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巖
(青海省西寧市第五高級中學 青海 西寧 810000)
思維導圖是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的教育教學方法,是適合學生學習的一種科學化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讓高中生高效化學習英語知識,促進學生對英語閱讀材料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對英語短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新的英語詞匯進行高效化的學習和記憶。另一方面,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教學可以提升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促進高中生英語成績的逐步提升。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多使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訓練,逐步提高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從而提升其英語學習的水平。
2.1 激發(fā)學生對思維導圖的興趣,對思維導圖有整體認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某種程度上,學生對課程本身的興趣要比教師的講解更加有效,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與此同時,通過激發(fā)高中生對思維導圖的興趣可以讓其對思維導圖有一個整體性、全面化的認識,讓高中生更加快速的進行英語閱讀。比如:在學習高中英語人教版第一單元《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時候,教師首先需要用用教材中的故事將英語單詞進行串聯(lián),讓學生在學習英語單詞的時候,也可以在大腦中建立課文的思維導圖,從而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讓學生對英語課文有一個全面化的認識,更好的進行后續(xù)的英語學習。由此,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教師經(jīng)常運用的教學方法。另外,鑒于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意義,對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英語教師需要在英語教學中,將思維導圖穿插到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對思維導圖的興趣。
2.2 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提升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英語教學中,雖然說教師在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這種重要的作用只是用來輔助學生進行英語知識學習的。學生才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只有學生本身掌握了如何繪制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教育教學功效才能最大程度的被發(fā)揮。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以提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提升英語閱讀的思維能力。此外,為了讓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中更加具有主觀能動性,教師需要讓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提升其動手能力,讓其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更具有主動性。如,在學習高二英語人教版課文《Friendship》的時候,需要在課前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用英語單詞繪制本節(jié)課的思維導圖,并挑選幾名同學進行對英語單詞進行形象展示,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和繪制思維導圖的主觀能動性。由此,高中生就可以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對繪制英語思維導圖的熱情,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chǔ)。
學生在剛開始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通常情況下來說,都會碰到一定的困難,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么繪制思維導圖。這是正?,F(xiàn)象,畢竟在之前并沒有系統(tǒng)的繪制思維導圖的經(jīng)驗。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思維導圖進行標準化的示范,從頭到尾的給學生演示一遍,并方面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學會思維導圖的繪制,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掌握思維導圖。比如:教師可以前一天讓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英語知識進行提前的預習,并告訴學生明天將要進行思維導圖繪制的演示,演示之后,會在下一節(jié)課的時候,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共同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并進行最優(yōu)思維導圖繪制的評選活動。由此,學生就會在課前對課文進行及時的復習,有利于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更加高效化,提升教師的講課效率,讓學生對思維導圖的繪制更加充分的學習和了解,從而全面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的繪制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充分的發(fā)揮英語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需要采取激發(fā)興趣、提升學習主觀能動性、進行標準化演示等多種措施,促進學生全方位的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步驟,全面提升繪制思維導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