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臺勾結不斷搞出新動作,22日一架美國行政專機降落在臺北,臺當局否認了美中情局局長來訪的傳聞,但對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德曼來訪的后續(xù)傳聞未置可否。另外臺方宣布美環(huán)保署長惠勒將在12月初訪臺,他至少是今年8月以來第三名訪臺的美國高官。
人們看到美臺增加勾結頻率的明顯趨勢,分析認為,給拜登政府的臺灣政策立規(guī)定調至少是特朗普政府和蔡英文當局這樣干的目的之一。特朗普還剩不到兩個月任期,美臺究竟有多大膽子,他們會在這期間把“最后瘋狂”上演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美臺想把雙方關系不斷往前推,這是他們的既定計劃,他們一定不會消停,會不斷嘗試擠壓中國大陸的底線。從華盛頓來說,它的目的不僅是提升美臺關系本身,它還將此作為與北京博弈的杠桿,增加其施壓的力度。
另一方面,美臺都對中國大陸依照《反分裂國家法》動用軍事手段反制“臺獨”行徑越來越忌憚。大陸空軍海軍已對臺灣實施常態(tài)化繞島飛航,我戰(zhàn)機多次飛越所謂臺海中線,逼近臺灣島,戰(zhàn)機飛到臺灣島上空呈現(xiàn)隨時可能發(fā)生之勢,大陸的軍演不再是警告性的,而是實戰(zhàn)性演練,這一切已經(jīng)產(chǎn)生實際威懾力,美臺再不敢輕視。
臺海的各種信息讓人眼花繚亂,但決定性的格局越來越清晰,那就是大陸方面擁有了對臺絕對軍事優(yōu)勢,反美軍介入能力強大而可信。表面上看,美臺搞小動作頗為主動,但在戰(zhàn)略上,大陸掌握著是否對臺采取軍事行動、采取什么力度懲罰措施的主動權。
換句話說,臺當局搞出各種明暗的“臺獨”花招,大陸可以從容評估那些言行對國際社會一個中國共識會造成什么樣的侵蝕,計算我們彌補這些損失和直接拔掉“臺獨”源頭在現(xiàn)階段和從長遠看的不同成本。我們不僅要統(tǒng)一臺灣,還要繼續(xù)實現(xiàn)中國的發(fā)展,我們在選擇平衡這兩個目標的最佳方式。
中國大陸一直把統(tǒng)一臺灣作為國家的基本目標之一,過去幾十年兩岸關系跌宕起伏,但回頭看,臺灣更多實際扮演了促進大陸對外開放和快速發(fā)展的角色,而且為大陸軍事上成長不斷提供理由和動力。時至今日,大陸主導臺海局勢的能力前所未有,我們需對未來更加胸有成竹。
美國在世界上張牙舞爪,但在臺海方向被迫有所克制。僅把南海和臺海對比,美方的行事風格就有微妙差異。在臺海,美國尤其難找道義借口,在軍事上也非常沒有把握,島內的政治風向從長期看又是不穩(wěn)定的,所以華盛頓一邊支持臺灣當局,一邊陷了進去,難以施展其在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強勢。
所以說,美臺現(xiàn)在只敢“切香腸”,小步走,同時恨不能用“超算”來預測大陸方面的反應,既占點小便宜,肥一肥美國在任政府和臺灣當局的形象,又要做到千萬不能真把大陸惹急了。
想想看,如果大陸戰(zhàn)機飛越臺灣島,把臺灣島上空納入解放軍巡航范圍,那將是多么大的震動。如果哪天解放軍和臺軍發(fā)生摩擦,解放軍把臺軍痛揍一頓,美國除了搞點抗議、制裁,又能怎么樣?還不是揍了白揍!
最后我們奉勸美臺:臺灣海峽是個很特殊的地方,悠著點,符合你們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