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月
(吉林省長春市農(nóng)安縣前崗鄉(xiāng)鮑家小學 吉林 農(nóng)安 130200)
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題,在語文課堂上夯實學生們自主閱讀的實踐能力。批注式閱讀屬于一種自主學習模式,學生在進行批注式閱讀時也會最大限度的調動自己的思維,所以教師需要在語文課堂上給予學生們充分的閱讀時間與思考時間,利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向學生滲透批注式閱讀的重要性,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激發(fā)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積極主動性,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盡早的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批注式閱讀屬于一種具有民族傳統(tǒng)意義的教學方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文本與學生完成對話與語言訓練。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在學生利用批注式閱讀時會自主探究問題,對文章進行精讀。教師在語文課堂上不僅僅需要帶領學生朗讀課文,更應該教授學生應該“如何讀書”。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上訓練自己的思考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能夠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除此之外,教師引導學生批注式閱讀,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們之間的合作學習。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對文章進行批注能夠大大的增加對文章理解的深度,進而將自己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2.1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充分準備批注式閱讀方法。語文教師需要從自身做起,在備課過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俗話說的好:要想教給學生“半桶水”,首先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在教師講授一篇課文之前需要在備課過程中反復研讀文章,明確文章的重難點以及教學目標,需要在學生預習課文的環(huán)節(jié)中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教師只有在備課過程中充分的準備批注式閱讀教學方法,才能在課堂上順利的引導學生在文章中完成批注任務。
例如:在學生學習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秋天的雨》之前,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明確作者在遣詞造句方面的特點,并且了解作者對秋雨的喜愛之情和贊美之情體現(xiàn)在哪些語句中,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找出描述秋天景象的句子。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對生詞和優(yōu)美語句進行反復斟酌,注意“清涼和溫柔、輕輕地、留意”這些詞語需要引導學生進一步的理解。這樣一來,教師利用備課過程中對文章的詳細規(guī)劃,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更好的應對學生在進行批注式閱讀所遇到的問題,充分的體現(xiàn)學生在閱讀時自身的體驗。
2.2 教師利用學生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批注指導。在學生開學的第一節(jié)語文課,教師教給學生如何完成預習文章。教師在學習進行課文預習前教給學生如何批注文章內(nèi)容和批注方法,教給學生利用一些特殊的符號對文章的字詞進行批注,在字詞的上方標注字詞在文章中所體現(xiàn)的詞語解釋。另外,教師還需要教給學生對文章中的好句用波浪線勾畫出來,對自己感觸深的句子可以利用雙直線進行勾畫,對于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中用“?”表示出來等等。
例如:在學生預習三年級上冊第十二課《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共同完成課文預習環(huán)節(jié)。在學生預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之前,教師向學生布置任務,需要學生找出自己認為難懂的字詞,并且用波浪線勾畫出難懂的地方與描述老屋的老、破、舊的詞語,學生需要用雙直線標注體現(xiàn)老屋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在學生完成小組合作預習環(huán)節(jié)之后,教師為學生總結老屋的結局,指導學生在文章中標注出來意想不到的結局。這樣一來,利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加深了學生對文章情感的理解。
2.3 教師利用課堂授課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指導。俗話說的好: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應該為學生們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為學生搭建批注式閱讀的平臺。例如:學生在學習三年級下冊第十二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清明上河圖》的精彩片段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也可以為學生播放古代生活景象的相關視頻,或者讓學生觀賞一些名畫,激發(fā)學生學習文章的興趣。當學生對文章產(chǎn)生興趣之后,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會集中注意力,會使得批注式閱讀更加見效。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應該將批注式閱讀引入課堂教學,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自主閱讀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