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臣
獻給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斗英雄董世貴
抗美援朝中全國支前模范高桂珍
高桂珍習(xí)慣了,有事就想先找小艾。
其實,小艾在旁人眼里,僅僅是個小丫頭片子。
可是,在高桂珍看來,有志不在年高,卻把小艾當(dāng)成了香餑餑。她一面急匆匆地往小艾家里趕,一面想見了小艾該說什么。
走到小艾家門口,剛要推開柵欄門,可巧看見連湯嘴正歸置院子,她扶著柵欄門叫道:“大嬸,小艾在家嗎?”
連湯嘴頭也不抬,氣昂昂地說:“你也找小艾,他也找小艾,剛把小艾拉走,又來一個找小艾的,我家里就一個小艾,橫不能再現(xiàn)養(yǎng)活一個去!”
高桂珍咋也想不到會招出連湯嘴這樣一大片閑話來,扭頭就走。
突然,連湯嘴急急匆匆攆上來,哈喇流星地說:“啊,是珍子呀,這事鬧的,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了!我說她姐姐,有事找她?”
高桂珍站定,回過頭來說:“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p>
連湯嘴說:“一大早,順子找她,她沒動窩兒。隔不會兒,雙喜又找她,跟雙喜出去了。老半天了,也不知道上哪兒,干什么去了?唉,這心跟他們操的!”
高桂珍找小艾有正事,哪兒有空聽連湯嘴閑聊,說聲“我去找她”,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連湯嘴小聲嘟囔道:“新社會的年輕人啊,咋都這樣!我們年輕時,誰敢跟老人家兒掉臉子?尿不給你踹出來!”
高桂珍一面走,一面想,小艾和雙喜會到哪里去呢?她心事重重。有些人當(dāng)面稱贊她“模范”,背地罵她“麻煩”;當(dāng)面夸她“先進”,背地罵她“現(xiàn)眼”。為此,她也曾嘆息,也曾落淚。但只須一會兒,便會煙消云散。她認為,新社會里,新舊思想交替,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實屬正常。她這樣一想,自我釋然。她繞出南坡崗,打算坐在潮白河邊,將一雙腳泡在水里,把最近村里前前后后的事,好好地想一想。可是,當(dāng)她抬起頭時,驚呆了:小艾和雙喜不就在那里嗎?她一陣驚喜,匆匆忙忙朝他們跑去。卻怎么也想不到,楊來順也在不遠處,縮頭探腦地不知在干什么。
小艾眼尖,遠遠地看見珍子姐,急急忙忙地迎了上去,叫道:“珍子姐!”
高桂珍三步兩步攆過來,嘻嘻笑道:“啊呀呀,這么早,你就跟雙喜干上了?”
小艾擰了一下頭,小聲說:“珍子姐,說啥哩?忒牙磣!”
高桂珍笑笑說:“我是說,你一鍬,他一鎬的,干得挺起勁兒!”
小艾說:“你在村里剛一提出‘增加生產(chǎn)’,我和雙喜就相上這塊地方了。把這塊處女地開墾出來,種上瓜果蔬菜,拿到市上去賣。手里有了錢,再提捐獻,腰也就硬了!”
高桂珍不無揶揄地說:“媽吆,連‘處女地’這詞兒都會用了!”
小艾說:“還不是跟雙喜學(xué)的!他整天抱著肖洛霍夫的《被開墾的處女地》,沒完沒了地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呀!”
高桂珍哈哈大笑,說:“你不說雙喜總憋在家里看‘小伙夫啃處女’嗎!”
小艾說:“那些個,早成舊皇歷啦!”
高桂珍說:“雙喜咋沒話啦,還想‘小伙夫啃處女’呢?”
雙喜說:“小艾跟小喜鵲似的,喳,喳喳,誰插得上嘴呀!”
小艾說:“我要是小喜鵲,那你就是花老鴰,各色!”
高桂珍笑笑說:“雙喜,你看小艾這張嘴,得有多厲害!”
雙喜說:“跟她媽甭找錢!”
小艾生氣地說:“咱們這兒鬧著玩兒,干嘛提人家大人,討厭!你爹好,你爹叫了一輩子王發(fā),發(fā)了嗎?窮得叮當(dāng)響。忘說了,‘叫花子骨牌噼啪響,柴門陋室滾土炕’,說的是誰家呀?就是你們老王家!”
雙喜說:“咋是我們家,那都是老八輩子以前的事了,提那些個陳谷子爛芝麻干啥!”
高桂珍說:“窮,寒磣嗎?不寒磣。那都是封建制度造成的。共產(chǎn)黨就是依靠窮苦老百姓翻身鬧革命的。你們看,那邊兒,楊來順也在開荒,咱們何不跟他一塊兒,連成一片,該有多好!”
小艾看看雙喜,意在征詢他的意見:“雙喜,你說,行還是不行?”
雙喜說:“行不行都叫你說了,我還說什么!”
高桂珍說:“這里都是河南村的地,咱們都是河南村的人,干嘛非得分你的我的,連成一片,不是更好管理嘛!”
小艾說:“那就聽珍子姐的,行嗎?”
雙喜說:“你們都說行,我還能說什么呢!順子這小子,心眼多,我怕斗不過他!”
小艾說:“雙喜呀,你咋那么小心眼兒呀!”
高桂珍向楊來順喊道:“楊來順,過來,姐姐跟你商量個事!”
楊來順聽到珍子姐的喊聲,心里當(dāng)然高興,巴不得有機會跟小艾搭句話。于是,他答應(yīng)道:“哎,珍子姐,我這里還有幾鎬就刨完了?!?/p>
小艾高聲喊道:“順子,珍子姐都叫不動你了?不來就甭來了,你刨到明天,也別過來!”
楊來順一面答應(yīng)著,一面跑過來說:“珍子姐?!?/p>
小艾說:“順子,你就認得珍子姐,這里還站著倆大活人,你咋就一個也沒看見?”
楊來順說:“我還看見了小艾和雙喜兩個大活人,行了吧?別看你人小,事可不少!”
高桂珍說:“別鬧了,咱們說說正事。”
小艾大聲召喚雙喜道:“雙喜,聾了?快過來,聽珍子姐訓(xùn)話?!?/p>
雙喜急忙跑過來,規(guī)規(guī)矩矩站在珍子姐的面前。
高桂珍說:“小艾,別瞎說,什么訓(xùn)話,就是跟大家伙商量商量?!?/p>
小艾說:“商量個啥,珍子姐的意思我早就明白了?!?/p>
雙喜說:“明白了你倒是說呀!”
小艾說:“還帶催的!珍子姐的意思,是把咱們河南村的青年人組織起來,開墾一片處女地。在這片處女地上,種上瓜果蔬菜,賣了錢,捐國家,買飛機,打美帝。是不是,珍子姐?”
楊來順聽小艾說完,覺得很好,這樣天天能見到小艾,甚至還能趁機跟她套套近乎,說幾句悄悄話,也未不可?于是,他首先表示同意,他說:“小艾說到我心里去了!”
小艾忙說:“咋是我說到你的心里去了?我只不過說說珍子姐的意思?!?/p>
雙喜嘻嘻笑道:“怪不得人人都說小艾是機靈鬼兒、透亮杯兒,閻王爺?shù)男⊥鈱O兒!”
小艾舉起胳膊,使足勁兒擂雙喜的后脊梁,厲聲說:“該死的,叫你胡說!”
楊來順看著小艾擂雙喜,心里好生羨慕,巴不得小艾那肉乎乎的小錘子,擂在自己的脊背上。
高桂珍說:“說也說了,鬧也鬧了。這會兒該說點兒正經(jīng)的了。今兒,咱們這幾位正好都在,小艾確實說出了我的意思。我想,把河南村的青年人動員起來,就在這潮白河西岸的沙灘上,開墾出一片荒地來……”
小艾緊接著說:“開墾出一片處女地!”
雙喜說:“小艾,別到處顯擺,就你知道處女地,把別人都當(dāng)傻子!”
楊來順聽了,心想借此機會挑撥一下他倆的關(guān)系,但轉(zhuǎn)念一想,又覺得似乎有些小題大做,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鬧出笑話,不如慢慢再說。于是,便隨聲附和地說:“我看行!”
雙喜見順子接著小艾的話茬兒響應(yīng),稍有不悅。但他怯于小艾的威懾,也實在不敢有些許的造次。
小艾一面鏟土,一面哼唱——
雄雞雄雞高呀高聲叫
叫得太陽紅又紅
年輕力壯的小伙子
怎么能躺在炕頭上做懶蟲
雙喜嘻嘻笑道:“誰躺在炕頭上做懶蟲啦?我比你起得還早呢!”
楊來順搶過來說:“人家小艾是唱你嗎?說你胖,你就喘開了!”順子不失時機地嘲笑雙喜。
高桂珍手指著遠方,說:“你們看,又有誰來了?”
小艾、雙喜、楊來順不約而同地朝珍子姐手指的方向看,原來祥林、石頭、滿囤和一大幫子年輕人,一個個爭先恐后地往這里飛奔。
跑在最前面的祥林,氣喘吁吁地說:“珍子姐,咋不叫我們,你是不是有偏有向?”
高桂珍笑笑說:“其實,我誰也沒叫,不信,你挨幫兒問問小艾、雙喜和順子。都是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
大家聚在一塊兒,干什么來了?干活來了,于是,鏟土的,刨地的,摟草的,抬筐的,熱火朝天。
雙喜一面刨地,一面叫嚷:“小艾,再唱幾句《兄妹開荒》,給大家助助興!”
楊來順說:“雙喜,你凈叫小艾唱,你咋不唱?”
雙喜說:“唱就唱,你以為我不會咋的?”
他剛要直起脖子吼,楊來順立即說:“就你那破鑼嗓子,你把嗓子豁出去了,可我們還要耳朵呢,把大家伙的耳朵震壞了,你賠得起嗎?行了,行了,有錢去聽梅蘭芳,沒錢也不聽狗汪汪!”
楊來順的一席話,引來一片快活的笑聲。
高桂珍笑笑說:“小艾,你沒見,大家伙的情緒多高。要不說,年輕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快活!”
楊來順說:“年輕人在一起,有共同的話題。有喜歡唱歌的,有喜歡跳舞的,還有喜歡說悄悄話兒的。光說有年輕人,這還不夠,還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p>
雙喜聽了,嘎嘎地笑。
楊來順不無揶揄地說:“下雨啦,冒泡啦,倒給王八取笑啦!”
突然,祥林手搭涼棚,眼望遠方,小聲說:“她來了,沒錯,就是她!”
高桂珍說:“祥林,你說什么,你在說誰?”
祥林指指遠方,說:“珍子姐,你看,那是誰?”
高桂珍一看,是她的小姨。
李蘭榮紅衣綠褲白草帽,挑著一副擔(dān)子,裊裊娜娜、顫顫巍巍地走來。
高桂珍見小姨也來參加活動,心里一陣高興,正要迎上,只見祥林飛奔而去。
祥林跑到李蘭榮的跟前,氣喘吁吁地說:“蘭榮,我來挑!”
李蘭榮不好意思地說:“你呀,當(dāng)著這么多人的面,不怕人家笑話!”
祥林笑笑說:“啊呀,都啥年代了,時興婚姻自主。你的外甥女高桂珍,還是全國支前模范呢,人家都不覺著不好意思,到了你這兒,就覺著不好意思了!”說著,用兩只手只輕輕一抄,就把李蘭榮挑的擔(dān)子,放到自己的肩膀上。
李蘭榮來到大家伙跟前,說:“我得知大家伙來開荒,做幾個窩窩頭,壓壓饑兒;燒幾碗野菜湯,解解渴兒!”
高桂珍三步兩步走到小姨跟前,拉著她的手,親切地叫道:“小姨!”早已熱淚盈眶。
小艾蹦蹦跳跳地來到擔(dān)子前,揭開屜布,說:“叫我看看!”接著,便大聲地唱起來:“一頭是米面饃,一頭是熱米湯……”
雙喜走過來說:“小艾,咱們倆唱唱《兄妹開荒》還行。你看,要是祥林跟李蘭榮來一段《兄妹開荒》就沒法唱了?!?/p>
小艾說:“咋呢?”
雙喜說:“珍子姐屬雞,李蘭榮屬猴,別看她是珍子姐的小姨,可她才比珍子姐大一歲。祥林屬狗,比珍子姐小一歲。李蘭榮比祥林還大兩歲,你看這《兄妹開荒》可怎么唱!”
雙喜一席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高桂珍笑笑說:“反正親戚已經(jīng)做定,唱什么不行?《兄妹開荒》就《兄妹開荒》唄!祥林,你過來。順子,你先把大鎬給祥林。小姨,你還挑上擔(dān)子,扭一扭,等祥林唱過你接著唱。祥林,你先唱:‘雄雞雄雞高呀高聲叫……’快唱呀!”
高桂珍講著話,早笑倒了一片人。
李蘭榮說:“珍子,你知道小姨不會唱,還拿小姨當(dāng)著大伙開涮!”
楊來順趁機冒壞,故意領(lǐng)頭喊道:“小艾,雙喜,你們倆給大家演一段秧歌劇《兄妹開荒》,大家說好不好?”
楊來順的話音剛落,立即引來一片掌聲和呼叫聲。
“好!”
“妙不妙?”
“妙!”
“雙喜和小艾唱一段《兄妹開荒》要不要?”
“要!”
還沒等雙喜、小艾表態(tài),高桂珍擺動雙手,大聲說:“雙喜,小艾,他們沒有做準備,也不要難為他倆,下次,再讓他們表演,今兒,天氣挺熱,再干一會兒,咱們就收工了。大家說,好不好?”
大家亂糟糟地說:“好,好!”
楊來順是個有心人,他將這一場景,提煉成一組畫面。把珍子姐、小艾、雙喜、石頭、滿囤都畫上。祥林扛大鎬,白衫青褲藍包頭;李蘭榮挑擔(dān)子,紅衣綠褲白草帽,這要畫入《谷雨大河圖》,色彩豐富不說,既有生活氣息,又有時代感,還提升了主題。
高桂珍回到家里,看見媽媽在為爸爸當(dāng)小工,累得順脖子流汗。她趕緊搶過媽媽手里的鐵鍬,給爸爸供泥。當(dāng)她抬眼看看爸爸時,爸爸也是汗流浹背,脊梁上搭著的手巾,早已經(jīng)濕漉漉的。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墒牵譀]有長四只手,幫得了媽媽,幫不了爸爸。
正在這時,李蘭榮挑著空挑子進來了,敗兵似的,她把挑子一撂,扁擔(dān)一扔,進了屋?!皳渫ā?,躺在土炕上,長舒一口氣:“媽呀,熱死我了!當(dāng)時,我說甭去,天這么熱,誰參加義務(wù)勞動,還不知道帶水?你們非叫我給他們做窩窩頭、燒野菜湯,大老遠地送到沙灘兒!”
李蘭英洗洗手,走到妹妹跟前說:“早知道會累成這樣,就不叫你給他們送了。其實,這里面又沒有你什么事,這是咋說的!”
高鵬遠從外面走進來,一面洗手洗臉,一面說:“還剩下點兒活,后晌再干吧。這天兒,可真叫熱。你信不信,把黃豆放在老爺兒地兒,一會兒就熟了,準能嘎嘣嘎嘣當(dāng)炒豆吃!”
高桂珍笑笑說:“媽,您聽,我爸爸多會說笑話呀!”
高鵬遠說:“珍子,不信是吧?你抓幾粒黃豆,埋在老爺兒地的沙子堆里試試!”
高桂珍說:“我才不試呢,我伸手一捧沙子,把我的手燙熟了,您好當(dāng)豬爪啃了,省得買下酒菜呀!”
高鵬遠說:“珍子,爸爸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讓大家一面節(jié)約,一面增產(chǎn)。農(nóng)民拿什么增產(chǎn)?開荒。在河南村,就不缺荒地。南坡崗,東河灘,到處是荒地,開墾出來,種糧食,種瓜果蔬菜,就能賣錢,捐獻給國家。珍子,爹說得對不對?”
高桂珍說:“爹只說對了一半,除了開荒,還要發(fā)展家庭副業(yè)。您看,咱家不是開頭了嗎?”
高鵬遠說:“呵呵!”
李蘭英把端著的棒子面餑餑放在桌子上,說:“瞧這爺兒倆,說得真熱鬧!”然后,掉臉叫道,“蘭榮,吃飯嘍!”
李蘭榮從吊桿上抻條手巾,擦擦臉,先去盛了一碗野菜湯。
李蘭英瞥了妹妹一眼,說:“你瞧瞧,去沙灘送一趟水,就給累成這樣子!”
高桂珍說:“等咱們家養(yǎng)上了一群羊,地里長草的時候,就讓我小姨,手里舉著柳條兒,晃悠著唱:‘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像割草、晾曬,這些累活,都不讓我小姨干?!?/p>
李蘭榮說:“珍子,那哪兒行呀!讓我整天價晃悠著一根柳條兒,就干那么丁點兒活,夠飯錢嗎?”
高桂珍剛要說什么,忽見媽媽用異樣眼神溜她,趕緊轉(zhuǎn)了話題:“爸爸,光咱們家養(yǎng)羊不行。還要幫助成子哥家里養(yǎng)豬,幫助蔡大媽養(yǎng)雞,幫……”
李蘭英說:“還幫誰?再幫楊二嫂、陳快腿、連湯嘴,快說,還有誰?可天底下的人多了,都幫?幫得過來嗎?”
高桂珍說:“媽,您咋這樣?天下的勞苦大眾,都過上好日子,那才是新社會的遠大目標(biāo)!”
高鵬遠說:“珍子,這些大道理,先甭給你媽講。講,她也不懂,就知道整天價圍著鍋臺轉(zhuǎn),刷盆撣碗,燒火做飯。也別說,再過些日子,又多了一樣活兒,給羊添草,打掃羊圈。你看看,你媽的活兒,無形中又添了這么多!”
高桂珍說:“媽,到時候,可別把您累壞了!”
李蘭英說:“你呀,心里只想著捐獻,還要媽干什么!”
高鵬遠說:“珍子,甭理她。你媽呀,就是這么個人,閑話流星。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沒話搭拉話!”
李蘭榮說:“我也不能閑著!”
高桂珍說:“可也別累著!”
全家人都笑了,笑得很開心。
在河南村,家家都把高桂珍作為樣子,看她在做什么,家里的大人就叫孩子做什么。這些日子,都叫孩子開荒,種糧種菜種南瓜;家里大人,養(yǎng)豬養(yǎng)羊養(yǎng)雞鴨。
周邊的村子,村村都把河南村當(dāng)坐標(biāo),看河南村在做什么,村里的干部就叫村民干什么。
有心計的雙喜,揣個小本子,耳朵上夾支鉛筆,抽出閑空,邁開雙腳,先是河南村四條大街,來來回回地串,見著熟人,便東家長,李家短,三只蛤模六只眼地聊一通兒。更多的時候,不是閑聊淡扯,他才舍不得那些閑工夫呢!看看東家圈里的豬羊,望望西家院里的雞鴨,常常在小本子上寫幾筆。然后,他便去河南村周邊的幾個村子忙忙活活地轉(zhuǎn)。
塔河,緊靠小中河;臨河,鄰近月牙河,村民們在河岸挖了養(yǎng)魚塘,波光粼粼,魚翔淺底。桃山、龍山、崗山,三山不見山,村民們利用長滿荊棘、荒草雜蕪的丘陵放牧,騾馬成群,遍地牛羊。
被年輕人開墾的處女地,冬瓜藤與南瓜藤纏絡(luò)著。
順子說:“冬瓜藤與南瓜藤,都應(yīng)掐尖兒,只有悶了尖兒,營養(yǎng)集中,才能結(jié)出大瓜。”
小艾說:“不行,冬瓜和南瓜,都是有生命的,跟人一樣。順子,你悶瓜藤的尖兒,它會從藤蔓里流出清水,就像人受傷流血,人知道疼,瓜就不知道疼嗎?雙喜哥,你說是不是?”
雙喜聽到楊來順這么說,知道他說得對,這是莊稼人都懂得的道理。本想說,該掐尖兒??墒?,順子卻遭到小艾的反對。小艾這丫頭誰敢惹?小心眼兒,說一不二。幸虧沒有立即表態(tài),要不然,這不是自找往釘子上碰嘛!小艾是他的心上人,非得惹小艾生氣?況且,掐尖兒不掐尖兒,究竟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干嘛放著河水不洗船!于是,抻過楊來順的胳膊,說:“小艾,順子不是說給冬瓜、南瓜掐尖兒嘛,咱們先在他的身上試試,甭說割他的頭,要他的腦袋,咱就用小刀拉掉他的一根小拇指試試,看他流不流血,知不知道疼!”
楊來順說:“雙喜,你是莊稼人,瓜藤悶尖兒,是誰都知道的,你咋那么虧心!”
小艾說:“你說該悶尖兒,就剁你手指頭!”
楊來順生著悶氣,心里說,上哪兒說理去。
南瓜秧子,想爬萵筍秧,就爬萵筍秧;想開幾朵花,就開幾朵花,都由著南瓜的性子。
冬瓜須子,想纏豆角架,就纏豆角架;高興結(jié)幾個瓜,就結(jié)幾個瓜,全是冬瓜的自由。
至于茄子、辣椒、西紅柿之類,可就沒那么自由。該摘就摘,該采就采,裝進土筐,抬上侉子車,推到大街小巷,任憑人們使勁地吆喝:“新鮮的茄子、辣椒,大個的西紅柿嘍,不鮮不甜不要錢!”
吆喝聲一喊出,必有人前來,經(jīng)過討價還價,就絲毫沒有你茄子、辣椒、西紅柿的自由了。劈葉剝皮有之,粉身碎骨有之,赴湯蹈火亦有之。其實,這些事,傳至而今,本無甚新鮮,完全值不得大驚小怪。可到了小艾眼里,便成了大事。是的,每次采摘,小艾總要哭鼻子:“茄子、辣椒、西紅柿,原本長得好好的,就這么損害了,賣了,換錢。然后捐獻,買飛機大炮機關(guān)槍,帶到戰(zhàn)場上廝殺。哎,這該死的戰(zhàn)爭!”
這幾日,楊來順沒有來被開墾的處女地。在家里睡大覺嗎?他可舍不得,他要畫一幅《谷雨大河圖》,是全河南村人都知道的。節(jié)令已近“大暑”,是全年之中最炎熱的時令,楊來順滿臉是汗,他在抓緊歇伏的日子,趕快畫。他總認為,繪畫是藝術(shù),藝術(shù)離不開生活,表現(xiàn)生活的藝術(shù)作品,必然表達作者的情感。他畫這幅《谷雨大河圖》,目的很明確:不僅僅為了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最重要的是表現(xiàn)一種時代精神。他為了突出這種時代精神,屢次三番地修改,反反復(fù)復(fù)地增加新內(nèi)容。近些日子,他將河南村年輕人開墾的處女地,也添加到畫面上,畫得十分精細。還增加了河南村周邊的幾個村,養(yǎng)牛羊、喂雞鴨的畫面。
這天早晨,太陽剛剛僅有一竿子高,就已經(jīng)像下了火一樣。
高桂珍來到楊二嫂家,恰逢楊二嫂出來擔(dān)水。她問:“順子咋不去擔(dān)水?”
楊二嫂說:“忙,忙,一天到晚忙,睜開倆眼就忙!”
高桂珍伸手就接楊二嫂肩上的扁擔(dān),說:“您這么大年紀啦,我來替您挑!找您家順子,就是想看看他畫的畫,看看他畫到什么程度了,反正我也沒有多么大的事,早一會兒晚一會兒,都沒多大關(guān)系!給我,讓我替您去挑水!”
楊二嫂忙說:“我還不老,挑水這活還行。你們年輕人事兒多,你干你的去吧!”
高桂珍說:“好吧!”說完,就往院子里走,一直走進屋里,也聽不見順子的動靜,她掀開門簾,看見順子正在埋頭創(chuàng)作。輕輕走到順子的身后,他仍然沒有察覺。高桂珍有心咳嗽一聲,又恐怕嚇著順子。她只得輕輕退回到堂屋地,做出剛剛進門的樣子,在門簾外叫一聲:“楊來順!”
楊來順沒有應(yīng)。
高桂珍又叫了一聲:“順子,順子在家里嗎?”
楊來順抬起頭,往外看了一眼,答應(yīng)道:“誰呀,在家!”
高桂珍裝成剛剛進門的樣子,問:“干嘛呢,順子?”
楊來順像是剛剛從夢里醒過來,說:“我正在加工《谷雨大河圖》。”
高桂珍說:“是嗎?”
楊來順說:“珍子姐,這次,我算想通了,創(chuàng)作這幅畫,并不是機械模仿《清明上河圖》,其實,那幅畫也并非只表現(xiàn)世俗,仍然是表達畫家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我畫的《谷雨大河圖》,也是表達抗美援朝支援前線的一種情懷。”
高桂珍笑笑說:“一幅圖畫,也不好寫上過多的文字說明,那怎么表現(xiàn)這個思想呢?”
楊來順說:“魯迅先生說:‘選材要嚴,開掘要深’,就看精選了什么材料,開掘到什么思想深度。”
高桂珍笑笑說:“這就是你們藝術(shù)家的事,我們老百姓咋會知道?!?/p>
楊來順說:“誰是藝術(shù)家呀,我離藝術(shù)家還差十萬八千里,毛兒還太嫩?!?/p>
高桂珍說:“毛兒嫩不怕,只要堅持,早晚長全羽毛,翱翔在萬里長空。我就不信,白天鵝一破殼就能飛上藍天!”
楊來順說:“珍子姐,你可真不簡單,能有這等認識!”
高桂珍說:“這有什么呀?這些道理不都明明白白地擺在那里嘛!怎么到了你嘴里一說,就顯得如何了不起的樣子。”
楊來順?biāo)妓靼肷?,這才說:“珍子姐,我不是恭維你,你真的了不起。丹麥有一個童話作家,一生寫過好多童話,其中最有名的《皇帝的新裝》《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還有就是《丑小鴨》。對我來講,我最喜歡《丑小鴨》,這篇童話對我影響最大。是的,只要你是一只天鵝蛋,即使生在驢槽里,在雞窩里孵成丑小鴨,遲早要變成一只美麗的白天鵝!”
高桂珍說:“遠的不說,就咱們河南村,依我看,你,還有雙喜,早早晚晚都得變成白天鵝,特兒楞,特兒楞,一個接一個飛上高天!”
楊來順說:“珍子姐,你早已經(jīng)成了白天鵝了!你是出席全國婦女代表大會的代表,和毛主席握過手,照過相,毛主席夸你是好孩子!人民藝術(shù)家新鳳霞,北京文藝編輯周雁如,都在你家里的土炕上住過;評劇、豫劇、河北梆子、山東呂劇都唱過你;像劉繼卣、顧炳鑫這樣的大畫家都為你畫過小人書!我和雙喜哪兒能跟你比,九牛一毛,滄海一粟?!?/p>
高桂珍說:“你呀,快把我捧到天上去了!”她將目光重新移到《谷雨大河圖》上,繼續(xù)說,“你的這幅畫,我看了幾次,感到畫面越來越充實,越來越能體現(xiàn)‘支前’思想!我認為,把河南村年輕人開墾處女地以及家庭婦女養(yǎng)殖豬羊雞鴨鵝的內(nèi)容加上去,把臨河、塔河、桃山、龍山、崗山的放牧狀況,再添加一些畫面。而且,這部分畫面,要畫得更加細致,更加生動?!?/p>
順子本不癡,難解其中味。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望著珍子姐,似乎要從她的臉上找到答案,問道:“珍子姐,這是什么意思?”
高桂珍說:“順子,我想把你這張畫,先寄給成子哥,讓志愿軍看看,他們在前方作戰(zhàn),并不孤立,后方人民都在支援他們!”
楊來順說:“要這樣的話,能不能找找雙喜再寫一篇文章,等于做些說明?!?/p>
高桂珍說:“不用,成子哥看得懂!”
楊來順說:“那好吧,我把月牙河、月牙潭,蘆葦蕩,畫得再精細些,把河南村的年輕人,畫得更形象,讓成子哥一眼就能認出是誰來。”
高桂珍說:“你抓緊畫,畫好后,我去順義縣城郵局,用保價郵包寄到朝鮮前線成子哥的手里?!?/p>
楊來順說:“珍子姐,我懂?!?/p>
高桂珍從楊來順家里出來,信馬由韁,來到河南村青年戲稱“被開墾的處女地”,遠遠地看見雙喜和小艾,正在地里忙活。她心里一陣激動,自言自語道:“多么好的年輕人!”
小艾的雙手,將水桶里的水,高高地揚到空中,叫喚著:“下雨啦,下雨啦!”
雙喜從水桶里一瓢接一瓢地舀,一棵接一棵地澆。
高桂珍走近了,雙喜和小艾居然沒有發(fā)現(xiàn),依然鬧得很歡。
雙喜說:“小艾,你那樣澆,費水。再說,菜澆根,人交心。你把水都灑在菜葉上,管用嗎?”
小艾邊揚水,邊叫嚷道:“下雨啦,下雨啦!”一回頭,正看見珍子姐,于是,她不好意思地叫道,“珍子姐,你咋來啦?”
高桂珍笑笑說:“你是處女,我也是處女,你能來處女地,我咋不能來?”
一席話,把小艾和雙喜都逗樂了。
高桂珍僅僅幾天沒有來,這方處女地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茄子豆角西紅柿、萵筍辣椒老倭瓜,都長得像模像樣的,令人愉悅。
高桂珍深情地愛著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