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庭
摘要: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既是學生接受語文學習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同時閱讀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理解、分析、感知和評價能力等方面也有著極為積極的促進作用。鑒于初中學生的知識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展,相應地,他們的主體意識也愈加突出。為了迎合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趨勢,教師應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組織和開展閱讀教學,以便更好地貼合學生的學習和能力發(fā)展需求,使閱讀教學更富成效。本文就對生本理念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做些闡述。
關鍵詞:生本理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生本教育理念已是深入人心,這就需要教師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發(fā)展”的原則,以情境為依托,以體驗為手段,以探究為方式,引導學生自覺地接受語文學習的洗禮,使學生能夠在和諧、民主、開放、包容的環(huán)境條件下實現(xiàn)高效學習,這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而且還有利于提升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重視興趣激發(fā)與培養(yǎng)
實踐證明,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生在一定情境下,利用資料生成意義的過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更是不容忽視,學生閱讀興趣的高低,課堂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否生動有趣、恰到好處,這就需要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與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合理引入并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閱讀興趣激發(fā)與培養(yǎng)的生動情境,以便為學生接下來感知感悟文本奠定基礎。
在教學《黃河頌》這課之初,我先是讓學生聆聽了《黃河大合唱》第一章《黃河船夫曲》的片段,并讓學生說一說在聽完這段音樂后有什么感受。待學生充分發(fā)表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后,我繼續(xù)問道:“為什么大家會有激動、熱血沸騰的情緒?”隨后,我繼續(xù)說道:“當時抗日戰(zhàn)爭已全面爆發(fā),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詩人光未然在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組詩《黃河大合唱》,反映了國難當頭的現(xiàn)實斗爭,激發(fā)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黃河頌》?!比绱艘粊恚燃ぐl(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為學生感知感悟歌詞中體現(xiàn)的英雄氣魄做了鋪墊。
二、基于角色扮演,增加情感交流與互動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語文課程更加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認知體驗與情感體驗,更加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個性能力的培養(yǎng)?;诖耍诔踔姓Z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剖析文本中的語言點之外,還應讓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象,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生動再現(xiàn)文本所反映的內容及場景,使學生的閱讀感悟在情感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升華。
以《變色龍》這篇課文的教學為例,為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領悟作品內涵,并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及人生的有益啟示,我讓學生自由結組,將小說文體改編成課本劇,在角色扮演中體會小說曲折的情節(jié),展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在這一過程中,大多數(shù)學生一開始僅關注了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極少關注對人物神態(tài)的刻畫,后來在我富有針對性的指導點撥下,學生將表演的重心更多地轉向了對人物神態(tài)的刻畫,這樣便增加了生生之間情感交流與互動的機會,為學生深入理解文意并進行個性化創(chuàng)作提供了平臺。
三、提倡交流討論,促進知識傳播與共享
閱讀并不是“閉門造車”的過程,學生與學生之間總會因為認知和想法的差異,造成他們的閱讀方法和對于同一篇文章的閱讀感悟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為促進知識的傳播與共享,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大力提倡廣泛的交流與討論,這樣不僅可以打破閱讀教學沉悶的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在學生閱讀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后,我利用幻燈片出示了以下問題,以供學生在組內交流探討:1.文章可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各寫了哪些事情?2.找出文中所寫的景物及其特點,分析它們分別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物,是按什么順序寫的?3.文章先介紹了百草園的春夏秋景,但是并未緊接著寫冬天而是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這樣寫是不是多余的?為什么?4.與現(xiàn)代學校相比,你喜歡“三味書屋”嗎?為什么?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答案的對比,并針對每一小組的回答給予相應的鼓勵和點評,如此便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知識的傳播與共享。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生本教育理念,致力于為學生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閱讀興趣的驅動下,在體驗情境的支持下,在合作學習的幫助下完成對語文知識的自主建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將新課程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彭興斌.生本理念下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03):58-59.
[2]勞巧元.“生本”視野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