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亮
幸福是世人的共同追求,我們都想要得到它,卻時常受困于繁雜瑣事?;蛟S幸福本身無關(guān)名利,它只是一種內(nèi)心的平靜與滿足。
在商業(yè)市場上,有這樣一種做法:賺女性的錢,就要制造不美麗和不年輕的焦慮;賺兒童的錢,就要制造不聰明的焦慮;賺老人的錢,就要制造不健康的焦慮。年齡焦慮,一向是女性的痛點。而之前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就成功地切中了一些女性對于年齡的焦慮:30歲,好像是一個分水嶺,這之前如花似玉、陽光燦爛,之后似乎就愁云慘淡、暗無天日。
盡管《三十而已》的結(jié)尾,成功熬出了一劑勵志的雞湯,3個女主角各自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踏上了人生坦途。但是,我周圍的許多女性朋友,看完好像變得更焦慮了。而我認識的幾位讀者仿佛不只是在30歲,而是在各個年齡段都焦慮:
20歲的時候還沒有走出大學(xué),擔(dān)心自己會不會顯得稚嫩無知?
出了校園20歲出頭,就擔(dān)心社會上的好男人是不是都被搶光了?
過了25歲,擔(dān)憂自己在婚戀市場上是否還有競爭優(yōu)勢?
等30歲還沒有嫁的話,就焦慮自己會不會徹底嫁不出去了?
結(jié)了婚快到40歲時,又開始擔(dān)心自己在職場上會被新人取代,提防婚后的感情倦怠,老公會對別的年輕漂亮女孩心猿意馬……
你看看,仿佛在每一個年齡段,女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焦慮。這些年,我曾采訪過各行各業(yè)的知名女性。在訪談時,我或多或少感覺到她們也有過和別人一樣的年齡焦慮。但是在采訪完畢后,我看到更多的是她們努力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亦步亦趨,不斷讓自己走出年齡焦慮,和時間做朋友。
我記得在采訪張泉靈時,她提到自己的主持事業(yè)遇到瓶頸后,果斷離開了央視,成為投資人,讓自己的職業(yè)生涯煥發(fā)第二春。她,不因為年齡焦慮而害怕重新出發(fā)。
我記得在采訪張德芬時,她提到自己也曾從一個對年齡感到焦慮的全職主婦,胼手胝足地努力成長為知名作家。她,甚至不害怕離婚后的孤獨,重新開始一個人的生活。
我記得在采訪美食大V文怡時,剛巧她生了第二個寶寶。她說自己忙得眼冒金星,拖家?guī)Э?,看上去像個操勞的老媽,但她說,那也正是生活的另一種享受……
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美。在青春燦爛時,肆意地綻放;三十如花時,擁有風(fēng)韻和溫雅;四十中年時,擁抱生活的平淡與安寧;六七十歲時,又可以以淡然喜悅的心態(tài),迎接人生的夕陽之美。
我們以30歲為例。
當你在30歲時,或許職場上可以獨當一面,抑或要面臨新的職業(yè)選擇。這時,你就要平衡好家庭與事業(yè)的關(guān)系。學(xué)會時間管理,選擇好一生要堅持的職業(yè)方向。
當你在30歲時,或許剛生兒育女,從女孩過渡為媽媽。這時候,生活的挑戰(zhàn)正好能激發(fā)你更大的潛能。當你一方面照顧好家庭,另一方面又在職場上穩(wěn)步前進時,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有這么大的能量。
當你在30歲時,或許會發(fā)現(xiàn)自己也不需要那么多社交了,你會開始精簡朋友圈,知道哪些人是滋養(yǎng),哪些人是消耗。你甚至?xí)靼?,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去討好,你只需要做更好的自己。你會知道:當年齡焦慮到來時,不要自怨自艾,而是接受生活的每一種安排。
每天進步一點點,哪怕像蝸牛一般遲緩,也都是不可忽略的進步。最關(guān)鍵的是,即使30歲來了,無論是已婚還是獨居,都要學(xué)會好好愛自己。因為30歲來臨的時候,你不該再是任性向別人渴求安全感的小女生,你要開始逐漸懂得:你就是自己眼中的世界,世界就在你心中。
挽起袖子,與時間手牽手。當內(nèi)心平靜淡定時,你會發(fā)現(xiàn),時間不是焦慮的制造者,而是引導(dǎo)你享受當下的良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