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寧平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東山壩初級中學 江西 寧都 342800)
所謂問題導學法,就是在課堂上設置一定的數(shù)學問題來吸引同學們對于相關的知識進行學習和探討。用問題來導入課程內容,指出前進的方向和學習的途徑,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也可以提高教師整體的教學效。因此,對于問題導學法的運用是需要我們初中數(shù)學教學同仁進行深入探討的,但是現(xiàn)階段在課堂上雙方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夠頻繁,對于問題導學法的運用不夠深刻。這些問題在阻礙著數(shù)學教師的探索步伐,在此針對這些問題開展正式的探討。
1.1 師生之間的交流配合不夠密切。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上,往往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數(shù)學教師忙著講解數(shù)學例題或者是課本的知識點定理定義,學生忙于認真聽講,上課記筆記,下課做習題。看似很有規(guī)律并且有條不紊,但是師生之間的交流配合卻不夠密切。甚至于說,學生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和欲望會在這種規(guī)律的引導下逐漸的喪失,教師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問題難以做到及時的收集和處理,導致這些問題逐漸積累,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產生了阻礙。
1.2 對于問題導學法的運用不夠嫻熟和深刻。問題導學法的運用是極為重要的,在進行問題設置的時候要符合相應的規(guī)律,要滿足學生數(shù)學能力培養(yǎng)以及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相關要求。而不僅僅是設置相應的問題,講解課本知識點。很多數(shù)學教師在運用問題導學法的過程中就發(fā)生了偏移的現(xiàn)象,認為問題導學法只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補充,只要讓學生了解相應的知識點,做對相應的習題就足以完成教學,對于問題導學法的運用原則和運用方式沒有進行過多的探討,導致實際運用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也相對較差。問題應當做到梯次設置,合理搭配并結合其他的方式進行共同運用。但是,這方面的探討工作仍然有待進步。
2.1 科學地設置問題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在問題導學法運用的過程中,數(shù)學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充分的認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的水平。對于問題的選擇,要做到科學有序,不能盲目地設置偏難偏怪的題目,也不能只是運用一些相對較為容易,并且不經過太多思考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應當難度適中。其次要根據(jù)學生的變化而及時的調整問題設置的方法和內容。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學習。例如,在講解關于二元一次方程組相關的知識時,數(shù)學教師就會對于學生的實際運算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初步的調查。然后科學地設置相應的問題,如你認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具體含義是什么?二元一次方程組有哪些基本解法?你最喜歡的解法是不是代入消元法。通過這樣具有引導性的問題設置,并且難以程度逐漸深入,使得學生得以跟隨著教師的腳步進行積極的學習,在無形之中學習效率就會得到提高,并且和教師的交流互動也會更加的頻繁和密切。
2.2 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問題解決問題以提高問題導學法的運用效率?,F(xiàn)階段的數(shù)學教育教學活動之所以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主要的原因在于學生的參與欲望對較為匱乏,對于教師教學策略以及教學內容的選擇,沒有足夠的話語權,同樣在進行問題導學法的運用使也是如此。因此作為初中數(shù)學教師,就需要有針對性的做出改變??梢詫栴}設計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鼓勵學生進行課下提前預習活動,對于課本上的知識點以及課本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和了解,設置一些自己認為行之有效的學習問題,在課堂上和同學們進行分享,鼓勵學生積極地展現(xiàn)自己的實際水平和實際能力。相信會對于問題導學法運用效率的提高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也會發(fā)揮重要影響。
2.3 注重開展小組討論以提高問題導學法的運用效率。面對問題,只有進行積極的處理,才會取得相應的學習成果和教學成果。作為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設置問題以后,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討論環(huán)境和討論時間,才能夠切實提高問題導學法的運用效率。對于一些細致問題,很多教師都無法做出準確的回答而經過同學們細致的討論以后卻往往可以得到很好的理解,因此,開展小組討論就顯得尤為重要。此時數(shù)學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相應的討論小組,以四到六人為宜。如果人數(shù)過多,則課堂紀律難以進行及時的管控,如果人數(shù)過少,則沒有討論的氛圍。對于整體的教學和討論教師要發(fā)揮引導性的作用,將課堂充分地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得到彰顯,從而滿足問題導學法的運用初衷。
總而言之,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踐效果值得我們欣慰,并且用越來越多的運用方法和運用策略處在不斷的改進的過程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數(shù)學教師和同學們都會在問題導學法的幫助下取得更加積極的成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欲望會得到增強學習的整體效率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