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報紙編輯其實就像是對稿件進行“加工烹調”的廚師,而具體的編輯經驗則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1.位序經驗,主要指的是信息與位序之間的排列組合,其中也包含著相當一定程度的政治智慧。簡單來說,“位序經驗”就是通過優(yōu)化新聞信息之間的前后順序來明確其聯(lián)系并提高整體報道影響力的工作方法,這兩種要素在報紙版面上的優(yōu)化整合便組成了報紙進行新聞報道的語境,而編輯對于位序經驗的運用其實也能夠體現(xiàn)出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及專業(yè)素質。2.求真經驗。對新聞稿件的真實性進行監(jiān)督把控是報紙編輯人員非常重要的工作職責,要確保自己經手的每一篇稿子都能夠反映出新聞事件的客觀事實并且沒有經過任何杜撰加工。這需要編輯人員具備相應的審稿能力和對于報道對象的了解程度,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在完成常規(guī)工作之余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3.敘事經驗。從本質上來說,新聞稿件應當是一種兼具敘事和紀實屬性的文本材料,因此敘事經驗也是傳統(tǒng)報紙編輯必須遵循的工作原則。具體來說,要掌握如何在稿件中打開敘事視角的技巧,之后還需要找準能夠反映事件本質的視角,以增強稿件的代入感。在強調稿件敘事性之余,編輯還需要注意不能在其中注入過多的個人色彩,以免影響到新聞稿件的立場。
具體來說,新媒體主要指的是以互聯(lián)網、社交網絡為基礎,以微博、微信以及各種短視頻APP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平臺。這類平臺所依仗的信息聚合傳播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最大化的傳播效果。其實新媒體的新聞編輯會有自媒體以及公共媒體之分,本文主要從公共媒體著手對其編輯經驗進行了匯總整理:1.信息瀑布流經驗,這是與前文中提到的“位序經驗”相互對應存在的,具體主要指的是通過各主體間的復雜網絡關系來完成資訊傳播的工作模式。需要強調的是,相關信息資訊的不斷更新其實也在改變著各主體間的聯(lián)系,因此編輯人員所面對的工作形勢同樣在不斷變化?;谝陨犀F(xiàn)狀,編輯人員要想高效率地完成相關工作,只能想方設法地找準信息資訊在各個傳播環(huán)節(jié)的價值。2.轉發(fā)和互動經驗。新媒體時代,公眾與媒體平臺的交互性成為了一大亮點,因此編輯人員也需要通過相應版塊的設置來做好與受眾的互動。轉發(fā)是其中最簡單的互動形式,在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記者”的時代,簡單的轉發(fā)是提高報道影響力的主要手段。作為公共媒體平臺中網絡媒體模塊的新聞編輯,要盡可能提高這方面互動的溫度,之后還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敏感性與判斷力,這是把控好相關細節(jié)問題的關鍵。
新媒體平臺中,位序、位列以及方向等概念的重要性其實都得到了強化,即便是在微信號推送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到以上概念的影子。這就是過去工作模式中位序經驗延伸的直接體現(xiàn)。值得一提的是,雖說位序經驗得到了傳承,但它也被賦予了一系列新內涵。簡單來說,就是過去工作模式下對相關要素的位序安排是恒定的,而新媒體時代下即便是預先設定好的安排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被“打亂”。這種帶有流動性特征的位向需要編輯人員打破過去的工作思路,既要關注信息位序安排,又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完成相關新聞資訊的重點推薦。
真實性是新聞報道傳播的核心生命力。過去,媒體與受眾、編輯與媒體、媒體與社會公眾之間的聯(lián)系都是在通過原創(chuàng)基本信任維持,而進入新媒體時代,原有的平衡則被打破了。首先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對稿件進行審核時要根據(jù)來源的不同制定系統(tǒng)化的工作方案,以強化媒體平臺的公共信用。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礎上,還應當做好文本創(chuàng)新,即從受眾的需求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文字編排及展示方式,強化新聞稿件的文化內涵,提高報道工作的影響力。此外,還需要提高對報道時效性問題的關注度,這也是創(chuàng)新工作格局的關鍵舉措。
傳統(tǒng)媒體工作模式下積累的編輯經驗并不是一無是處,進入新媒體時代,我們要做好相關編輯經驗的傳承積累,從而提高工作質量。在積累之余,還要通過適當?shù)拇胧崿F(xiàn)兩者的深度融合,進而營造出全新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