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 方坤 胡勇
摘要:航空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總是會因為疲勞而導致部件失效。為了更好地對航空材料使用壽命的進行預測,開展航空材料疲勞損傷試驗,分析相關試驗數據。優(yōu)化航空材料壽命預測數據模型,減少航空工業(yè)領域因材料疲勞導致的機械失效,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
關鍵詞:航空材料;疲勞損傷;失效實驗;探究
現在對航空材料的疲勞的研究已經深入到了一定領域,如疲勞裂紋的產生、裂紋的擴展和斷裂的特征等。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對航空工業(yè)材料疲勞問題的更加重視,許多組織專門組建了相關研究機構,并定時組織研討會,對航空飛機的損傷情況進行調查和維修。我國在對航空材料疲勞問題的研究上,也逐漸加大研究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通過對傳統(tǒng)試驗手段的多次試驗,發(fā)現過程中試驗耗資過大、時間周期過長等問題。在傳統(tǒng)的試驗手段中,改變思路,在保證試驗精度的前提下,對傳統(tǒng)試驗手段進行簡化升級,提高試驗機制。
一、載荷譜疲勞試驗
航空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大氣中的陣風方向與速度是不斷變化的,飛機不同的陣風中飛行時,飛機不同鋼結構的載荷程度各不相同。面對復雜多變的自然環(huán)境,試驗設計只能通過大量的飛行實測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民航運輸飛機咋I正常的飛行過程中,隨機陣風疲勞載荷譜是嚴重的情況之一,最大的載荷循環(huán)是由地到空在到地的周期,面對最大的載荷循環(huán),飛機結構的疲勞損傷也是最嚴重的。材料在低于屈服強度循環(huán)應力作用下,產生的疲勞過程叫做高周疲勞。根據試驗需要,設計不同的應力控制,得出多樣數據進行分析。試驗中,由于飛機的種類多樣性和飛機本身材料的多樣化,采用個體代表整體的設計方案,如運輸類飛機采用機翼翼面所承受的疲勞載荷試驗方案。采用典型任務剖面代表整個試驗模型,從不同個剖面的數據推到整架飛機在實際使用過程的情況,制定飛行載荷譜。在試驗設計中,將試驗運輸飛機的飛機部件劃分為不同的剖面,在經過多次不同的飛行任務之后,得出載荷次序數據。在試驗參數的設計上,需要波形、頻率、控制方式、應力均值和失效判斷這五個具體參數。載荷譜疲勞試驗中,根據載荷譜循環(huán)的數據,可以得出不同的載荷譜下循環(huán)數量和飛行疲勞的使用,在對疲勞壽命的預測值計算中,部分材料性能足夠適用于頻繁拉壓的航空部件中。在每個地空地的循環(huán)飛行任務中,材料的區(qū)服強度都在陣風載荷的應力水平之上,因此,造成的疲勞損傷很小。在低于載荷水平之下的情況中,因為沒達到材料的疲勞極限,所以不會造成材料的損傷。
二、低周疲勞試驗
當載荷水平超過屈服應力時,并且循環(huán)壽命短的疲勞過程即為低周疲勞。部分航空材料在實際的使用中,會出現載荷循環(huán)未達到極值,但是材料卻會失效的情況。材料在過屈服狀態(tài)下,應變變程會更大。低周循環(huán)應變疲勞是對應變和壽命的兩者關系進行研究和預測,將總應變幅分解為彈性應變幅和塑形應變幅,找出低周循環(huán)應變疲勞的曲線對數坐標關系,可以得出套型應變幅和塑形應變幅與壽命的線性關系。低周疲勞的循環(huán)周次短,試驗根據具體情況,設置不同的波形類型。在試驗的流程中,要提前準備好試樣,記錄試樣尺寸,在試驗機上裝夾鋼試樣,安裝引伸計,設置測試方法,測試結束后取下引伸計并讀取試驗數據,根據試驗數據繪制疲勞曲線和滯后環(huán)曲線。試驗設計的參數同樣需要波形、頻率、控制方式、應變均值、應變幅值、失效判據等七個具體參數數據。在低周疲勞試驗中,循環(huán)周次的變化會帶來材料彈性模量的變化,在疲勞壽命預測模型中,拉伸遲滯能損傷函數法的顯示中,當疲勞壽命無限接近于無窮大時,遲滯能參量為零。
三、顯微硬度試驗
在進行疲勞試驗后,對疲勞試驗進行取樣,通過對不同應變幅疲勞對材料硬度變化產生的影響觀察,叫顯微硬度測試。近表面的裂紋起源受到循環(huán)載荷,硬度值上升,近截面的中心部位受到的循環(huán)載荷少于起源區(qū),硬度值升高不明顯。在試驗流程中,選擇合適的點作為零點,在低倍物鏡下觀察壓痕的生成,再轉到高倍物鏡下記錄壓痕尺寸,中心方向的硬度測試點的取樣要間隔相等的距離。顯微硬度試驗中,材料會因為疲勞產生的循環(huán)加載,造成力學性能分布不均勻的情況,在疲勞斷口處,會更加明顯。通過對材料斷口硬度值的變化,可以推導出材料斷口硬度值,隨著距離變化而變化。經過顯微硬度試樣,在觀察大量的試驗數據后,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斷口硬度指隨著徑向距離成正比關系,而在相鄰位置的斷口,硬度變化則不大。斷口硬度值和側面位置的關系,因為疲勞產生的循環(huán)加載會對當前區(qū)域起到強化作用,在取樣后發(fā)現,疲勞加載對斷口在側面位置上的影響并不大。低周疲勞會引起斷口附近的材料發(fā)生強化現象,原始材料在經過疲勞實驗過程后,硬度值與初始狀態(tài)比對時,會明顯升高。
四、結束語
通過對航空材料進行不同方式的疲勞損傷試驗后,不同應變幅值疲勞斷口徑向硬度值沿著近中心的位置至邊緣位置,呈現波動增大的趨勢;不同應變幅值疲勞斷口軸向硬度值與距斷口的距離變化關系不大。在不同的疲勞損傷試驗后,建立損傷失效試驗和使用壽命的數學模型,對現有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不斷地深入研究,不斷完善現有數據模型,為我國航空科學研究貢獻力量,推動我國航空事業(yè)的發(fā)展。
五、參考文獻
[1]鄭雅婷. 航空材料疲勞壽命模擬預測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4.
[2]劉治國,劉旭,陳川.某新型航空材料加速腐蝕當量關系試驗研究[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20,17(02):20-24.
[3]高春瑾. 航空材料熱疲勞—蠕變交互作用模型的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5.
[4]范桂彬,譚菊芬,李四清,鄧繼雄,沈飚.由國外先進材料的解剖分析看我國航空材料的冶金質量[J].材料工程,1999(1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