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1919年5月,中國在巴黎和會失利以及北京已經爆發(fā)五四運動的消息通過四川駐北京的通信員王光祈的專電發(fā)回四川,當四川人民通過《國民公報》和《川報》得知這一系列的消息后紛紛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行為。5月25日成都學界以及各工黨舉行集會并其共同組建了“四川學界外交后援會”(后改名為“四川學生聯(lián)合會”同時加入到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積極響應社會各界的愛國壯舉,通過學界特殊的社會身份,積極宣傳反帝愛國思想和反封建的新文化思想,極大地促進了四川百姓思想覺醒,喚起了國民的愛國熱情。
四川學人在五四運動中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先于普通民眾得知外界五四運動的發(fā)展情況,同時又積極的組織學生創(chuàng)辦先進的社團組織,聯(lián)合工商界舉行“罷課、罷工、罷市”的斗爭,積極向民眾宣傳“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愛國思想,促使四川省督軍熊克武也積極順應民意反對損害國家主權利益的行為,并向北京政府發(fā)電稱:“凡屬敵人在我國內之租借地及一切債權特權,應由我國直接收回?!盵1]要求北京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在得到四川上層的肯定后,四川的愛國運動發(fā)展進一步加快,其影響也逐漸向縱深發(fā)展,由愛國運動發(fā)展為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為四川地區(qū)灌輸了大量的新思想,使得四川地區(qū)能夠與世界潮流相結合,為馬克思主義在四川的傳播和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輿論基礎和社會基礎。
四川是一個飽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的地區(qū)。在帝國主義將侵略的勢力開始逐漸深入中國內陸地區(qū)時,四川因其自身具有黃金水道之便利的獨特地理位置成為了列強利益集團相互爭奪的對象。帝國主義要求中國在沿江、沿河范圍內開設商埠,并依靠其享有的“內河航行權”縱容他們的炮艦在內河長江上耀武揚威,以達到他們掠奪中國資源以及傾銷商品目的。不及如此,日本還在重慶建立租界區(qū),使重慶成為他們掠奪中國的重要據(jù)點。同時,帝國主義的公司通過四川的買辦在這里大肆掠奪原料,傾銷商品,對四川地區(qū)的民族工業(yè)以及傳統(tǒng)手工業(yè)和農業(yè)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四川百姓在面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同時還要應對封建主義的不斷壓迫,“只占全省人口百分之六左右的地主,占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2],農民需要承擔巨大的地租壓力,并且在辛亥革命爆發(fā)之后,四川地區(qū)便陷入了無休止的軍閥混戰(zhàn)的境地,直到在1935年蔣介石的勢力范圍完全掌握四川,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四川地區(qū)各個軍閥之間的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多達四百多起。哪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在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四川人民便不斷進行抗爭,而五四運動消息的到來更是給這個原本便極具反抗斗爭精神的四川人民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四川百姓自保路運動以來,便積極參與革命運動,早在五四運動爆發(fā)以前,四川學人便積極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自1915年新文化運動以來,四川學人在諸多進步刊物的影響下,其思想覺悟不斷提高,紛紛組織各種宣傳活動,向民眾傳遞國家形勢,喚醒民眾對國家命運的關注。1918年四川學生便自發(fā)成立了“四川學生救國會”并發(fā)表了具有鮮明政治色彩的《救國警告書》呼吁民眾“莽莽神州,濟濟多士。大廈將傾,儔為干棟。悠悠國魂,飄搖靡止。誰其招之,青年學士。青年學士,無黨無偏。拼將熱血,主張國權。拼將毅力,挽回國權。青年青年,其共勉旃。國家于汝,有厚望焉?!毖獨夥絼偟膶W生們通過《救國警告書》向四川的百姓展示了其熱切的愛國情懷和救國的決心。這也為之后五四運動的消息傳入四川后,四川各地能夠積極快速的作出反應奠定了基礎。
五四運動爆發(fā)時,在北京的王光祈通過電報向四川發(fā)回了運動的進展情況,“用他那支挾有感情的筆,簡單明了地寫出這一運動的來龍去脈,告訴讀者,應該如何支援這一運動,以及這一運動將會產生如何的后果。”[3]四川的學人、民眾通過《川報》《國民公報》獲悉北京學生的愛國壯舉,由于之前的報道過于簡略,在當時并未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當王光祈將五四運動的詳情再次發(fā)回四川后,李劼人以極具刺激性的標題以及包含愛國熱情的長篇按語連同王光祈發(fā)回的通訊一同刊登在了17日的《川報》上。5月17日的早上,當成都高師的學生在食堂獲悉五四運動的詳細消息后,“食堂變成了會場,一致通過拍發(fā)通電,聲援北京學生愛國運動”[4]。隨后學生們便開始走上街頭進行游行示威,高喊“反對二十一條”“誓雪國恥”等愛國口號,學生們慷慨激昂的演講打動了四川人民的心。5月22日成都高師的學生便聯(lián)名向北京發(fā)出電文“北京俆菊人、錢干臣先生暨各報館鑒:青島賣,中國亡;曹章死,天下生。請及時力爭國權,釋放學生,慰留辭職各校長,殺國賊以謝天下,大事可為。若必倒行逆施,則恐予汝偕亡。冒死陳言,敢請。成都高等師范全體學生叩?!闭埱蟊本┯嘘P方面能夠釋放被捕學生,嚴懲賣國賊,希望能夠挽留在在這次運動中因維護學生運動抵抗上層施壓而請辭的各校校長。學生們發(fā)自肺腑的請求振奮了四川各界人士,工人階級以及商人也紛紛加入這場聲勢浩大的愛國運動中。為了更有效的發(fā)揮學生運動的力量,5月25日由成都高師以及學界其他人士發(fā)起成立了“四川學界外交后援會”,作為統(tǒng)一領導學生運動的組織。
四川青年學生在這次運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成立了眾多的學生進步組織,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當時在成都的學生愛國組織一度發(fā)展到八百多個,全省七十個縣都有學生進步組織。正是這群斗志昂揚的青年學子扛起了國家責任,他們將五四運動以及先進的思想傳播到四川各地,讓更多的百姓了解國家目前所面臨的重重困境,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
五四運動也是一場延續(xù)了新文化運動的思想運動,有力的推動了新文化運動向根深層次的發(fā)展。李劼人先生在回憶四川地區(qū)的五四運動時就曾提到過四川在文化層面最為積極響應五四運動。自新文化運動以來,四川境內的學人便紛紛發(fā)文支持新文化思潮在四川的傳播,這也為五四運動在四川的快速響應傳播奠定的思想基礎。
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四川的知名學者吳虞先后在《新青年》連續(xù)六期發(fā)表有關批判孔子的文章,其中包括《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jù)論》一文,他在這篇文章中批判了根深蒂固的封建宗法社會,同時他還在閱讀了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后發(fā)表《吃人與禮教》一文,來抨擊封建社會傳統(tǒng)禮教思想,他也因此被譽為“四川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不僅如此,四川的學生還通過銷售進步報刊、書籍的“華陽書報流通處”①以及通過其他渠道獲得了更多的有關“民主”、“科學”的新思想,這些新思想的傳入使四川學子為之振奮。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四川學人在五四運動時期,由其切身體驗出發(fā),對傳統(tǒng)的思想桎梏已經充滿了抗爭精神,他們迫切需要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由于吳虞在新文化運動時期發(fā)表了多篇言語犀利、影響巨大的文章,運用中國古典文獻資料對傳統(tǒng)封建禮教進行深入的批判。吳虞的做法遭到了當時四川頑固勢力的排斥,被他們趕出了四川,但是離開四川的吳虞并沒有因此而喪失斗志,反而更加積極的與封建頑固勢力展開斗爭,他所參與的《星期日》《威克烈》等進步報刊通過華陽書報流通處向全國各地發(fā)售,“從各校學生著手,為文化輸入?,F(xiàn)學生頗有覺悟者,各于校中組織書報社,購置新書雜志……今年上學期終了,風氣必當更進化也?!盵5]由此可見,吳虞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已經成為引領四川新思潮的旗手,他的文章以及他所宣揚的反對封建禮教的思想已經在青年學子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與吳虞同時期的杰出學者還有蔡大愚先生。蔡大愚,字冰吾,回族,是“民主革命時期的一位以教育救國、以民主革命、以振興回族為己任的先進知識分子,是當時著名的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6]。早年留學日本,并加入同盟會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曾積極投身于我國革命事業(yè),為促進民族革命、教育普及等活動。五四時期,蔡大愚先生已經從甘肅返成都后并沒有因為在甘肅護法運動的失敗而萎靡不振,回到四川后蔡大愚先生繼續(xù)積極投身革命運動,在五四運動之前先生便開始仿照上海的學生救國團著手改組四川的學生救國團。這也為蔡大愚先生在五四運動時期領導四川革命運動奠定了組織基礎。五四運動時期,蔡大愚先生在成都積極組織四川各界人士投身愛國運動之中。在5月28日召開的國民大會籌備會中,蔡大愚慷慨陳詞:“兄弟的主張,第一是抵制日貨;第二是國民大會,一致進行,非外交得勝不止;第三要求政府懲辦國賊”[7]。蔡大愚先生主張得到了四川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在其他地區(qū)的反帝運動的抵制日貨行動逐漸進入低潮的時候,四川反帝運動的抵制日貨運動依舊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且抵制日貨運動持續(xù)了三年之久才漸漸地趨于平靜。
同時四川學人還通過聯(lián)合新聞界創(chuàng)辦進步刊物宣傳五四新思想。五四運動興起前后,四川的進步期刊也隨之不斷創(chuàng)辦,其按照創(chuàng)辦群體主要分為以下幾類即,由進步學生創(chuàng)辦;由政黨人士創(chuàng)辦。其中,由進步學生創(chuàng)辦的進步期刊在四川進行的宣傳活動最為積極活躍,它們是由四川境內學生以及四川籍留學生積極組織創(chuàng)辦的,其中對四川影響較大期刊主要有《四川學生潮》《川東學生潮》《四川教育新潮》《星期日》《威克烈》等刊物,這些進步學生希望通過這些進步期刊積極向學生們傳播新文化新思想,反對封建禮教,提倡男女平等以及揭露軍閥統(tǒng)治的腐朽黑暗等內容,希望能夠以此喚醒當時的青年學生,再讓學生去喚醒社會中的人們。巴金先生在其回憶中曾經提到:“五四運動像一聲春雷把我從睡夢中驚醒了。我睜開了眼睛,開始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盵8]進步學生創(chuàng)辦的進步期刊通過學生的視野及角度向同齡人宣傳進步思想,相較于其他群體創(chuàng)辦的進步有著極大情感優(yōu)勢,這也為新思想在學生內部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其次由政黨人士創(chuàng)辦的進步期刊則因其政黨思想的差異而宣傳重點有所差別,但總體而言以宣傳民主思想為共性,在社會中以星星之火之勢掀起了層層波濤。四川第一份宣傳無產階級思想的成都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機關報《人聲》于1922年2月創(chuàng)刊,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與無產階級專政等思想。國民黨人士創(chuàng)辦的《戊午日報》(原為《戊午》雜志)以針砭時弊為宗旨。五四運動前后四川地區(qū)的進步期刊不斷雖刊印時間或長或短,但是正是由于這些進步期刊的不斷興起才使得四川地區(qū)的新思想的傳播與討論能夠持久的進行下去。
五四運動時期的四川學人通過自身的所長積極的向社會民眾宣傳進步思想,展開文化論戰(zhàn)等活動,思想就是在相互的碰撞中不斷豐富和傳播,使四川將五四運動發(fā)展不斷深入下去。
四川學人在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時期積極推動民主與科學等新文化新思潮在四川的深入發(fā)展。四川學人在五四運動初期涌現(xiàn)出吳虞、蔡大愚、李劼人等眾多的反對封建禮教宣揚民主科學思想的知識分子,他們通過自身不斷地努力為四川的學子以及普通民眾帶來了新的思想理念,為五四運動之后開啟民智,喚醒民眾愛國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奠定了思想基礎。同時也為四川地區(qū)的共產主義事業(yè)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并且在五四運動時期也吸收了大量的工人階級加入到革命運動當中來,為共產黨的無產階級斗爭奠定了組織基礎。
四川五四運動的影響還表現(xiàn)在思想文化領域對四川的教育以及婦女解放等方面。四川青年學生通過五四運動重新獲得對外界的認知,“我們是五四運動的產兒,是被五四運動的年輕英雄們所喚醒、所教育的一代人。他們的英雄事跡撥開了我們緊閉的眼睛,讓我們看見了新的天地??梢哉f,他們挽救了我們。”[8]青年學生在五四運動振聾發(fā)聵的雷聲中不斷掀起支援北京學生運動的愛國高潮。同時四川的婦女解放斗爭也在民主、自由的號召下逐步開展。四川本因受到傳統(tǒng)封建思想影響根深蒂固,為爭取到婦女的自由解放,四川的學生率先開始追求女性的解放,他們創(chuàng)辦期刊宣傳男女平等觀念,其最為直接的表現(xiàn)便是四川女子爭取到的剪發(fā)自由、男女合校、自由戀愛等等。經過激烈的斗爭,學生們所倡導的男女平等,婦女解放才部分的被社會所接受。
所有的新生事物都必須經歷一個有弱小到強大的過程,五四運動在四川能夠開風氣之先,是四川學人的不斷堅持與努力,將這個原本因國家外交失敗引發(fā)的愛國運動逐漸發(fā)展成為宣傳新思想,傳播革命理論基礎,團結革命力量的持久運動。四川學人在五四運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新文化運動在四川的進一步深入的發(fā)展,他們?yōu)樗拇ǖ貐^(qū)的民眾深刻的宣揚了馬克思主義精神,有力的打擊了封建主義、帝國主義以及軍閥的勢力,促進了四川地區(qū)的思想解放。
注釋:
①“華陽書報流通處”原名“華洋書報流通處”,1902年由傅崇矩創(chuàng)辦,后交給陳岳安管理,更名為“華陽書報流通處”,因銷售進步報紙、刊物和書籍,在成都有很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