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本文系阜陽市教育科學研究課題《農(nóng)村薄弱地區(qū)小學書法教學的策略和有效途徑的實踐研究(立項號:FJK19001)》研究成果之一
書法,簡單地說是指文字的書寫規(guī)律和方法。中國人在長期的書寫實踐中將它加以美化,終于使它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視覺藝術門類。書法作為一種文化、一門藝術,同時又是一種傳統(tǒng)、一種修養(yǎng)、一種國民精神它不會消逝。而要想繼承和發(fā)揚書法藝術必須要掌握書法本身的全面修養(yǎng),其包括實踐和理論。實踐上基本需要掌握篆隸行草楷五種書體,理論上需要了解掌握中國書法史,多種流派等。力求使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的書法藝術有正確的認識,并能掌握一定的傳統(tǒng)書寫技巧和基礎理論。
自從“墨韻智能”——方正書法進校園之后,各校的書法教學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在實際的書法學習與教學中我認為有四點值得關注:
一、具體教學實施中必須因材施教
眾所周知,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在臨帖課程中,既可以用統(tǒng)一范本,也不妨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個性及基礎興趣,使用不同的范本,特別對高年級學生,更應當避免一個模式,而盡量讓他們在藝術特點與學習方法上拉開距離。
二、重視直觀教學
所謂直觀教學就是直接讓學生看到實物或動作,使學生因有直接感受而一目了然,啟迪無窮。直觀教學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臨帖或書法理論的學習中,如果只是單純以理論上闡述而欣賞作品很少,教學效果就不會好。比如講到一些字帖時盡量多看與原物大小相同的印刷質(zhì)量較好的字帖。二是是老師的當場示范。在書法技法訓練教學中,講一些技法理論是必要的,但是光有理論還不夠,不如多給學生當場示范,中鋒怎么下筆,側(cè)鋒怎么用筆,藏頭護尾……這樣的示范對學生的幫助更大,除了統(tǒng)一示范對一些基礎能力有差異的學生,還要加強個別輔導,個別示范是藝術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注重臨摹在教學中的作用
中國書法是線條的藝術,它以文字賴以構成的線條作為藝術傳達媒介,通過自由而多樣的線條曲直運動和空間構造傳達情感境界。但是書法的線條不是隨意寫出來的,初學者必須參照范本。書法的范本又稱為碑帖,它們代表了中國書法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因此,要學習書法,掌握書法傳統(tǒng)的精華必須認真地選帖﹑讀帖﹑臨帖。這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也是書法家不斷精進的一種手段。所以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這樣幾部分:
1.選帖。字帖是學書者無言的老師,擇帖如擇師,名師出高徒。所以在選帖時我讓學生選擇書法史上第一流的書法家最優(yōu)秀的法帖來臨摹學習。這就是古人所講“取法古上”的意思。同時還要注意應當選擇個性不張揚的碑帖來臨摹。比如在學習篆隸書時我選擇《石鼓文》《石門頌》《石門銘》“三石”帖作為范本,而在學習楷書時《顏勤禮碑》《多寶塔碑》是很好的選擇。為了樹立學生學書的信心,我先讓學生從相對簡單的篆隸入手再進行楷書行書的訓練,由簡入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2.讀帖。讀帖是初學者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對提高習書者的書法修養(yǎng)有潛移默化之功。有些學生看也不看拿起帖就臨,結(jié)果臨的帖完全是自己平時寫字的風格,就談不上“臨帖”二字了。首先我告訴學生讀帖不是讀帖中的文字與內(nèi)容,也不是對字帖的欣賞而是對帖的特征進行觀察。記住其筆畫、筆法、結(jié)構、章法特征;引導學生學會帶著問題讀帖。比如字為什么要這樣寫?是怎樣寫出來的?同一個筆畫在不同字中有什么變化?體會帖中的神采和韻味,體會作者的書寫狀態(tài),與作者的心靈相通,反復揣摩后再臨寫,這樣學書往往事倍功半!
3.臨帖。書法的創(chuàng)造并非憑空而來,只有在繼承傳統(tǒng)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而臨摹者是繼承傳統(tǒng)的開始。臨和摹是不同的概念:臨帖指的是模仿性書寫,它分為實臨﹑意臨﹑背臨三種。實臨即寫實性臨寫,把字帖作為模仿對象忠實原作,一筆一畫酷似原帖。最好原大臨習?!安熘F精,擬之貴似”,這就要求在臨帖時要完全排除感性進入完全忘我的書寫狀態(tài),把范本原原本本,形神畢肖的再現(xiàn)!這也是臨帖的最高境界吧;意臨即寫意性臨寫。與實臨相比要自由﹑主觀一點。在臨寫過程中把主觀上對于書法的理解﹑審美取向和追求融入進去,不再是對法帖的全盤接收,而是肯定一部分又否定一部分,兼顧規(guī)范的遵守,又要同時兼顧自我藝術表現(xiàn)的需要;背臨即將字帖合起來背著寫,目的是檢驗學習效果。書寫后與原帖對比,提出差距并為創(chuàng)作做準備。
四、正確的引導與評價
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前提,書法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而面對一群活潑好動的青少年來說,能否堅持下來就至關重要了。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開展情景教學,在進行楷書學習時我會播放一些優(yōu)美而舒緩的古典音樂,為學生的臨習創(chuàng)造舒適的環(huán)境,而在進行行書的訓練中我則會給一點節(jié)奏感強點的曲子,幫學生“找感覺 ”。我班有個男生,性子非常急,容易懊惱、坐不住,對事情也是三分熱度,練字還沒有練到幾天,就不想練了,不耐煩的情緒開始表露出來,動不動就想打退堂鼓,我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拉到一邊,和藹可親地說:有哪位書法家的背后沒有令人辛酸的苦練史呢?就拿王羲之來說,他的字可以用鬼斧神工來形容,他這番成就的背后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他的‘墨池就是最好的見證。老師相信,你如果把書法練下去,一定能寫一手漂亮的字!”聽了老師的話,他醒悟了,羞愧地說:“老師,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練習書法,做到持之以恒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