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軍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qū)郭北鎮(zhèn)中心學校 四川 內江 641000)
情境教學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辦法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需要在課堂中構建一個適合的學習情境,通過豐富立體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更深層地認識語文學科,凸顯語文知識的樂趣,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guī)е闷嫘娜W習。因此,為實現(xiàn)情境教學的高效性,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語文學科,在課堂教學中,建議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準備:
1.1 通過具體事例進行教學互動,并且提出適當?shù)膯栴}引導學生。由于小學生年齡幼小,思想不夠成熟,對于任何事物都具有非常強的好奇心,于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有關語文的具體事例融入到教學素材中,并且向學生提出對應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激發(fā)他們的探究學習意識。例如:在講解《鯨》這篇課文時,教師可圍繞鯨吃東西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并且在學生討論當中,教師適當?shù)亟o予提示,比如:“鯨在吃東西時,會不會與其他動物不太一樣,鯨體積比較龐大,所以吃起東西來就會非常的壯觀,很快聯(lián)想到鯨吃東西時為鯨吞?!睂W生之前還在爭論中,當聽到教師的提示后,立馬對新的詞匯產生興趣,調動了閱讀課文的積極性。
1.2 熟知學生認知程度,提出對應的問題。小學對于某件事物產生既定認知時,如果教師具有針對性的引導和解析,給予學生適當?shù)恼J知沖突,扭轉學生學習狀態(tài),能夠讓學生產生一定的認知沖突,從而激發(fā)出他們語文學習的熱情。例如在《爺爺?shù)狞S豆》這篇閱讀文章中,教師首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內容,了解作者寫文章的用意,之后提出對應的問題,如:小說中說爺爺給予我的財富遠比那些金珠子還要珍貴,那么爺爺給我的財富具體是什么?作者通過寫這篇文章想要表達自己內心怎樣的想法呢?其實爺爺給予我的財富指的是精神財富,具體表達爺爺?shù)木衿焚|和人生經驗深深地影響著我。許多學生聽完老師的解釋之后,發(fā)現(xiàn)與自身的認知產生了沖突,紛紛拿起書本,在課本上找出原因。所以,發(fā)現(xiàn)學生認知程度的不同,進行針對性的引導,能夠較好地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并且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1.3 通過故事情境,建立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并且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合理利用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學習特征,開展課外閱讀指導教學,精心設計語文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尋找問題答案,提高學習意識進行閱讀。比如在《三袋麥子》文章講解時,教師首先聲情并茂地為學生講述文章的內容,并且用專業(yè)術語幫助學生熟知文章的句子結構,如:句子中采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在人物描寫中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都有哪些變化,文章有哪些詞語和句子可以表示出來等等。文章中講述了土地爺爺分給三個伙伴一袋麥子,但他們在接受土地爺爺麥子之后又會有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那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試想,這三個伙伴在一年后會怎么處理這袋麥子的?通過問題,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之后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讓學生結合故事內容大概,發(fā)揮自身的聯(lián)想能力對結局進行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學習意識。
學習語文過程中需要通過不同問題的引導和串聯(lián),讓學生一步步地理解和學習,從而掌握核心內容。如果教師依然循規(guī)蹈矩,不加創(chuàng)新的話,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很難提升,所以,作為語文教師,在問題設計中,必須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啟發(fā)。教師首先應該對教學內容有所了解,不僅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在教學中增加一些相關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情感互動,確保語文問題的概括性和拓展性。并且在提問題的過程中,要適當關注學生的探究能力,當學生能力較強時,可適當?shù)靥嵘龁栴}的難度,加入一些實踐性較強的任務在其中,使得學生得到更深層次的探究學習,而當學生能力較弱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淺顯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先布置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地學習。其實每一個問題之間都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學生只要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就能夠學習更深層的內容,掌握更多學習技巧。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理解問題的關鍵。另外在問題設計之后,教師還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堂教學情況,以及問題提出的可實踐性,進行正確的補充和調整,使得學生語文學習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有目標才有奮斗的動力,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是開展探究式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在語文課堂中,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基礎能力,還需要仔細地研讀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開展多樣化的探究活動,從而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在目標確立之前,教師還要根據(jù)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提出問題,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在此,教師必須從多個方面引導思考和探究,與此同時,在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也要適當?shù)亟o予指導和鼓勵,使學生建立自信心。因此,教師要合理利用教材資源,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相應的問題,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時,首先要提出關鍵問題,比如人物、特征、動作描寫、好詞好句等,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次熟讀課文,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小學語文開展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要懂得如何引導學生,如何設計出更加新穎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探究式學習策略。要以學生為本,給予學生適當?shù)墓膭?,為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引導學生一步步成長,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