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桂靜
秦皇島市小海燕評劇團
在中國傳統的戲劇當中,不同的人物形象的詮釋需要不同的行當,而青衣就是屬于旦行的一種。而且在不同的地域,青衣在表現風格方面還各具特點。一般來說,在北方由于穿著方面經常是有青色的褶皺出現,所以,人們會把這種旦角兒稱之為青衣,而在南方經常會稱之為正旦。青年的女性和中年的女性經常是青衣詮釋的對象。另外,在性格特點方面,這些女性一般比較端莊素雅,能夠代表傳統的女性的賢妻良母,堅真不屈的傳統形象。所以,為了詮釋這樣的角色形象,青衣一般在唱唸做打等方面都會有特殊的要求,在演員表演的過程中,要準確地把青衣的內心活動的價值觀等表現出來,要經過長期的訓練,特別是在唱功,念白以及形體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都要經過特殊的練習。所以,接下來的內容中,筆者將系統的從這幾個方面對青衣的表演藝術特點進行分析。
在演唱的過程中,唱功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唱功能夠達到一定的水準,才能夠從聲音上吸引觀眾,也能夠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不由自主的被聲音所吸引,所折服。特別是對于聲音細節(jié)的把握,在音調的變換,音調中情感的流露等方面要結合著角色的形象進行反復的練習,能夠把聲音本身和角色的特點如何。因此,只有關注這些細節(jié)才能在演唱的過程中,讓聲音的發(fā)出服從于角色,服從于劇情。所以在青衣演員表演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能夠為他們扎實的演唱基本功牢牢的吸引,并且在聆聽的過程中,通過觀察他們的眼神動作表情等來充分沉浸的劇情當中。所以,輕易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非常自然的流露出清脆嬌羞的聲音,在演唱的過程中婉轉的眼神動作都能一氣呵成,讓人拍手稱贊。而且特別考慮到角色的要求,在演唱中聲音的圓潤,轉換的靈活,都能給人帶來一種柔美的特點。這種唱法對演員具有較高的要求,需要演員能夠科學的調控氣息,并在不同的演唱階段通過氣息的變化控制聲音的變化,使演員可以在高低輕重四個音域中靈活轉換,不留痕跡。所以,很多非常著名的青衣演員都非常注重演唱的訓練,每天堅持練習才能讓自己的唱功符合青衣的要求。不過,老一輩的藝術家相比,現在很多的演員在唱功的訓練方面表現得比較松懈,所以,也使得他們的唱功在臺上嚴重影響了表演的藝術效果,甚至出現一部分演員利用觀眾對演唱知識的缺乏,單純的通過拉長聲擴大音域的方式將聲音提至最高,在成功吸引觀眾目光的同時,也喪失了戲曲演繹的內在美感和藝術效果。所以這樣的表演不能稱之為創(chuàng)新,而是一種急功近利偷奸?;谋憩F。青衣演員還是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堅持進行唱功的鍛煉,才能讓中國傳統的戲劇,藝術得到最大的保護和傳承。
要想把角色詮釋的生動形象,神態(tài)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眼神,往往能夠包含非常豐富的信息,所以在觀看青衣演員表演的時候,眼神是我們關注的焦點。青衣在表演過程中,神態(tài)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青衣受到角色性格限制,動作幅度偏小,因此,角色的內心情感傳達主要還是通過微小的動作和神態(tài)來完成,并且在各種神態(tài)中,眼神是核心,正所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觀眾在觀看表演的時候,大多也非常關注演員的眼睛。戲曲演員在表演時,要求眼睛要炯炯有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演員認為,把眼睛瞪大就是炯炯有神,但實際上瞪大眼睛不會起到這樣的效果,只會讓人感到兩眼無神。眼神明亮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不會刻意地瞪大,瞇小眼睛,而是讓眼神為自己的情緒和思想而服務,是指顧盼生輝炯炯有神。因此,從神態(tài)方面來看,眼神是其中的核心,那么,在詮釋人物形象的時候,更是要把人物當時的那種憤怒,哀怨,思念等情緒,從眼神當中表現出來。在多年的發(fā)展中情誼的表演藝術在生態(tài)方面積累了很多的經驗,特別是在對視,側視,正視等表演的過程中,配合著身體上形體的變化更是讓人能夠捕捉到這些關鍵,吸引觀眾的注意。
青衣表現的人物形象端莊素雅,具備高尚的品格,所以,青衣在形體方面要頭正身體正,每一個動作都要有端莊的穩(wěn)重的特點。所以,在表演中強調,頭要穩(wěn),身體也要穩(wěn),不能隨意亂晃,但是根據劇情的需要,頭的晃動也是不可避免的,當然,這里的晃動也要有最佳的角色詮釋才行。例如:在《醉》這一戲曲中,當演員聽到“皇上不來了”一句臺詞時,頓時應該表現出一種失望和嫉妒之情,但是又受到自身“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高貴身份和心理活動限制,最多只能以“且自由他”表現生氣的情緒,而當念到“他”這個字時,為了表現自己的憤怒,演員可以把頭向右進行轉動,同時配合甩袖的側身動作,從而讓人物的內心情感表現得更加充分。所以,這樣一種表現方式,通過藝術展現的淋漓盡致,讓戲曲藝術在表現人物的情緒方面別具一格。當然,在大多數時候演員都要保持頭正真正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表現出青衣所塑造人物形象的穩(wěn)重。所以,這些表演雖然是經過精心的設計,實際上也是通過練習逐漸達到了自然和諧的境界。
在戲曲文化當中,青衣是一個重要的組成,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青衣的表演藝術活動,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之上進行適當的創(chuàng)新,要讓青衣的表演也具有現代的特點,更能吸引到不同年齡的觀眾的喜愛,并且讓更多的戲曲愛好者能夠傳承中國傳統的戲劇藝術,讓中國經典的藝術形式得到繁榮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