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靜
【摘要】作為集體表現(xiàn)藝術的一種形式,合唱在高中音樂平常的教學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合唱涉及面廣且廣泛普及,既能帶動學生不斷增強協(xié)作意識及團隊能力,又能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逐步增強審美鑒賞能力。通過教學中的合唱教育,既有助于培養(yǎng)先進的人格,又能樹立起良好的集體精神,還能迫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快速增強音樂技能,進而獲得一種理想的藝術效果。為此,本文立足高中音樂課,探討了合唱教學的作用及在歌唱模塊中的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合唱教學? 歌唱模塊? ?音樂課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1-091-01
作為我國歷史十分悠久、很強影響力的古老藝術形式之一,音樂課程屬于我國精神世界當中的一大組成部分。在國內(nèi)新教改的整個藝術教學中,十分強調教學新理論。其中高中歌唱模塊屬于培養(yǎng)高中生表演藝術及審美能力的理想方法之一,且以合唱為歌唱模塊中關鍵性的藝術活動及形式之一。在合唱藝術中,體現(xiàn)了民族文化藝術、凝聚了時代精神,還能促進學生團結互助。因此,通過理想的合唱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演唱,并且融入感情地用心演唱,從而感受合唱的好處、切實喜歡上歌唱。
一、在歌唱模塊中的合唱作用
1.增強情感表達與審美能力
在合唱教學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音樂,從而有興趣學習音樂,并領悟音樂的真諦、表達內(nèi)心情感。從各時期的音樂學習特點出發(fā),挑選適宜的音樂,并帶領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并多多鼓勵他們以一定的方式,理解學習音樂。同時,合唱還很容易引起心靈上的共鳴。通過和諧輕柔的音色、適宜的和聲,來促進老師創(chuàng)設音樂課程實施的意境,帶領學生體會音樂的藝術美及明顯的獨特性。在具體演唱中,要充分理解音樂作品及其傳達的情感。唯有帶情感地合唱,學生方才能體會其中的藝術魅力與美感。
2.培養(yǎng)合作能力
在合唱中,中心形式是集體藝術,要求團隊之間通力協(xié)作,一展集體的巨大力量。在完成每首歌曲中,由選曲至創(chuàng)編設計再至排練,均要求團隊協(xié)作,用心規(guī)劃制作。因為流程涉及眾多環(huán)節(jié),全體師生便應一起參與,并且協(xié)調分配相應的角色及任務。鑒于合唱模式,作為任一成員均應付出一份力量。在具體表演中,全體成員均應齊心協(xié)力,充分展開音樂氣勢、魅力、藝術美等。在這個過種當中,所有學生均可以增強通力合作、溝通協(xié)調、審美鑒賞等方面的能力,從而形成更強的綜合能力。
二、有效的合唱教學措施
1.精心挑選作品并加強二次創(chuàng)作
針對合唱作品,應精心挑選健康、可陶冶情操、優(yōu)美動聽、感染力強、適宜困難度、規(guī)范變化、剛柔結合之類的。譬如,民族音樂“小河淌水”等類型的音樂,除了可以陶冶情操外,還有助于學生增強音樂綜合素質。而教師也應通過情感教學法,來激起廣大學生傳承傳統(tǒng)文化、報效祖國的美好情感?;诔迷髌?,還可以按各種聲部旋律,在分析創(chuàng)作背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加以二次創(chuàng)作,來為歌曲注入新的生命。因此教師在合唱教學中,需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2.加強音準訓練
因為合唱屬于集體性質的一種聲音藝術,所以應注意統(tǒng)一與和諧。而在具體的合唱中,還應注意控制音準、節(jié)奏準確。學生除了需要唱準聲部外,還應注意傾聽另外一個聲部,以形成音準及自制能力,進一步和諧、均衡各個聲部。在實際演音程、和弦時,應控制中弱(mp)的演唱力度。在整個訓練的環(huán)節(jié),還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音程聽辨和構唱功底,旨在促使學生在合唱中逐步增強基礎聽覺等領域的綜合能力。
3.訓練呼吸和輕聲唱
有言道:不會呼吸也即不會唱歌。所以,在歌唱中,呼吸至關重要。但是有別于人自然呼吸要求的是,歌唱中的呼吸應根據(jù)樂句強弱、具體快慢,來統(tǒng)一安排呼吸量具體的大小,下意識地加強控制,同時還應訓練呼吸、同步練習發(fā)聲等。所以,在合唱教學中,教師形象生動的比喻、活潑的音樂語言、現(xiàn)場作出的示范等,均有助于合唱教學。在具體訓練合唱時,可以從生活實踐出發(fā),基于形象化的比喻、生動活潑的語言、標準化的示范等,來深深地吸引學生,并引導學生愉悅地加入合唱學習活動,逐步變成欣賞、體會、表現(xiàn)美的真正主人。
4.聲情并茂地展開教學
作為高雅藝術之一,合唱的藝術要求極高。所以,針對合唱中的具體歌詞,教師可以按照歌曲的獨特風格、大致節(jié)奏特征,先科學地選配好內(nèi)部合唱聲部的各種旋律,并引導學生練唱“嘿”“咪”“啊”“嗎”等基本的襯詞。然而,唯有思想內(nèi)容豐富的合唱色調,方才是極具生命力、豐富鮮活的一門合唱藝術。故此,應注意適度地把握合唱情感,認真、仔細地分析揣摩作品內(nèi)容,進而充分了解、深入體會合唱作品,帶給人一種音樂美感。
5.循序漸進地誘導
在具體合唱當中,應大力統(tǒng)一發(fā)音音色、音樂力度,進一步強化和聲部分,努力訓練咬字、吐字,并且還要長期的堅持。此外,教師還應規(guī)范教學用語,大力規(guī)范訓練,以標準化的統(tǒng)一指揮動作及水平高超的伴奏,來吸引學生積極合唱。因此,面臨內(nèi)容豐富的合唱,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音樂教師萬不可急于求成,而應循序漸進地逐步耐心誘導學生認真學習,力爭通過辛勤汗水,來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從而逐步增強合唱教學的整體成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綜合性藝術課程之一,合唱既是有效訓練歌唱的一種方法,又需要團隊協(xié)作。不僅需要研究歌唱的方法,學生還需要理解合唱賦予人生的意義。所以,學校必須重視高中階段的合唱音樂教學,通過大力發(fā)展歌唱模塊教學,以貫徹落實沁人芬芳的合唱教學,幫助學生增強綜合素質、逐步成長為綜合性優(yōu)秀才子。
【參考文獻】
[1]劉靜.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5):93-94.
[2]李長青.淺談優(yōu)化高中音樂合唱教學的策略[J].黃河之聲,2018(15):104.
[3]崔紅南.淺談高中歌唱模塊教學[J].學周刊,2015(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