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愛梅
(廣西東興市實驗學校 廣西 東興 538100)
小學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應不斷拓寬語文學習機遇,大膽使用現代科技手段,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從而開闊視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一節(jié)活躍的課堂,學生僅有表達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用心聆聽。傾聽即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學生只有在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認真傾聽同學的發(fā)言,才能積極有效參與教學的活動過程,才能有效達到高效的課堂效率。在課堂上,首先要及時糾正孩子不良傾聽姿勢。少部分的孩子在老師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東張西望;同學發(fā)言時事不關己,作為教師對這些低年級孩子就要提出明確的要求:“老師講課,認真傾聽,身子坐正,兩手平平,兩眼注視;你發(fā)言,我傾聽,你朗讀,我傾聽,你坐下,我評價?!边@樣的兒歌提示學生怎么去傾聽老師和同學的講話。傾聽后,讓學生說說你聽到同學講什么?你又是怎么想的?讓學生說說別人的發(fā)言,再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聽的欲望就很自然地調動起來了。
我們常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不是先天的東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響下啟動發(fā)展起來的。課堂上,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在形象生動的畫面,聽到優(yōu)美的音樂,就會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fā)聽說讀寫的興趣。教學《蒲公英媽媽有辦法》一課,我用電腦演示蒲公英的飛翔情景,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由于學生眼前有活生生的情境,有了深切感受,就有了表達的欲望。學生仿佛是開了閘的洪水。有的說“我看到了蒲公英媽媽!”有的說“蒲公英真美!”有的說“蒲公英媽媽帶著寶寶飛翔!”……在充分說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后再說說:假如現在小朋友就站在山坡上,你們最想去做什么?學生都搶著說:“我來!我來!”有的說想畫一幅畫,畫下更多的蒲公英,和蒲公英一起飛翔”。有的說想照張相,把這一切的美景留在照片中。
課后,我常常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與人合作,有話可說。我經常組織學生做一些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學生們說話的興趣。如丟手絹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一種游戲,游戲中我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并說出同學們是怎樣唱歌?丟手絹的同學又是怎樣丟下手絹的?另一個同學是經過怎么樣的努力,用什么方法才捉住對方的?這樣一提問,就開動了學生的思維,既能增長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朗讀一篇課文,通過停頓、輕重、快慢、虛實,就能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表現出來。教學時,我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朗讀方法的指導,克服毫無感情地唱讀。通常,寫景的散文意境優(yōu)美,要讀得流暢、輕快;介紹某建筑物或人物的文章,要注意語調的輕重、停頓,抑揚頓挫;而童話、寓言故事就要恰當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隨著角色的轉換而配合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調。當然,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朗讀技巧的指導,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每一篇文章,不同的停頓與語氣,讓讀者更好地了解文中所表達的情感。朗讀時,可以利用課件,把一些表示固定意義的符號出示給學生。如:重讀的地方標上“.”,停頓的地方根據時間的長短標上“/”或者“//”,延音處標上“----”,語氣連貫須拖音處可用“ ”號。學生看得多,聽得熟,自然就記住了。
指導學生寫好字,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既是教書也是育人,中國漢字,每個字都正確流利地書寫是順利而有效地進行交流的基礎,學習書寫的過程,也是鞏固識字的過程,體會漢字文化的過程,接受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熏陶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很重視寫字教學,在每一個年級都提出了書寫的要求。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書寫的姿勢習慣和書寫的基本技能,重視對漢字的基本筆畫,偏旁部首和筆順的教學,書寫應規(guī)范、端正、整潔,書寫應有一定的速度。練習書寫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引導學生感受、體會、欣賞漢字的優(yōu)美,進而熱愛漢字,追求書寫的美感。
在聽說能寫的培養(yǎng),形成學生良好語文素質,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當然,語文能力還應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合理的能力結構,科學的思想觀念等內容,所以說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是一個長效過程,是一個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過程,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