更多的課外知識,幫助學生投入到課外閱讀中,通過課外閱讀全面開闊學生的視野,使課外閱讀成為學生最好的朋友,逐步享受閱讀的快樂。
閱讀是啟迪學生思維,去學習更多的新知識。任何閱讀都要以興趣為前提,如果沒有了興趣,那么學生也無法投入到閱讀中,也有些學生為了應付閱讀而進行囫圇吞棗式的閱讀。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開展課外閱讀,有些教師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如果選擇難度較大或者是非??菰锏恼n外閱讀內容,學生不僅容易產生挫敗感,而且也會毫無閱讀興趣,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有些教師為了節(jié)約教學時間,往往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閱讀形式相對單一化,教師需要結合實際的學習情況從興趣出發(fā),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地投入到閱讀中,使閱讀能全面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
例如,在學習《春夏秋冬》時,通過對課本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jié)的基本特點,為了鞏固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引入課外讀物《二十四節(jié)氣歌》。但是教師不要急于讓學生自主去閱讀,而是在閱讀前向學生講解相應的知識,如:“通過課本內容的學習大家已經對一年四季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那么請你回顧課堂知識,想一想一年四季各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然后通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二十四節(jié)氣歌》的相關動畫視頻,視頻中不僅融入了課外閱讀內容,而且形象地將四季變化場景展示在學生面前,小學生對這種動畫視頻非常感興趣,通過教師構建的閱讀氛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外閱讀中。
興趣是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好的幫手,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心智還未成熟,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以及自身好奇心的影響,同時對形象化和視覺化的閱讀材料會更加感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將課外閱讀以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在小學生面前,使學生感受到課外閱讀的魅力。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學習方面的學習力和專注度較差,具有不持久、不穩(wěn)定以及缺乏意志力的特點。因此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為了有效提升閱讀效率,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閱讀,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和合作,同時也能起到相互監(jiān)督的作用,在合作中也能了解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課外閱讀方法。
例如,在學習《司馬光》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同題材的課外閱讀,為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籍《王二小》《小英雄雨來》等等,在班級中科學劃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可以共同協(xié)商,選擇比較感興趣的閱讀書籍,閱讀完成后相互交流與溝通,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每個小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配備相應的動作和表情。同時還可以在小組合作中展開朗誦表演,將學生認為精彩的部分進行合作朗誦,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不要拘泥于學生的合作內容以及合作過程,在不違背作品本身核心內容的基礎上,要給予學生最大的空間進行合作,注重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激發(fā),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尋找更多的學習內容,這對閱讀效率的提升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時期,因此教師不要拘泥于課本內容的講解,而要真正引導學生走出課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課外學習中展開實踐。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面對課外知識很多學生覺得無從下手,逐漸放松了自己對閱讀的要求,無法堅持下去,閱讀相對形式化,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就遲遲建立不起來。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更加豐富多彩。
例如,在學習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快樂讀書吧”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沒頭腦和不高興》《孤獨的小螃蟹》《一只想飛的貓》《小鯉魚跳龍門》等相關讀物,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故事,了解故事中不同主人公的特點,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本課外閱讀摘抄本,為學生制訂每天閱讀半小時的閱讀計劃表,并引導學生填寫其內容,教師定期檢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可以在班級內展開課外閱讀交流會,學生將自己摘抄的精彩內容在課堂中分享,讓學生嘗試去復述自己喜歡的故事,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在閱讀實踐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也可以互換閱讀書籍,全面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把握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個性興趣和閱讀水平,圍繞課本知識重點向學生推薦不同類型的相關讀物,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自覺展開閱讀,并制訂符合自身的閱讀計劃,進一步加深對語文知識內容的鞏固、記憶和理解。
總之,課外閱讀為學生打開了一道學習的新窗口,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要積極注重對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培養(yǎng),滿足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同時注重家庭教育的融合,并通過科學合理的多元評價,使課外閱讀為學生打開新的語文學習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