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祖祥
2004年秋季,我從復讀中心到仙桃中學高二(1)班任教,開始認識別永超。永超是一個偏瘦的小男生,眼睛特別有神,有一種天然的笑意。印象中他多數(shù)時間坐后排,后來我邀請他與學弟學妹交流的時候,他喜歡自稱是一枚“學渣”,總是排名倒數(shù)——他特別喜歡說的一個細節(jié)是,原來他排名倒數(shù)第二,后來排名倒數(shù)第一的同學回原籍參加高考,他就成為倒數(shù)第一了。他并不以為意,顯得活潑開朗,但也并不是那種沒心沒肺的滿不在乎,喜歡問我一些看上去與學習無關的問題。
有一次我講課說到現(xiàn)在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很辛苦,大學生反而太過放松,其實好的做法應該是小學以娛樂開心為主,初高中認真學,大學拼命學。不過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卻很好學,晚上都上晚自習。
2006年,永超的高考分數(shù)不高;復讀一年后以高分考入華科機械系。復讀這一年,他不僅分數(shù)增加了不少,還收獲了甜蜜的愛情,寫了不少古詩詞和現(xiàn)代詩獻給他的女同學——經(jīng)過長達十年的愛情長跑,這位女同學現(xiàn)在是他的妻子。在好幾首詩(詞)里,他巧妙地嵌入女友的姓名,表達纏綿悱惻的愛情所帶來的震顫與悸動。話說今年五月,高考前夕30多天吧,永超與妻子回仙桃,到我所帶的三(7)班去做分享,這對伉儷除了講一些學習方法、心理疏導、應試技巧、專業(yè)選擇方面的體會外,還講了他們的愛情長跑,他們的詩詞唱和——學弟學妹們聽得歡天喜地。
還值得一說的是,不要低估“學渣”的爆發(fā)力。那些暫時學習困難的學生,不少人只不過是沒有遇到合適的老師,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沒有遇到激勵他們的同學。如果足夠幸運,巧遇以上一個或幾個條件,變?yōu)閷W霸的可能性并不低。永超的經(jīng)歷就證實了這一點。另外,我還有一點體會就是,有的同學在高中萬分刻苦,考上排名非常靠前的名校,進入大學后喪失學習動力和興趣,后續(xù)發(fā)展能力不一定能與高中有點不務正業(yè)的人相比。這個班還有一位王晶同學,寫作文總是喜歡從宇宙寫起,有很強的時空意識,2006年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后來全獎進入波士頓大學并博士畢業(yè),現(xiàn)為谷歌總部高級工程師。2018年一月初,王晶回國探親,他回母校做了有關人工智能的分享。我當時還和他打趣,可能就是你的宇宙意識讓你走得這么遠吧。王晶很謙遜地回答我,還是老師教得好。這兩位同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給我留下很深印象。
2009年5月底,永超從華科回仙桃找我聊天。在他與我們班的學弟學妹們進行分享之后,恰好是學校安排照畢業(yè)合影的時間,于是我拉他到我所帶的三(8)班一起照了畢業(yè)合影,給學弟學妹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他的兩首贈詩,應該是寫于這個時間點:
贈蘇老師(其一)
胸中藏書何萬卷,
出口成章能千言。
鞭辟入里前未聞,
一見如故是當年。
說實話,永超進入大學之后,眼界更為開闊,還與我這個“三家村學究”保持密切的來往,確實讓我感動;而贈詩頗多溢美之詞,則讓我愧怍。我多次向他提到華科的人文講座確實了不起,這個講座能夠邀請到國內(nèi)頗有聲望的人文、社科學者,有可能的話就多去聽一下。學理工的人,如果有較多的人文素養(yǎng)和藝術修養(yǎng),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如虎添翼。我還向他提到華科的王乾坤教授所著的《文學的承諾》很值得一看,有可能的話選修他的課。他則向我提起華科的一位公共課老師如何卓爾不凡,觀點新穎。
2011年7月,永超畢業(yè)之后加盟華為(西安)。他選擇西安,是因為他父母和弟弟在西安經(jīng)商,他的女友考入西安交通大學讀研。他在業(yè)務上逐漸進入角色,不斷取得進步;每有所獲,都會向我報喜。不幾年他就成為結構工程團隊管理者,但他自謙是做手機殼的?,F(xiàn)在他同時負責結構兩個組、兩個項目的看護。每到新品發(fā)布的時候,他總是把他參與研發(fā)的剛剛上市的榮耀手機送給我體驗。在我看來,做手機殼這工作是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挺對他的胃口,所以他能高歌猛進,越做越好。
在他到西安工作之后,我介紹他認識我的好友楊林柯和狄馬。楊林柯兄與我聊天時也對永超頗多贊許之詞,說我有這樣的學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春節(jié)回仙桃,永超把狄馬贈我的兩本簽名本帶給我,一本《中國雜文(百部):狄馬集》,一本《一頭自由主義的鹿》,這兩本書在我收藏的簽名本中確實彌足珍貴——因為我多年前讀到狄馬的時候,就驚為天人。永超與狄馬的小孩駒駒非常投緣,帶他一起玩,給他買樂高積木。他這樣寫駒駒:
鵲橋仙——贈駒駒
童心稚子,豪杰怎比,情摯性清如水。舉杯更盞邀客飲,水勝酒,斯人自醉。
惜別牙語,憑誰能懂,難舍此情誰會。夜深柳暗照昏燈,人歸未?一眶熱淚。
逢年過節(jié),永超抽空回仙桃看望他父親(后來他父親回到仙桃)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總是到我家或學校去找我聊天、吃飯。經(jīng)過這些年的歷練,他談鋒更健,眉宇間透出一股英氣。有一年他和妻子去普吉島度假,發(fā)照片給我看,我夸他說他像007 。他對家鄉(xiāng)的美食念念不忘,回來就喜歡吃小龍蝦、黃顙魚、財魚面。有一次他到我家玩,我?guī)ピ琰c店吃財魚面,老板見我用那么一種眼神看著他吃面的神情,就問我說他是不是我兒子。我說是學生啊。還有一次我們聊起簽名本,聽我說起史景遷,他說他在西安買到史景遷的簽名本,下次帶回來送給我。我說不奪你所愛,你也是書癡,好好收藏。
永超的詩詞,高中時期的主要是無題詩、愛情詩,情真意切,情意綿綿,模仿、借鑒痕跡比較明顯。大學時期和工作時期的詩詞內(nèi)涵變得豐富起來:求學、思鄉(xiāng)、敬業(yè)、游歷,愛情、友情、豪情、親情。技巧也日臻圓熟,化用前人詩句和意境越發(fā)見出功底,平仄韻律越來越熟練。后來他越來越喜歡填詞,這可能是因為詞這種體裁的抒情效果更好吧。他的詩詞集取名為《原樹集》,是對王禹偁“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所表達的思鄉(xiāng)之情的認可吧。
在很多人眼里,藝術只不過是生活和科技的點綴而已,但真正思考起來,藝術應該是生活的起點和歸宿,是科技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想象與虛構是藝術的靈魂,也是科技的靈魂。正因為此,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毕胂笈c虛構是人們內(nèi)心真實想法的一種折射。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寫詩這種活動比寫歷史更富于哲學意味,更被嚴肅地對待,因為詩所描述的事帶有普遍性,而歷史則敘述個別的事。所謂‘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種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會說的話,會做的事,詩要首先追求這個目的,然后才給人起名字;至于‘個別的事則是指亞爾西巴德(雅典政治家、軍事家。引者注)所做的事或所遭遇的事?!痹趤喞锸慷嗟驴磥?,歷史是事實層面上的存在,是確實發(fā)生過的個別的事,但卻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必然性;詩歌(藝術)則是對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可能性的事或人進行描述,是人們內(nèi)心真實想法的呈現(xiàn)。因此,看上去確鑿無疑的事實不一定是真實的,就像成語所說:“人在曹營心在漢?!被蛘呷缢渍Z所說:“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比说纳眢w雖然在這里,或者雖然做著某件事,但卻意不在此,心不在焉,這種狀況就是事實不是真實的最好例證。看上去荒誕不經(jīng)的人物或事情,卻是人們內(nèi)心真實想法的如實描摹,比如孫悟空不受約束、本領高強,是我們每一個人內(nèi)心愿望的真實表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說,真實的美才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為人們內(nèi)心永遠充滿對美的向往和追求,美和藝術才能引導人類走出蒙昧,成為人們永遠的需求。寫詩填詞,甜蜜愛情,科技創(chuàng)新,在永超的世界里如此合而為一,水乳交融——詩意地在大地上工作、棲居,成為永超的一種常態(tài)。
2018年十月,永超回仙桃,我和他到漢江邊散步聊天,在一個棧橋上極目遠眺:風急天高,渚清沙白,江水東去,云樹歷歷。他行色匆匆,馬上就要趕回西安。我寫下一首五絕的前三句發(fā)給他,并說第四句一時想不出來。他幫我寫出第四句,湊成這首五絕,作為我們亦師亦友的見證:
贈別君永超
相知十四載,
酬唱一杯輕。
云樹自茲起,
高山流水聲。
(作者單位:湖北仙桃中學)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