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淑敏
(河北省唐山市開灤第十七中學 河北 唐山 063000)
當代的語文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它不再一味強調(diào)課本內(nèi)容的理解,而是使學生在課本知識內(nèi)容的認識上加上自己的理解并能在自己的寫作中運用。閱讀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語言的表現(xiàn)方法和合理運用,培養(yǎng)寫作情感。寫作的目的是讓學生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情感。閱讀與寫作兩部分的有機結(jié)合,相輔相成,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1.1 閱讀豐富寫作內(nèi)容。閱讀部分和寫作是緊密聯(lián)系的兩部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為自己的寫作提供靈感。此外,閱讀還能豐富學生的見聞,使學生在了解文學作品的同時體會到作者的心境,使得學生的文章具有多樣性。閱讀對于寫作是極其重要的,學生長期的閱讀積累,會使寫作環(huán)節(jié)更加簡單輕松的進行。多樣的閱讀使得寫作具有多樣性,使文章更加的流暢自然。
1.2 寫作強化閱讀能力。語文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是抽象的,它的學習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抽象性,只有具備了思維抽象性,學生才能將心中所想通過口頭或書面的語言表達出來。在長期的寫作鍛煉中,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寫作的技巧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文章中,這樣可以讓文章更加富有文采。當學生的閱讀寫作題材相似時,學生能瞬間聯(lián)想到自己寫作時產(chǎn)生的思想感情,便能快速地明白作者隱含的意思和情感,從而正確的將閱讀文章的情感表達出來,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閱讀使學生對文章產(chǎn)生通透的理解,加上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能使學生的寫作技巧得到快速地提升。
1.3 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學生為了更好地完成寫作,會通過大量的閱讀文學作品的方式來積累素材,體會知名作家對于情感的表達和語句的使用,閱讀的過程能豐富學生的見識。長期寫作閱讀的循環(huán)模式能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自身的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幫助學生準確表達自身情感。寫作和閱讀也能提升學生的談吐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1 創(chuàng)造寫作機會。語文的學習強調(diào)理論同實際相結(jié)合,在課堂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對課本知識進行認真的梳理,包括作者的行文脈絡、語句的表達方式、情感包含的巧妙之處等。只有對課本進行了清晰的講解,學生才能完全理解文章,產(chǎn)生相關題材的寫作興趣。以《紀念白求恩》為例,教師應認真分析作者對于白求恩的表達語句,使學生清楚地感受到作者的態(tài)度和表達方式,這樣,學生才能將這篇文章理解成素材,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此外,對課本講解完成之后,教師可以開展一次寫作,使學生以這篇文章進行參考,鍛煉學生對于紀念人物方面的寫作。
2.2 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文章是教學的重點,對于初中教材這種充滿代表性的文章,教師應該從文章的多角度出發(fā),使學生掌握文章知識。學生只有掌握的文章,才能將它融入到自己的寫作中去。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完全發(fā)揮出教材的作用,對課本進行通透的解釋,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以《皇帝的新裝》為例,這篇文章的表達不同于其他文章,在開展講解時,教師必須使學生掌握這一含蓄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文章進行排練表演,使學生感受到文字的作用和寓意,使學生產(chǎn)生了解,從而使學生掌握運用的方法,增加學生寫作時的素材。
2.3 拓展學生閱讀視野。課外閱讀是提升語文綜合實力的關鍵路徑之一,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初中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很難對文學類的書籍產(chǎn)生興趣,教師應將課外文學的閱讀同課本的教學一起展開。以《說和做——記聞一多言行片斷》為例,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聞一多先生的其他言論對學生進行豐富的文章內(nèi)容充實,使學生從多方面了解聞一多先生,從而體會文章的內(nèi)容。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去進行關于聞一多先生言論的研究,將有意義的言論運用于自己的作文當中。
綜上所述,閱讀與寫作兩部分相輔相成,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對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本文提供的策略可以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從而促進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高效課堂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