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生物體的生長、發(fā)育離不開無機環(huán)境,多細胞生物時刻進行的生命活動中離不開穩(wěn)態(tài)與調節(jié)。人教版教材必修3 中“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是高考常考的知識點,它具有內容廣、深度大、難度適中等特點,考查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特別是實驗內容及實驗設計的部分,更是需要學生掌握的重點。因此在二輪復習時,筆者建議教師可注重策略編排及知識點的拓展與銜接;做題時可采用“一讀、二想、三串聯”思維,帶領不同程度的學生做到獨立解題,以此增強二輪復習的實效性。
二輪復習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熟讀教材,并構建相應知識點對應的知識體系,如針對“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一節(jié)可構建如圖1 所示的以“植物激素”為核心的知識體系,從而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更有針對性。
圖1 “植物激素”的知識體系
高考重點考查學生知識銜接、思維拓展的能力。有效的思維方式、正確的思考方向,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抓住重點,提高得分率。針對高考,筆者獨創(chuàng)了“一讀、二想、三串聯”的思維方式,即一讀:細心閱讀題干,找到重要信息,圈畫出來;二想:聯想出有關的知識點及思考題干中涉及的問題可以用哪些知識來解答,這些知識之間有哪些聯系;三串聯:把已經在腦海中呈現的知識,調取出來,分析問題并用言簡意賅的生物專業(yè)術語回答,該思維方式可以更好地開拓學生的答題思路。筆者現以2 道高考題及對應變式題為例,說明此種思維的優(yōu)越性。
【例1】(2019 年,全國卷Ⅰ,第29 題節(jié)選 )將生長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過減少澆水進行干旱處理,該植物根細胞中溶質濃度增大,葉片中的脫落酸(ABA)含量增高,葉片氣孔開度減小?;卮鹣铝袉栴}。
(3)有研究表明:干旱條件下氣孔開度減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 ABA 引起的。請以該種植物的ABA 缺失突變體(不能合成 ABA)植株為材料,設計實驗來驗證這一結論。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
【答案】(3)取ABA 缺失突變體植株在正常條件下測定氣孔開度,經干旱處理后,再測定氣孔開度。預期結果是干旱處理前后氣孔開度不變;將上述干旱處理的ABA缺失突變體植株分成兩組,在干旱條件下,一組進行ABA處理,另一組作為對照,一段時間后,分別測定兩組的氣孔開度。預期結果是ABA 處理組氣孔開度減小,對照組氣孔開度不變。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實驗分析、設計能力及科學思維素養(yǎng)。當學生看到字數較多的題目時,經常會“思維短路”,弄不清命題者的意圖,更不知該怎樣設計實驗。如面對本題,部分學生不知如何設計實驗證明水、ABA 與植物氣孔開度的關系。二輪復習的目的是經過特定題型的練習,找尋解題竅門,短時間獲得大成效?!耙蛔x、二想、三串聯”思維作為一種新鮮策略,優(yōu)勢明顯,此方法通過逐步引導學生“一讀、二想”來培養(yǎng)學生“串聯”的思維及科學探究能力,幫助學生在時間緊迫的高考復習中,提升做題的得分率,也為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夯實基礎。
一讀:圈畫信息。正常生長的植物通過減少澆水進行干旱處理,葉片氣孔開度減小,不是由缺水引起的,而是由于植物中缺少ABA 引起的。二想:需要設置不同實驗。與澆水有關(正常澆水處理組)、與干旱時加入ABA 有關(干旱處理組)。設置正常澆水處理組的目的是排除水分對實驗的影響,表明植株氣孔開度減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干旱處理組加入ABA,目的是說明氣孔開度減小是由ABA 引起的。三串聯:根據分析,寫出思路。正常澆水處理組——取 ABA 缺失突變體植株在正常澆水的條件下測定葉片氣孔開度,隨后進行干旱處理,測定氣孔開度。預期結果是干旱處理前后,該植株氣孔開度不變。干旱處理組——將上述干旱處理的 ABA 缺失突變體植株分成兩組,在干旱條件下,一組進行 ABA 處理;另一組不進行 ABA 處理,作為對照組,一段時間后,分別測定兩組葉片的氣孔開度。預期結果:ABA 處理組氣孔開度減小,對照組氣孔開度不變。
【變式題】實驗表明:在干旱條件下(ABA)可以使植株氣孔開度減小,細胞分裂素(CTK)可以削弱ABA的作用,使葉片氣孔開度增大。設計實驗來驗證這一結論。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
【答案】取干旱處理、生長狀況相同的 ABA 缺失突變體植株分成三組,在干旱條件下,一組為ABA 缺失突變體,作為對照組;一組加入一定量ABA;另一組加入一定量CTK 和ABA,一段時間后,分別測量三組氣孔開度。預期結果:CTK 和ABA 組的葉片氣孔開度大于僅有ABA 組。
【分析】一讀:圈畫信息。CTK 可以削弱ABA 的作用。二想:ABA 可引起氣孔開度減小,CTK 可以削弱ABA 的作用,表明CTK 存在時,與只有ABA 存在時相比較,氣孔開度應增大,故需設置對照實驗。干旱條件下,一組為ABA 缺失突變體,一組加入一定量ABA,另一組加入一定量CTK 和ABA,測量三組實驗植株的氣孔開度。三串聯:根據上述分析寫出實驗思路。將ABA 缺失突變體分為三組,一組為只有ABA 缺失突變體作為對照組,一組加入一定量ABA,一組加入一定量CTK 和ABA,均作為實驗組,一段時間后,測量三組氣孔開度。預期結果為含CTK 和ABA 組的葉片氣孔開度大于僅有ABA 組,則說明CTK 可以削弱ABA 的作用。
【例2】(2019 年,全國卷Ⅱ,第29 題節(jié)選)某研究小組切取某種植物胚芽鞘的頂端,分成甲、乙兩組,按圖2 所示的方法用瓊脂塊收集生長素,再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切段的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胚芽鞘切段的彎曲程度(α 角),測得數據如表。據此回答問題。
圖2
(3)據表可知乙組中左、右兩側的瓊脂塊所引起的α 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所引起的α 角,原因是________。
【答案】(3)乙左右兩側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
【分析】本題是實驗信息題,涉及生長素作用、運輸方向等知識,考查學生實驗分析、知識掌握、深層次理解的能力,體現科學探究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讀:細讀題干,獲取關鍵信息“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切段的一側”。二想:胚芽鞘中的生長素在單側光照射下,發(fā)生橫向運輸(從向光側運輸到背光側)、極性運輸(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到形態(tài)學下端)。生長素具有兩重性,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濃度增大,促進效果增強。三串聯:分析圖2 中的甲,胚芽鞘頂端在單側光的照射下,生長素會橫向運輸,從向光側運輸到背光側,設空白瓊脂塊收集到極性運輸的生長素量是M。圖2 中的乙,由于放置了一個貫穿上下的云母片(阻擋生長素橫向運輸),雖進行單側光照射,但生長素從向光側到背光側的移動受阻,與圖2 甲中的胚芽鞘在相同時間內,最終下方的空白瓊脂塊(左、右兩塊)收集到生長素總量也是M,即理論上左、右兩塊瓊脂塊收集的生長素量各自是M/2。將圖2 甲、乙中的三塊含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切段的一側,表中體現圖2 中甲的彎曲程度最大,圖2 中乙的左、右兩塊含生長素的瓊脂塊的彎曲程度基本相同(濃度基本相同),可推測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隨著生長素濃度增大,圖2中甲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效果更好,彎曲程度大。
【變式題】切取某植物胚芽鞘頂端,分成甲、乙兩組(如圖3),按圖4 所示的方法用瓊脂塊收集生長素。
圖4
(1)如果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甲、乙中右側瓊脂塊分別置于同一個去頂胚芽鞘切段的左、右兩側,一段時間后,胚芽鞘_____(填“是”或“不是”)彎曲生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3 種不同濃度(設濃度分別為A、B、C,其中C 是最適濃度,3 種濃度均是促進效果)的生長素溶液,提前浸泡好瓊脂塊,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放置在去頂胚芽鞘切段的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胚芽鞘切段的彎曲程度(α 角),分別是αA、αB、αC,且αA<αB<αC,請回答:3 種濃度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 甲的生長素濃度大于乙中右側瓊脂塊的生長素濃度,兩側出現濃度差,濃度高的一側促進伸長效果好,兩側生長速率不同,表現為彎曲生長 (2)A
【分析】(1)一讀:審題,獲取關鍵信息“瓊脂塊分別置于同一個去頂胚芽鞘切段的左、右兩側”。二想:如果胚芽鞘彎曲,就需要其兩側濃度不相等,由于甲的生長素濃度是乙中右側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的2 倍,所以可判定兩側有濃度差。三串聯:甲的生長素濃度高于乙中右側瓊脂塊的生長素濃度,濃度高的生長素促進伸長作用大,所以胚芽鞘兩側生長效果不同,表現為彎曲生長。(2)一讀:圈出信息。C 是最適濃度,含有3 種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放置在去頂胚芽鞘切段的一側,αA<αB<αC。二想:彎曲程度與生長素濃度有關,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且C 是最適濃度,故A、B 濃度可同時在C 濃度的左側或右側,也可能在C 濃度的兩側,應出現4 種可能。三串聯:根據4 種分布的可能,可分析出如圖5 所示的結果,當A、B 濃度在同側時,A
圖5
上述2 道高考題及對應變式題考查的內容均是對教材的深層次挖掘,中規(guī)中矩,不偏不難,但表達準確卻不太容易?!耙蛔x、二想、三串聯”思維就像一塊敲門磚,詮釋了科學思維素養(yǎng),將它運用于動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中,也會起到較好的效果。規(guī)范答題是對科學思維、生命觀念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對學生的社會責任、多方位發(fā)展的培養(yǎng)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筆者認為,學生在考試中經常丟分的原因,可歸納為四個方面:(一)知識點掌握不準確,知識體系不完備,沒有將教材中的專業(yè)術語記住,答題時隨意發(fā)揮,甚至最基本的重要概念都不能作答,且答案落不到采分點上。(二)時間分配不合理,答題時出現“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的現象。也因此出現一些失誤,最終導致會的題沒得滿分,不會的題反而牽絆了精力,得不償失。(三)慣性思維嚴重,審題不認真。看到試題后,部分學生還沒看清題干,就立馬作答,甚至連選項沒讀完,就寫出了答案。以為自己能準確作答,但其實已經陷入命題者的“陷阱”當中,自己還沒有察覺,導致失分。(四)思想不堅定,反復修改答案。這體現了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對知識掌握不清。
在二輪復習備考中,教師要多注重總結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構建知識框架,多進行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使學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并要針對學生的失分原因,給出相關解決辦法,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識圖、分析、設計、獨立解題的能力。另外,對實驗的理解是否透徹,是考查學生解答能力、體現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指標?;诖斯P者提出三點建議,希望能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有所幫助。
學生在課上要緊跟教師的思想、思路、節(jié)奏,并利用課下及自習時間,通過翻閱教材、教輔資料等精心構建ATP 與細胞呼吸、細胞的生命歷程、DNA 的復制和表達、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等重難點的知識網絡,充分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同時達到熟記知識的效果。
經典試題能很好地囊括??嫉闹攸c知識,代表性強。俗話說“見多識廣”,只有廣博的眼界,厚重的知識量,才能更好地駕馭高考。制作經典試題集錦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知識量,使他們答題時有點可依、有據可循。經典試題可由教師選出,每天1~2 道,由學生謄寫在筆記本上,并標明正確答案,教師帶領學生,溫故知新,查缺補漏。
高考試題大都是學生沒見過的新試題,但這些試題有一個共性,就是都來自于平時練習過的類型題。雖然高考試題的題圖千變萬化、信息題內容廣泛,但只要學生熟悉教材,有扎實的知識基礎,同時運用好“一讀、二想、三串聯”思維,就一定能辨析命題意圖,使思路躍然紙上,順其自然地清晰解答。
“一讀、二想、三串聯”思維的優(yōu)越性在于能幫助學生短時間內迅速切入考點,寫準答案。通過“讀”,學生能體會題干表達的意圖;通過“想”,可鍛煉學生知識整合、遷移的能力,并會使學生的思維更縝密;通過“串聯”,可勾勒出每個問題的具體答案,將教材中的專業(yè)詞語準確地書寫在試卷上。師生用好此思維方法能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切實增強二輪復習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