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積偉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的深入推進,小學語文教科書的內(nèi)容編排也隨之做出了重大改變?!爸黝}單元”的編排模式便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本文便以人教版小學高段教科書為例,對主題單元式的閱讀教學模式展開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主題單元閱讀 ?問題 ?文本價值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采用主題單元式編排的目的是,要求教師在對某一單元進行教學時,能有整體的教學規(guī)劃,圍繞單元主題進行教學設計,深入挖掘閱讀文本的價值,充分發(fā)揮單元主題的教育功能。然而,近年來的單元閱讀教學實踐中,由于語文教師與教材編寫者在認識上對單元主題存在一定的偏差,并未將單元主題的育人功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有鑒于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此進行展開深入探究。
一、近年來小學高段語文單元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課文的編排凸顯同一單元不同課文的相同主題性,這種編排方式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注意從相同主題出發(fā),發(fā)揮出其教學功能。而主題單元式教學是依據(jù)教科書的編排特點,以新課標為依據(jù),圍繞單元主題,依托具體的閱讀文本,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及人文素養(yǎng)的教學,其中,“主題”貫穿單元教學的全過程。但現(xiàn)實的教學情況并不樂觀,其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教師偏重閱讀的人文性,忽視了文本的語用性。筆者在長期的聽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側(cè)重于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來引導學生感受文本所流露的情感,深化主題教學。但卻忽略了引導學生具體地品味文本表達的語言之美以及如何使用語言這一教學目標,即忽視了文本的語用性教學價值。
第二,教師自身的文本解讀能力不足。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常常把握不準單元主題,僅就某一篇課文進行詳解。雖然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對每一單元都設定了最佳主題,但不同的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所確定的單元主題還會出現(xiàn)設定偏差的現(xiàn)象,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文本的解讀能力弱。有的教師缺乏文本意識,完全按照網(wǎng)絡上的教學案例進行教學,缺乏個性化的解讀,教學目標模糊不清,進而影響著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
第三,教師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多層次閱讀能力。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具體包括知識、技能和綜合品質(zhì)三個方面。閱讀教學最終要落實到文本中,讓學生通過文本體悟作者的感情。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也應是多層級的培養(yǎng)。語文教學不同于其它學科,一節(jié)課就可以完成一個原理或者公式推導過程的演示。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言語智力與其它方面的智力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智力行為。
二、正確把握小學高段語文單元閱讀主題的有效對策
(一)發(fā)掘單元內(nèi)文本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學會求同存異
人教版小學高段語文閱讀課文的單元主題以人文性為主,還有部分是以提升學生能力為主的,因而每個單元在三維目標的設計上具有相似性。在進行單元教學設計時,教師應該善于發(fā)掘同一單元幾篇課文的文本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性,找出整體閱讀的關(guān)教學共同點,然后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對比文本,找出其聯(lián)系,然后為學生歸納同類主題文本的閱讀方法,訓練其自主閱讀能力。
以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為例,本單元具體的教學模塊同樣可以以相同的模塊進行組織。詳見下表。
(二)分析單元文本體裁和內(nèi)容,以此擬定單元主題
根據(jù)課文文本體裁確定單元主題。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散文,所表達的情感及表現(xiàn)方式相異。但均是通過描寫小動物來表現(xiàn)人與動物或動物之間的某種情感。故教師可以據(jù)此將本單元主題擬定為人與動物或動物之間的真摯感情。也有一些單元是通過不同的文本體裁表達同一思想感情的。如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除第一篇為古詩外,其余三篇均為散文,這一單元主要表達的是古今人們的思想之情,為此,教師可將單元主題設定為不同時空的思鄉(xiāng),這也更符合編者的意圖。
(三)立足閱讀文本,用好單元導語
教材中每個單元前都給出了一段教學導語,整體概括了本單元的教學主題,同時也是對教學內(nèi)容的概括和總結(jié)。五、六年級的單元導語側(cè)重于指導學生今后的學習,如好詞好句的積累、寫作特點的學習、景物或人物的描寫等。這種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在經(jīng)過低段和中段的學習后,學生對于主題的感悟已有了自己的經(jīng)驗,因而,教師在進行單元教學設計時,應將重點放在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及語言文字的運用上。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主題單元式教學除了要落實知識的人文性,還應重視語用性。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夠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善于運用語言文字。同一主題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和寫作風格,傳神的人物、景物廟學,精準的遣詞造句,在教師循序漸進地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做到了以讀促寫,在鍛煉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還提升了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刁曉麗.小學語文中高段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12).
[2]劉培培.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6.
[3]丁叢叢.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