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
小時候,我最愛聽兩個聲音,一個是貨郎挑子的鈴鐺,一個是染衣?lián)拥膿芾斯??!岸.?,叮當”的鈴聲一響,我會纏著母親用雞毛、鴨毛、牙膏皮之類的東西,去換一把只有一分錢一顆的糖果來解饞;“撲通、撲通”的撥浪鼓響過,村上的婆嬸和大小閨女們準會涌向村頭,因為染衣漢子的手,會從染鍋里給她們撈出一個色彩鮮艷的衣物。只是哩,母親會翻箱倒柜顯得很忙,不再管我們?nèi)ゴ蜇i草或背糞筐,是村娃們瘋鬧的好時光。
手鈴鐺幾乎一年四季都在鄉(xiāng)村的角角落落搖得叮當響,而染衣?lián)右话愣家^了中秋才會進村,尤其是十冬臘月間最頻繁。那時,鄉(xiāng)下有這樣一句順口溜:“新老大、舊老二,補補縫縫給老三……”因為那時村上家家是錢少娃子多,過年時只有大孩子能勉強享受穿新衣的優(yōu)越,第二年就成了老二的“新衣”,然后又成了老三、老四,甚至老五的“新”衣。舊衣服之所以又能成為新衣裳,多虧有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村頭的那副染衣?lián)印?/p>
至今我還記得,常到我們村子里來的染衣服的是位三短五粗,滿臉絡(luò)腮胡子的中年漢子。他嗓門沙啞,笑起來憨憨的。一副承重的擔子,一頭是端坐在半截廢鐵桶上的大黑鍋,另一頭是桶裝的染衣剩水和染料等雜七雜八的東西。每次他來到我們村頭后,就會卸下?lián)邮箘艙u響他的撥浪鼓。撥浪鼓一響,狗叫了,娃子跳了,婆娘們抱著縫得精光的舊衣、舊帽、舊頭巾來了。這時,他支起染鍋點著柴火,開始燒水。一會兒,鍋里的水沸騰了,染衣漢子就根據(jù)女人們各自的要求和先藍后黑的順序調(diào)制染料。然后把要染的衣服放進鍋里,拿出兩截光滑的木棍,麻利地將泡在鍋里的衣物攪過來、攪過去……最后,他會像浣紗女的巧手那樣,用兩根木棍把舊衣吃透的染水一滴一滴地絞出來。緊緊圍繞著的是密不透風(fēng)的人墻,還有一雙雙渴望與興奮的顏色?!皝砹_,劉嫂子的藍褂子!”“看著,張媽的黑頭巾!”“小囡囡的新褲褲!”有人拎著染好的衣物趕忙去小溪里漂洗,有人急盼的心情得到了滿足,又有人從家里抱著舊衣物匆匆趕來。紅色的火焰舐著焦黑的鍋底,也烤紅了染衣漢子古銅色的臉。直到太陽快要落山了,最后幾個女人拎著剛剛?cè)竞玫囊路姓f有笑地散去,染衣漢子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珠,一邊哼著小曲,然后吐著唾液、整理一張張皺巴巴的紙幣。最后,又像來時那樣,挑著染衣?lián)由駳馐愕負u起撥浪鼓來。
因為我在兄弟姊妹中是老大,所以,那時每年過年,母親總會變著法子弄些錢為我做一套嶄新的黑嗶嘰或藍紗卡衣服、一雙母親親手做的千層底布鞋,再加上一頂仿軍帽,嘿,那份得意呀,仿佛“地上人間亦天堂”了。弟妹也照例跟著樂乎,因為沒錢的巧手縫補,尤其是染衣漢子的杰出功勞,他們也有“新”衣服過年了,這使他們高興地跳呀唱的——“小公雞,穿花衣,歡歡喜喜過大年……”
后來我因為求學(xué)和就職在外,看染衣漢子染衣的機會越來越少。5年前的春節(jié)。我回老家與母親談起孩提往事,問母親是否還看到過染衣?lián)訒r,母親不禁一笑:“傻孩子,都什么年月了?如今鄉(xiāng)下人呀,都不穿打補丁的衣服了,逢年過節(jié)穿金戴銀也不稀罕哩!”
不知怎么地,后來我常常在夢里遇見那挑染衣?lián)拥臐h子,和他聊起當年鄉(xiāng)村人的苦辣酸甜。
水墨古鎮(zhèn)水之東
遠山如黛,碧水東流。八月,位于皖南宣城東南近30公里處的千年古鎮(zhèn)水東,小棗微紅,如瑪瑙綴滿枝頭。在一陣陣浮云下,古鎮(zhèn)遠觀粉墻黑瓦,近睹人流如水;俯視街巷悠悠,仰望飛檐翹角……水東猶如一幅水墨畫,在這里靜靜地為你舒展著。
水東是宣州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集鎮(zhèn),相傳唐時宣州東南集鎮(zhèn)在今天的茶花嶺,是通往郎溪、廣德、寧國等地的必經(jīng)之道。后經(jīng)兵亂,集鎮(zhèn)夷為平地,商貿(mào)集散地便轉(zhuǎn)徙到今天的水東古鎮(zhèn)。因隔岸有村名水西,鎮(zhèn)名“水東”由此而來。今之水東古鎮(zhèn),四面環(huán)山,風(fēng)景秀麗,內(nèi)有古老的街道,外有碧山龍泉洞,距鎮(zhèn)10華里的小胡村,還保存著一座宋代山莊的花戲樓,尤其是村旁著名的“百步三道橋”,每年一到農(nóng)歷的三五月,綿綿春雨里,人過小橋見流水,背襯青山有桃花,一把紅雨傘,兩個有情人,那景致可謂“人如畫中行”。
白墻、格窗、槽門、拱檐,一條條老街,一節(jié)節(jié)青石,一道道深深淺淺的車轍印啊,多少年已悄然走過。黃昏,你在小巷里徜徉,肯定會覺得時間已經(jīng)凝固,只有風(fēng)塵讓這里染就了一身的淡墨。千年前就安然在這里的古鎮(zhèn),除了那曾經(jīng)川流不息的人流、帶著赤橙黃綠青藍紫外,老街似乎永遠是一種底色,那是國畫大師的杰作呵,淡墨和濃青,讓古鎮(zhèn)水東如此的古樸、凝重和厚重。
你看那兩旁樹立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層樓,風(fēng)蝕了她的青春,顯現(xiàn)出無盡的歲月滄桑,墨色里透露出古鎮(zhèn)的濃濃底蘊。拐過一街口,推開一扇虛掩的門,哦,庭院深深,一進、兩進、三進,從街中心穿過,可一直至街后的水陽江邊。這些老宅,堂屋寬敞,天井、天窗洞開,木樓梯、木地板、木套床,古色古香。不管你留意不留意,你都可見徽州的三雕——石雕、木雕和磚雕,在這里搶著你的眼。晉紅廟、大夫第、十八踏、寧東寺,使古鎮(zhèn)的徽文化與佛文化相得益彰。在老街深處的一角,有一處門前依然是窄窄的小巷口,只見拱形的門臉上刻寫著“天主堂”三個字。午后的秋陽下,你走進靜靜的、不是很大的院子,只見高聳的教堂尖頂樓在你面前矗立著,是那么的耀眼。這個西班牙人建造的建筑,雖然經(jīng)過了數(shù)次的修繕,但它的原貌猶存。走進教堂,撫摸著涂著各種彩漆的窗戶,雖然光線幽暗,可望著圣瑪利亞的頭像,自然讓人想起歐洲那些教堂的金碧輝煌來。這,不就是古鎮(zhèn)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相輝映嗎?
如果夜宿小鎮(zhèn),清晨5點你就會被相聞的雞犬聲催起。老街熱鬧起來,“吱呀”的開門聲此起彼伏。生意人緩緩卸下那一塊塊高高的門板,伸個懶腰、打個哈欠,在不遠處油炸點心的青煙和香味中,琳瑯滿目的小商品擺放出來了。布匹、醬菜、棗梳、鐵鍬、水瓢……早市的生意自然興隆,老板笑呵呵地忙活著。喏,那家絲綢店里,一位面容姣好的姑娘,纖纖的身材、細白的小手,還有“噼里啪啦”打得流暢的算盤,這是小鎮(zhèn)一天的序曲。偶爾也能看見一兩個肩搭毛巾的漢子,汗津津地推著兩邊放有時鮮瓜菜的獨輪車從街中心穿過,重蹈古巷石板路上歲月留下的車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