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藝 徐波
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結合電信網絡詐騙特點,組織社區(qū)民警積極開展大調研、大走訪,以科學分類的方式,精準施策,全域覆蓋、多維立體推進電信詐騙防阻工作,幫助群眾增強防范意識、筑牢思想防線,有力促進了轄區(qū)治安持續(xù)向好。
今年初以來,嘉定區(qū)電信網絡詐騙案發(fā)案數同比下降35.6%,破案數同比上升128.2%,潛在被害人上門見面勸阻率100%,打防績效位居全市前列。
定點投放:1958個警民微信群實現全覆蓋
“您的社保將于年底到期,現邀您線上辦理,申領成功可獲20元話費?!?月9日,迎園七坊居民李先生收到一條可疑短信,就將相關情況反映到小區(qū)警民聯(lián)系微信群。社區(qū)民警立即提醒居民切勿相信,以免上當受騙。類似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警民微信群中發(fā)生,群友隨時隨地接受反詐宣傳免受財產損失。
今年伊始,嘉定分局積極探索電信網絡詐騙防范宣傳轉型升級,一改傳統(tǒng)的“投遞式”“設攤式”宣傳形式,充分借鑒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的成功經驗,以全量化、智能化、網絡化提升反詐效能。分局以社區(qū)、村莊、企業(yè)、店鋪等為單位組建微信群,由一線綜合執(zhí)法民警當群主,調動社區(qū)資源發(fā)動居民群眾“掃碼進群”。
每名群友背后都有一個家庭,全區(qū)入群人數不斷增加,各派出所領導、一線綜合執(zhí)法民警、輔警悉數入群,在不間斷推送詐騙案例和防范建議的同時,強化守群機制,及時回復群友各類咨詢。近兩個月,已通過微信群揭露詐騙伎倆、勸阻潛在電信網絡詐騙36次。7月9日,巨門村一村民遭遇QQ詐騙,騙子冒用其在外求學兒子的賬號,稱要4.8萬元培訓費。民警在群內發(fā)現情況后,及時阻止村民被騙。
嘉定分局還堅持“網上有勢、電視有形、廣播有聲、報紙有文”全方位宣傳,通過電信運營商全域發(fā)送防范提醒短信,并發(fā)動公交站臺、小區(qū)電子屏、電梯廣告屏等宣傳資源1.3萬多處,通過定點投放反詐宣傳短片,推動防范宣傳全面鋪開。
定量阻斷:三級聯(lián)動導引“1+7”機制
對即時性現行電信網絡詐騙,嘉定分局形成反詐中心、110指揮中心、派出所民警三級聯(lián)動快速勸阻機制,把每一個指令當作大要案處置,避免群眾錢款受損。同時,對排摸梳理發(fā)現可能與騙子搭訕的潛在被害人,形成1小時內電話勸阻、7天內入戶宣傳的“1+7”工作機制,降低群眾被騙概率。
對面對面勸阻的,必須達到5分鐘以上;遇到被騙子深度洗腦的,帶回派出所進行勸阻。3月以來,經民警細致工作,已對1.9萬名易受騙人員逐人上門宣傳。
7月20日,嘉定分局政務微信里的一場“反詐入戶見面宣傳講什么”直播課堂正式上線,針對最新詐騙動向,揭露案件作案手法特點和防范要點,解決社區(qū)民警入戶宣傳時的“本領恐慌”。
針對學校師生、企業(yè)財務人員等特殊群體,嘉定分局與教育、稅務部門開展深度橫向協(xié)作,借助網課平臺“開學第一課”覆蓋10多萬名師生、家長,對企事業(yè)單位法人及財務11959人逐一定期走訪等方式,將反詐宣傳引向深入。
定時清零:反詐隊驅動打防雙輪
嘉定分局為強化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打防效能,2019年底抽調刑偵、網安等部門骨干力量成立反詐隊,將反詐防范職能劃歸反詐隊,切實做到打擊防范“一肩雙挑”,依托智能應用,實現研判、打擊、阻斷等信息共通共享、任務逐項清零機制。
嘉定分局還對2019年接報的既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進行“回頭看”,全面梳理出5類突出詐騙案件種類和受騙人員年齡層次等,為打防工作提供參考。
新冠疫情期間,針對口罩、額溫槍、熔噴布等涉疫物資詐騙案,嘉定分局采取超常規(guī)措施,做到涉疫電詐警情每日全部研判清零,快偵快破此類電詐案件2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涉案金額300余萬元,有效維護了市場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
根據薦股等涉金融類詐騙團伙往往棲身商務樓宇的特點,嘉定分局有針對性地發(fā)動排摸清零行動。5月8日,民警在江橋一處商務樓內發(fā)現情況后迅速匯報,成功搗毀一個34人電信詐騙團伙。
嘉定分局在打擊中找準案件防范的短板問題,通過官方微博微信等平臺發(fā)布“網課群內游戲廣告詐騙”“抖音平臺刷單詐騙”等防范預警信息,為派出所打防案件提供支撐。在勸阻工作中,不斷固化“警銀”協(xié)作,提升反應速度,形成“任務自動下發(fā)、先行電話勸阻、民警跟進上門、完成上報反饋、領導全量跟蹤、刑偵定期抽查”的閉環(huán)工作模式,使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更為精準有效。(原載人民公安報)
警惕冒充公安機關詐騙“卷土重來”
冒充“公檢法”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騙子往往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公民信息后,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身份聯(lián)系受害人,在騙取其信任后,以其身份相關證件遭到他人盜用,涉嫌洗錢為由嚇唬并誘騙受害人向指定的“安全賬號”轉賬并提供相關證據以證明其清白。
該類案件的騙子普遍為專業(yè)的電信網絡詐騙團伙成員,擁有一整套完善的話術劇本,通過多人之間配合,先后以不同角色與被害人取得聯(lián)系,在層層遞進下將受害人誘入早已設置好的所謂“安全賬號”陷阱,最終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而該類案件受害人在面對冒充“公檢法”的騙子的嚇唬時容易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趕緊把事情解決,不給自己和家人惹麻煩”的心理,從而受到騙子擺布,對其提出的“解決方案”言聽計從,直至發(fā)現被騙時已造成一定損失。
警方提醒
1.凡是接到自稱公檢法人員的電話,提到安全賬戶、清查資金、轉賬匯款的,都是詐騙。
2.凡是自稱某部門工作人員,主動“幫你”轉接電話至公檢法的,都是詐騙。
3.凡是要求通電話內容絕對保密,或通過網絡出示“通緝令”“警官證”的,都是詐騙。
4.凡是自稱公安人員要求通過電話、QQ、微信做筆錄的,都是詐騙。
5.凡是要求前往酒店、家里、網吧等隱蔽的環(huán)境接受調查或自證清白的,都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