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曼 張洪利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人民醫(yī)院感染科,江蘇東海 222300
慢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使乙型肝炎病毒(HBV)侵及心臟,并引起炎癥反應,導致肝功能受損的慢性傳染性疾病,病情持續(xù)進展至一定程度后可演變?yōu)楦卫w維化直至硬化[1]。與此同時,大多數(sh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若不及時治療,易引起肝細胞癌或肝硬化,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2]。因此,必須盡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以便盡早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目前,恩替卡韋、水飛薊賓均為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藥物,雖然兩種藥物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但目前關于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诖耍狙芯窟x取于我院就診的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恩替卡韋聯(lián)合水飛薊賓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20 例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60 例。對照組中,男37 例,女23 例;年齡35~75 歲,平均(54.24±10.56)歲;病程0.25~6.00年,平均(3.25±1.51)年。實驗組中,男39 例,女21 例;年齡35~74 歲,平均(55.12±10.49)歲;病程0.25~6.00年,平均(3.31±1.49)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初治患者;②患者符合中華醫(yī)學會2018 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3]的診斷,經(jīng)肝部B 超檢測存在脂肪性病變;③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并在研究人員指導下,簽署研究知情書。排除標準:①近30 d 服用脂肪肝治療藥物者;②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者;③精神障礙者;④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者;⑤臨床資料不全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恩替卡韋(江蘇正大天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18;生產(chǎn)批號:869015 23001744)治療,使用方法:0.5 mg/次,1 次/d。實驗組患者采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水飛薊賓(天津天士力圣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299;生產(chǎn)批號:20040812)治療,恩替卡韋使用方法同對照組,水飛薊賓使用方法:75 mg/次,3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 個月。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肝功能指標、 血脂指標、腹部B 超分級、療效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①肝功能指標: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②血脂指標: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③腹部B 超分級: 分別于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B 超檢查,正常記“-”、輕度脂肪肝記“+”,中度脂肪肝記“++”,重度脂肪肝記“+++”。④療效: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肝功能指標以及血脂指標情況,將臨床效果分成顯效(基本恢復)、有效(改善)、無效(無變化)3 個分級。顯效:患者頭暈、肝區(qū)不適、腰部酸痛、尿黃等癥狀基本消失,HBV-DNA 轉(zhuǎn)陰,肝功能指標降低≥90%或腹部B 超分級為“+”及以下;有效:頭暈、肝區(qū)不適、 腰部酸痛、 尿黃等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HBVDNA 轉(zhuǎn)陰,肝功能指標降低70%~<90%或腹部B 超分級為“++”及以下;無效:患者以上各項癥狀及體征無任何改善,甚至明顯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⑤不良反應:包括肝區(qū)疼痛、食欲不振、乏力、腹脹。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LT、AST 及HBV-DNA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ALT、AST 及HBV-DNA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ALT、AST 及HBV-DNA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LT、AST 及HBV-DNA 水平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LT、AST 及HBV-DNA 水平的比較(±s)
組別 ALT(U/L) AST(U/L) HBV-DNA(U/ml)對照組(n=60)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實驗組(n=60)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201.15±21.29 74.25±10.38 10.241<0.05 185.67±25.62 65.73±15.67 11.304<0.05 6.13±1.03 3.54±1.23 3.157<0.05 t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P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t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P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202.56±20.68 45.73±5.67 15.324<0.05 0.368>0.05 18.678<0.05 184.92±25.49 48.51±10.54 13.629<0.05 0.161>0.05 7.063<0.05 6.08±0.94 2.65±0.54 4.215<0.05 0.278>0.05 5.132<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C、TG、HDL-C 及LDL-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C、TG 及LDL-C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HDL-C 水平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TC、TG 及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C、TG、HDL-C 及LDL-C 水平的比較(mmol/L,±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C、TG、HDL-C 及LDL-C 水平的比較(mmol/L,±s)
組別 TC TG HDL-C LDL-C對照組(n=60)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實驗組(n=60)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6.56±0.53 5.85±0.32 2.622<0.05 3.68±0.53 3.08±0.49 2.182<0.05 0.98±0.23 1.34±0.33 2.908<0.05 4.67±0.39 3.68±0.47 4.802<0.05 t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P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t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P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6.49±0.49 3.32±0.51 12.379<0.05 0.255>0.05 14.486<0.05 3.56±0.53 1.68±0.52 6.813<0.05 0.434>0.05 5.460<0.05 0.92±0.21 1.71±0.52 6.280<0.05 0.503>0.05 2.058<0.05 4.73±0.41 2.37±0.26 11.254<0.05 0.294>0.05 5.467<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腹部B 超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腹部B 超分級均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腹部B 超分級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腹部B 超分級的比較[n(%)]
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的比較[n(%)]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藥物為恩替卡韋和水飛薊賓,均可有效緩解病癥,改善臨床指標。恩替卡韋屬鳥嘌呤核苷類似物,廣泛用于抗病毒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起效迅速、安全性高、選擇性強等特點[4-5],選擇性抑制HBV 復制,顯著抑制HBV 多聚酶[6]。但臨床研究表明,單一使用恩替卡韋療效欠佳[7-8],故臨床對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采用聯(lián)合治療法。水飛薊賓是一種天然的保肝劑,提取于菊科植物水飛薊賓果實,可顯著改善脂肪變性,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9],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10-11]。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指標,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12-13]。在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恩替卡韋治療,實驗組采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水飛薊賓治療,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ALT、AST 及HBV-DNA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姜國生[14]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恩替卡韋聯(lián)合水飛薊賓治療后患者的AST為(38.02±8.08)U/L,ALT 為(32.18±9.82)U/L,HBV-DNA為(3.34±0.56)U/ml,與本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分析本研究與其他研究[12-14]結(jié)果可知,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應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水飛薊賓治療后,肝功能顯著改善,說明以上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在抑制HBV 復制的同時修復受損的肝細胞,對肝功能的改善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 水平高于對照組,腹部B 超分級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趙波等[15]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采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水飛薊賓治療的觀察組治療后的TC 水平為(3.8±0.6)mmol/L,TG 水平為(1.7±0.7)mmol/L,HDL-C 水平為(1.5±0.8)mmol/L,LDL-C 水平為(2.3±0.5)mmol/L;觀察組的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分別為96.00%、8.00%,提示恩替卡韋和水飛薊賓均為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藥物,二者聯(lián)合使用,療效顯著高于單一藥物治療,且不易發(fā)生肝區(qū)疼痛與腹脹等不良反應。與本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恩替卡韋聯(lián)合水飛薊賓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應用效果確切,可顯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標及血脂指標,提高治療有效率,降低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