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瑤
【摘 要】《青鳥》是比利時戲劇家梅特林克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戲劇中,梅特林克將他對幸福的理解以獨特的方式巧妙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在他看來,幸福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是非功利性的,包含他對人性和社會的美好期望。但由于大多數(shù)人并不能理解幸福的真諦,因此追尋幸福之路尤為漫長而艱辛。
【關(guān)鍵詞】梅特林克;《青鳥》;幸福觀
中圖分類號:J80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0-0047-02
《青鳥》是比利時戲劇家梅特林克的代表作之一。該劇本于1908年出版后,當年便于莫斯科演出就獲得成功,是梅特林克作品中最受歡迎、上演次數(shù)最多的劇作。這部劇共分為六幕,采用童話的方式展現(xiàn)出深刻的哲理與豐富的寓意,深入淺出地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追尋幸福的故事。不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總能在觀看這部作品時找到其獨特的閃光點。
整部劇作以樵夫家的兩個孩子蒂蒂爾與米蒂爾——尋找象征幸福的青鳥為線索展開。在這里,青鳥所代表的幸福是復(fù)雜的、多方面的,批評家福勞倫斯·曼德勒評價梅特林克的作品時說:“你幾乎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或者至少找到兩層意思,一層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表面意思,在這層意思底下,又有更深的、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挖掘到的意義?!盵1]而追尋青鳥的路也是蜿蜒曲折的,側(cè)面展現(xiàn)出梅特林克對幸福含義的多重思考與幸福難以追尋的觀點,這些觀點也給現(xiàn)代人以深刻的啟示。
一、青鳥所象征的幸福的多重含義
對于《青鳥》這部劇作,從諸多專家學者對《青鳥》的象征性解讀言論中看,“青鳥”在基本要義上象征“幸?!笔呛翢o疑問的。這樣的理解固然沒有本質(zhì)上的問題,但劇中所指的“幸?!庇兄S厚的內(nèi)涵,這些幸福應(yīng)與傳統(tǒng)意義中的物質(zhì)幸福區(qū)分開來。
在《青鳥》的第一幕中,仙女貝里呂娜要求蒂蒂爾與米蒂爾去幫她的孫女尋找青鳥治病,但這里的青鳥不僅僅指代健康,更是一種縹緲含糊的東西。無論是劇中的孩子還是劇外的觀眾,在這里僅僅知道青鳥代表一種使人感到美好的事物,找到青鳥便是找到幸福。自第二幕的開始乃至劇中,與其說是追尋青鳥,不如說是作者在向觀眾展示他的幸福觀,幫助觀眾理解他心中幸福的真諦。
在尋找的第一站“思念之土”中,兩個孩子見到了已經(jīng)去世的親人,并找到了第一只青鳥。爺爺對他們說:“活著的人想念我們,把我們喚醒……常常醒過來也很快活?!盵2]這只生活在兩個孩子故去家人身邊的青鳥,便是指以思念為代表的美好情感,是精神上的幸福。通過思念,無論是逝者還是生者都可以感到快樂,這種情感可以穿破一切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消解分離與死亡帶給人的悲痛,令人得到心靈上的寬慰。然而生者終究不能活在死者的國土上,就如同人不能一味沉溺于對過去的緬懷,思念這類美好的情感屬于幸福的一部分,卻不能被當作幸福本身。因此在蒂蒂爾與米蒂爾最后離開思念之土后,他們抓到的鳥兒便變成了黑色并死去了。
在旅程尚未開始時,兩個孩子的小伙伴之一的貓就說過:“如果人找到了青鳥,就會知道一切,看到一切,我們就會完全受人的支配了。”[3]而孩子們?nèi)ヒ怪畬m和森林中尋找的青鳥,便是“秘密”的化身。這里的秘密指的是自然萬物的奧秘,是人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鑰匙。當人類消除了一切未解之謎后,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成為人謀利的工具,這對于人類來說可以算是一條通向幸福的捷徑,但這條捷徑的盡頭必然會有自然破壞帶來的不幸。梅特林克對這一幸福表述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認可人探索奧秘而獲得的幸福感,另一方面也將這一幸福列為自然生靈的痛苦。
梅特林克對于幸福也有自己獨特的區(qū)分標準。在他看來,通過物質(zhì)欲望和膚淺的快樂所得到的幸福是丑陋的、虛假的,甚至不應(yīng)該算作是一種幸福。在幸福之園中,通過鉆石之光的照耀,各種各樣的肥胖的膚淺幸福原形畢露,四散奔逃,孩子們看到了他們真實而丑陋的靈魂。這和“宛如玫瑰之乍醒,水波之微笑,黎明的蒼穹,琥珀般的露珠”[4]的非功利色彩的幸福有著天壤之別。在梅特林克看來,只有諸如兒童、母愛,甚至觀星、日照、新鮮空氣等平凡的幸福才能帶給人真正快樂,才是有價值的,也唯有這些不流于世俗的幸福才能給孩子們青鳥的線索。
青色在梅特林克這部戲劇中有獨特的意義,除了象征幸福的青鳥是青色之外,作者還安排了一個完全由青色組成的世界:未來王國。這里擠滿還未出世的孩子,他們“一定得帶樣東西到地球上去”[5]。這些東西固然有一小部分是疾病、罪惡之類不幸的東西,但更多的是發(fā)達的科技、智慧的思維、井然的秩序。梅特林克將自己對未來社會的美好期望都寄托給了這里未出生的孩子們,他認為即使人類走過再多彎路,即使未來也會有所缺陷,但明天總會比今天更好。建設(shè)幸福的未來是一個過程,嚴格的“時間”不會讓幸福過早降生,也不會讓應(yīng)有的幸福缺席,可以說這片青色的國土是蒂蒂爾和米蒂爾在旅程中見到的最接近幸福本質(zhì)的東西。但他們在未來之國找到的青鳥隨后變成了紅色,說明只期望美好的未來也不是幸福的全部意義所在。最終,孩子們在回家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青鳥一直就在自己身邊,作者心中的幸福就是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快樂,這才是幸福的本質(zhì)。雖然戲劇以青鳥飛走而結(jié)束,但找到了青鳥的孩子們總會再次發(fā)現(xiàn)幸福的真諦。
幸福對梅特林克而言是復(fù)雜又簡單的東西,它既內(nèi)涵豐富,難以捉摸,又藏于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及。國內(nèi)知名學者鄭克魯就曾論述道:“青鳥包含著幾層象征意義,它是獨一無二的人類幸福的體現(xiàn)者。”[6]它是健康,是思念,是探尋奧秘的快樂,是對未來的向往,是抽象的、模糊的、是一切能給人以美好的概念的總和。
二、追尋幸福之路是艱難的
尋找青鳥的旅途是一場場充滿情趣的戲劇沖突的串聯(lián),“青鳥”豐富的寓意在這一次次的沖突中得以彰顯。蒂蒂爾和米蒂爾尋找青鳥的過程可以稱得上艱難曲折、驚心動魄。這種艱難一部分是由兄妹二人自身性格和能力的缺陷等內(nèi)因?qū)е碌模硪徊糠质怯赏饨缡挛锏姆N種阻攔和誘惑等外因造成的。
在《青鳥》中,梅特林克通過兩個孩子來尋找青鳥,但并沒有因為主角是孩子便給他們過分的優(yōu)待。相反,他筆下的孩子細膩又真實,既有優(yōu)秀的品質(zhì)也有性格的缺陷,而這些缺陷也給他們的尋找之路平添了許多坎坷。如蒂蒂爾性格勇敢開朗,但莽撞沖動,易被蠱惑。在森林中,他輕信說謊的貓而想要趕走忠心的狗,差點讓整個小隊失掉性命,暴露了他性格上最大的弱點:不能明辨是非,這也使他在尋找青鳥的旅途中吃盡苦頭。相比于蒂蒂爾,米蒂爾戲份較少,她善良單純,天真可愛,但膽小懦弱,在旅程的每一站幾乎都要打一次退堂鼓,而薄弱的意志力可以說是追尋幸福的最大障礙。
阻攔孩子們尋找幸福的外因是多方面的,一類可以歸結(jié)為以貓為代表的自然力量的阻攔。在現(xiàn)實中,自然固然不會幻化出靈魂,但天然形成的自然災(zāi)難、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都是人類探索自然奧秘、實現(xiàn)幸福的絆腳石。另一類則是以“肥胖幸福”為代表的物欲的誘惑。加入肥胖幸福的狂歡象征著人類在追尋幸福過程中的某種迷失。物欲用膚淺的快樂蒙蔽人的雙眼,以至于某些人究其一生都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這不僅是人主觀意志力的缺失,更多的是社會過快發(fā)展導致的物質(zhì)利益至上的錯誤價值觀。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即使人的本意不是如此,也會像被肥胖幸福強迫加入宴席的孩子一樣身不由己,最終迷失在虛假的幸福中。
內(nèi)因與外因交織結(jié)合,使劇情高潮迭起,有松有弛,表現(xiàn)了作者認為幸福難尋的觀點。但作者用青鳥這樣具體的事物來表示抽象的觀念,表達了幸福是存在的,只是難以被發(fā)現(xiàn)被理解的,但只要用心去體悟,在艱苦的探尋之后也是可以找到的。在探究《青鳥》的“幸?!敝黝}時,若認為梅特林克的幸福觀僅僅停留在“抓住幸?!钡慕Y(jié)果上,而忽視了“追尋幸福之艱險”這一蘊于過程中的含義,就等于丟掉了解讀“青鳥”的象征意義的深度和廣度。抓住幸福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擁抱代表幸福的青鳥,就必須有面對艱難的決心并為之付出行動。
三、梅特林克幸福觀的啟示
《青鳥》出版于1908年,此時正是西方社會資本時代開始走向繁榮的時期。但資本擴張所引發(fā)的環(huán)境破壞、人與人之間畸形的物質(zhì)關(guān)系卻是作者所不愿看到的。
梅特林克在自己的劇作中賦予物質(zhì)的、膚淺的幸福以丑陋的外表,與身姿曼妙的各類非功利幸福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正是他追求精神上的非功利幸福最直觀的表述。蒂蒂爾和米蒂爾兄妹在“思念之土”的經(jīng)歷,寄托了梅特林克對人類美好情感的期許、對當時人與人之間冰冷的利益關(guān)系的抨擊。而夜之宮和森林中代表自然奧秘的青鳥,體現(xiàn)了梅特林克肯定了人類對自然的探索,但這種探索卻對其他生靈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劇中才會出現(xiàn)以貓為代表的阻撓勢力,體現(xiàn)了作者的矛盾態(tài)度,隱含作者對生命的尊重、對環(huán)境保護的呼吁。梅特林克無法改變資本擴張的社會發(fā)展趨勢,但他渴望通過自己的劇作喚起人民對良知的追求。在物欲橫流的資本時代,物質(zhì)上的幸福是膚淺的,精神上的幸福才更難能可貴。追求精神幸福時,更要尊重他人、尊重萬物。
梅特林克選擇了兩個涉世未深的孩子作為自己劇作的主角,而不是擁有更多閱歷、對幸福更加渴求的成年人。劇中蒂蒂爾勇敢熱情,米蒂爾天真善良,他們都相信世界上存在超現(xiàn)實的事物,相信抓住青鳥就擁有幸福,這些都是老練世故的成年人所不能理解的。這表明梅特林克認為追求幸福應(yīng)懷有一顆純潔的心靈,而這也恰恰是大部分成年人所缺少的。
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中,好像只有幸福是人人都想要的,但到底什么才算得上幸福?梅特林克將他對幸福的理解以獨特的方式巧妙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幸??梢允菍τH人的思念,可以是對自然奧秘的掌握,可以是對未來的美好暢想,甚至可以是森林中的微風、夜晚的星星、兒童的歡笑等等。追尋幸福的路是漫長而艱難的,然而造成這種艱難的原因不是幸福離我們太過遙遠,而是由于“幸福比不幸更不明顯,當幸福達到了更高尚的程度時,在人的眼里就變得更加模糊不清?!盵7]因此追尋幸福不僅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更要懷有一顆赤子之心,發(fā)現(xiàn)生活中隱藏的非功利性的幸福。在一個重物質(zhì)而輕精神的消費社會,梅特林克寫于百年前的著作更加耐人尋味。
參考文獻:
[1]汪義群.主體意識的覺醒——論戲劇中的象征和象征主義[J].戲劇研究,1987,(7):47.
[2][3][4][5]梅特林克.青鳥[M].李永毅,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8.
[6]鄭克魯.外國現(xiàn)代派作品選(第一冊)[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181.
[7]梅特林克.智慧與命運[M].高黎平,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