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梅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許多教師盡管花費了的大量時間對小學生進行作文指導,但是取得的效果卻不十分明顯。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鼓勵學生課外閱讀,能夠促進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本文將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探討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夠為相關(guān)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小學;作文教學;重要性
小學作文教學是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的過程,是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但是,受到小學生語文知識儲備和寫作興趣方面的影響,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引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將有助于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生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生寫作興趣不足
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都存在共同的困擾,盡管自己在努力豐富作文教學手段,對學生作文進行耐心指導,但是,許多小學生依然對習作缺乏興趣,有的學生甚至對作文教學產(chǎn)生恐懼感。據(jù)有關(guān)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小學生中喜歡習作的人數(shù)不足27%。小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主要原因在于不知道作文應該寫什么,應該怎樣寫。
(二)小學生作文內(nèi)容空洞
從小學生習作情況開看,作文雷同情況比較嚴重,內(nèi)容干癟空洞,例如:只要作文中需要對天氣進行描寫,就總會“陽光明媚”或“陰云密布”,語言方面缺乏個性,內(nèi)容方面同質(zhì)化明顯,這也集中暴露了小學生素材積累方面的短板。
(三)小學生作文枯燥乏味
許多小學生的作文呈現(xiàn)出模式化的特點,小學生習作以記敘文為主,需要在寫人敘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才能讓作文更加生動。但是,許多小學生作文枯燥乏味,語言和文字中缺乏情感的融入。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對身邊的事物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然而,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文章通常只能起到范例作用,單純依賴于無法滿足小學生學習需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根據(jù)教材的創(chuàng)編理念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夠讓學生開闊視野,滿足小學生好奇心,從而提高小學生習作興趣。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第一單元寫作教學中,要求學生結(jié)合自己生活經(jīng)驗寫“我的心愛之物”。本單元收錄了《桂花雨》、《珍珠鳥》等文章,這些文章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能夠為小學生習作提供參考。但是,要讓小學生寫出令人滿意的具有個性化的文章,還需要通過課外閱讀拓寬小學生寫作思路,引導小學生圍繞“我的心愛之物”展開想象,進一步開闊學生視野。
教師結(jié)合教材中課文內(nèi)容和習作要求,向?qū)W生推薦了《小學生寫物作文》圖書,本書中提供了大量優(yōu)秀的寫作范文,其中包括《植物王國》、《動物寫真》、《蒲公英》等文章,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這些課外文章對課堂所學語文知識進行拓展和遷移,在剖析課外閱讀材料中,拓寬習作思路,增加自己的創(chuàng)意。讓小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領(lǐng)悟到“我的心愛之物”習作中可以些什么,需要怎樣寫,從而消減小學生對作文的消極情緒,培養(yǎng)小學生習作興趣。
(二)有助于增加寫作素材積累
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雖然具備較強的代表性,但是畢竟涉及內(nèi)容十分有限。同時,每個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存在差異,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深度也個不相同,因此,需要課外閱讀資料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有效補充。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小學生成長規(guī)律向小學生推薦課外資料和文章范圍,讓小學生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會對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文章自主揣摩和探索,在增加自身閱歷的同時,豐富寫作素材。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第一單元習作教學中,教師向?qū)W生推薦了《小鬧鐘》《我的文具盒》《聰明的螞蟻》《喇叭花》等與寫物相關(guān)的文章,學生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文章進行選擇。
通過課外閱讀,不但能夠彌補語文教材在廣度方面的不足,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在自己未知領(lǐng)域中主動探索,還能讓學生將作者觀察事物的視角與自身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對自己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事物具有更加豐富的認知,從而幫助小學生增加寫作素材積累,讓小學生在習作中有話可說,情感也更加飽滿。
(三)有助于豐富學生寫作技巧
優(yōu)秀的習作作品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內(nèi)容,還要具備一定的寫作技巧。在進行小學語文課文教學中,教師會引導學生對課文加以分析,讓學生領(lǐng)悟其中的寫作技巧。
例如:在《珍珠鳥》文章中,作者對珍珠鳥的描寫時,先寫了“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接著在描述珍珠鳥身體,“它好肥……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作者采用的是由部分到整體的描寫順序。
通過開展課外閱讀,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教材內(nèi)課文分析時,可以適當融入課外閱讀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將作文教學與閱讀分析加以整合,通過不同文章的對比和類比,增進小學生的感悟,豐富小學生寫作技巧方面的知識。
比如:教師將《喇叭花》課外閱讀文章中對喇叭花的描寫與課文中的描寫進行對比,《喇叭花》中采用了由整體到部分的描寫順序,作者先寫了“喇叭花的顏色很多,有紫色,有黃色,有白色……”,然后寫喇叭花的藤條和新葉。
通過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閱讀結(jié)合,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寫作技巧,讓自己的習作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對事物的描寫更富有條理,
三、結(jié)束語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積極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僅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習作興趣,還有助于增加小學生素材積累,豐富學生作文情感和寫作技巧,從而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孫翠平.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
[2]吳鳳利.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華少年,2017.
[3]孫建琴.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祖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