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麗敏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 湖南 益陽 413000)
大學語文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主要是讓學生提高語言文學質量,在大學語文中融入思政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學習到語文知識,還可以讓現(xiàn)在的大學生提升思想政治修養(yǎng),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在當前的新課改背景下,各個大學院校都在加強課程思政改革,每一個學科、每一個專業(yè),都在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因此,大學語文融入思政教育是必然的趨勢。
在課程思政這一理論沒有提出來之前,人們一般認為大學語文的教學功能是簡單的、帶有教學工具意義的以及人文性的,但是現(xiàn)在,大學語文擁有了思政教育的意義。語文教學是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擁有著很多的思政教育資源,如此良好的條件促使語文教學成為了現(xiàn)在大學院校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領地。首先,當前的語文課本中有很多的古詩詞,還有很多的小說和散文,這些文章中經常會寫一些有趣的故事,在老師的幫助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從中學會更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也就是體現(xiàn)了思政教育的特點。另外,大學語文這門課程和思政教育有著共同點——它們都是人文性的課程,比如:語文老師在講解杜牧的詩時,就會講到“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愛國主義精神,將此精神與課程內容有效整合起來,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思政內容和語文知識的學習活動當中,培育他們的道德素養(yǎng)與語文素養(yǎng)。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就能通過語文知識結合思政教育,讓自己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大學語文教師在將思政教育融入語文知識的同時,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合理有效地將語文知識與思政教育相結合。在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同時,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讓語文知識和思政教育的結合發(fā)揮出優(yōu)勢,讓學生能夠進一步地學習和成長。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們做出有效的榜樣,不管是上課期間,還是下課期間,教師的行為和舉止都要符合思政教育的要求。所以,這也就需要教師更好地完善自己,用自身的行為去改變學生,去教育學生。學生也會逐漸學習教師的行為,這就讓學生和老師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另外,大學院校也需要參與到其中,院??梢远ㄆ跒榻處熯M行培訓,讓教師能夠跟上當前的教育發(fā)展,適應全新的教學方式;同時,學校方面還可以制定相關的教學制度,這樣能夠讓教師積極主動地將思政教育融入到語文知識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大學語文課本中的內容不僅有本國的優(yōu)秀作品,還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作品都是從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精品,不僅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愛國情懷,還可以讓學生的各個方面得到全面成長。但是,有些內容并不適合教師拿來使用,也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在將語文知識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時候,需要在選擇教學內容方面多加注意。例如,教師在講解課本內容《花木蘭替父從軍》時,首先就可以通過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學習孝道,讓學生做到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另外,還可以根據(jù)這部分的內容講解讓學生體會愛國精神。這樣有效地把優(yōu)秀的語文知識和思政教育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多,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師在講解課本內容時,經常會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時不能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進而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講課時,首先就需要將學生放在第一位,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將語文知識融合到思政教育中。例如,教師在講解課本內容《論語》時,就可以使用小組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討論,理解文章中所講述的深層含義,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進來,都說一說自己的看法。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更好地將思政教育融入到語文知識中,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下去。
綜上所述,在大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有著關鍵的作用。大學生現(xiàn)在已經逐漸地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政素質是非常必要的,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選擇適合的學習內容,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這樣可以讓大學生在日后成為高品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