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萍
(四川航天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 德陽 618300)
大學生正處在蓬勃發(fā)展的關鍵期,他們是國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引導其樹立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使命,是肩負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時代新人的首要特征。然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各種思潮的涌入和沖擊,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向多元化轉變,一時間有的人思想迷茫,甚至信仰缺失。當代大學生更是生長在信息發(fā)達、文化多樣的“網絡社會原住民”,思想總體健康向上,對學業(yè)、生活充滿信心,但也有人因為缺乏生活的磨礪和奮斗的意愿,在思想上更容易感到困惑,甚至出現(xiàn)精神在衰退、信仰被掏空的傾向。因此,作為多年從事教學一線的老師從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yǎng)、教育的感想:
理想信念作為精神食糧,是人的精神支柱,更是即將擔當建設國家重任的大學生奮斗在新時代的強大精神動力和崇高精神指引。大學生心中秉持信仰、理想、信念,腳下才能有無窮力量,才能實現(xiàn)青春夢想。深入開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樹立遠大理想,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之一。那么可以從如下的幾個途徑來實現(xiàn)新時代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培養(yǎng)目標:
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有機促進結合,讓廣大學生在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的情況下自覺地投身于實踐中,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信念。
首先,課堂教育中所傳授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理論知識只有通過學生在實踐中的親身體驗才能夠轉化為個人的感悟,這也是一個內化的過程。以我們職院為例,近幾年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就圍繞理論普及宣講、國情社情調研、科技支農幫扶、關愛弱勢群體等8個方面,深入農村、企業(yè)、社區(qū)等青年密集的場所,開展小規(guī)模、互動式、有特色、接地氣的面對面宣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提高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新時代大學生中入耳入心,引導大學生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增強“四個意識”、樹立“四個自信”,使其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實現(xiàn)了對理論教育的檢驗與反思,最終獲得對其的高度認可與堅持,將順應國家及時代要求的理想信念轉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其次,也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產生激勵新時代大學生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將思想意識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地用實踐來鞏固自身的理想信念,并讓理想信念在實踐中不斷地得到檢驗。
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得到教育的第一步,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更利于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良好的家風、家訓,嚴格要求孩子。注重孩子的成長教育,拒絕溺愛,不要因為家人們無意識的過度寵愛使孩子成為所謂的“長大不成人”。要營造理性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給孩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加強家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
浸潤紅色革命文化之甘露。紅色革命文化是中國革命實踐的產物,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也應當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如長征時期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吃盡天下苦、歷盡世間難,那種浴血奮戰(zhàn)、堅強不屈、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正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學習的。實踐證明,體驗紅色革命文化的育人模式,作為思想政治課的一種形式,更能讓大學生切身感受到新中國創(chuàng)立的艱辛,感受到愛國、敬業(yè)的重要性,更能讓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大學生思想意識中自然形成并牢牢扎根。紅色革命文化教育應當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手段。高等院校應充分利用當?shù)丶t色資源,帶領學生走出校園,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價值引領為目標,讓紅色革命文化浸潤當代大學生的心靈。
建設體現(xiàn)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高品位校園文化,不僅是學校自身發(fā)展和社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校園文化的人文環(huán)境建設,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為主旋律,以學生的內在成長和養(yǎng)成為目標,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共青團組織及學生班級、社團組織的作用,以英模報告、專題講座、文藝表演、圖書閱覽、校史展覽、研討會、攝影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及校訓、校歌、校報、???、櫥窗、廣播等喜聞樂見的形式為依托,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愛國主義教育大格局,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蝕與影響,激發(fā)大學生勤奮學習、遵紀守法、熱愛生活、富于創(chuàng)造的愛國熱情。
總之,一個國家昂揚前行,離不開強大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生生不息,離不開豐潤的道德滋養(yǎng)。正是因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正因為有了一代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有志青年,國家才充滿了希望、民族才有了未來!讓我們高擎理想信念旗幟,繼續(xù)艱苦奮斗、開拓進取,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這就是我們對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yǎng)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