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住院時間;護理干預;圍手術期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73-01
作為急腹癥之一,急性闌尾炎在我國臨床上具有高發(fā)病率,可引起轉移性右下腹痛等癥狀,部分伴嗜中性粒細胞細胞以及白細胞水平增高的癥狀。本病的患病群體以青壯年為主,若治療不及時,將會導致嚴重后果。目前,臨床醫(yī)師可采取手術療法來對急性闌尾炎病患進行治療,但術后并發(fā)癥比較多,比如:穿孔和高熱等。為此,筆者旨在分析護理干預用于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中的價值,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7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接診的急性闌尾炎手術病患80例,根據隨機數表法原理均分2組。研究組女17例,男23例,年齡19-65歲,平均(31.58±4.67)歲。對照組女18例,男22例,年齡19-64歲,平均(32.73±4.58)歲。患者病歷信息完整,對研究知情。2組性別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組都進行常規(guī)護理:手術準備、體征監(jiān)護和用藥指導等,研究組加用護理干預:(1)術前。強化護患溝通力度,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和主治醫(yī)師,消除患者的恐懼與擔憂心理。利用激勵性的語言關心患者,予以患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同時鼓勵患者說出心中的想法,指導患者采取聽音樂或者交談等方式減輕心理壓力。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囑絕對臥床休息,按時測量血壓、脈搏和體溫等指標,若患者脈搏超過100次/min,體溫超過38.5℃,腹痛加重,存在里急后重現象,立即告知相關醫(yī)師,同時予以患者對癥治療。將手術治療的方法、流程和作用等詳細告知患者,并向患者介紹手術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自信心。(2)術后。指導患者取最適的體位,避免分泌物被誤吸到肺部當中。對于清醒者,指導取平臥位,并將枕頭撤去,將頭部稍微向后仰,確保頸部伸直。血壓穩(wěn)定后,調整為半臥位。嚴密觀察患者呼吸、瞳孔、體溫和神志等變化,準確記錄尿量。術后1d,指導患者進食適量的流食,囑患者進食甜食和牛奶。注意觀察切口情況,確保切口部位皮膚清潔與干燥。對于留置腹腔引流管者,需確保管道的通暢。
1.3評價指標
記錄2組住院時間,統(tǒng)計并發(fā)癥發(fā)生例數。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選用SPSS 20.0軟件,t檢驗計量資料(x±s)、X2檢驗計數資料[n(%)]。P<0.05差異顯著。
2.1住院時間分析
研究組住院時間(5.09±0.47)d,對照組(8.76±1.42)d。研究組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t=5.8413,P<0.05。
2.2并發(fā)癥分析
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5%,比對照組17.5%低,P<0.05。如表1。
臨床上,急性闌尾炎為急腹癥之一,在任何年齡段都可發(fā)生,但青壯年是本病的一個高發(fā)群體。有報道稱,急性闌尾炎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都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比如:闞尾動脈血運障礙以及闌尾壁反射性痙攣等。通過手術治療,能夠有效抑制急性闌尾炎的進展,并且,闌尾炎手術還具有耗時短和操作簡便等特點,但該術式也是一種創(chuàng)傷性的操作,能夠引起諸多的并發(fā)癥,比如:出血和腹腔膿腫等,不利于患者術后病情的恢復。
護理干預為新型的護理方式之一,核心理念在于以人為本,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從多方面出發(fā)對其施以細致化的護理,以有效減輕其痛苦,改善心理狀態(tài),促進術后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此研究中,研究組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運用護理干預法對手術治療的急性闌尾炎病患進行護理,可有效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且有助于縮短住院時間,建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