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特別的老師,他是香港人,名叫“Max”,是我的架子鼓老師。他高冷卻不失幽默,文雅而又親切,最重要的是他有著豐富的面部表情。于是,我們給他封了一個霸氣的稱號——“表情帝”。
“表情帝”每次上課總是頭戴一頂黑色的皮質(zhì)鴨舌帽,身穿一件格子馬甲,腳穿一雙馬靴,看起來十分有腔調(diào)。他的眉毛很濃密,十分搶眼,最特別的是,這對眉毛還會時不時地左右輪流跳動,像打著節(jié)拍一樣。
每次開始上課的時候,“表情帝”先用他的左眉毛向上一勾,然后右眼一眨,嘴角向上一揚,微微一笑,用他濃重的港腔甩出一句英文:“Come on,baby!”隨即揮起他的鼓棒,示意我們開始啦。他瞇起眼睛,沉浸在音樂之中,身子也隨著節(jié)拍前后晃動。當(dāng)音樂的節(jié)拍變快時,他的眉毛立刻變成了“八”字,左右嘴角同時向下一撇,雙肩抬起,顯出一副很緊張的樣子;當(dāng)音樂的節(jié)拍舒緩時,他的眉毛又變成了平和的“一”字,眼睛還時不時地左右環(huán)顧一下我們,嘴角一咧,滿意一笑,并微微點頭,這是在表揚我們很棒呢!當(dāng)節(jié)拍在某一刻停頓時,他會突然睜大滾圓的眼睛,張開大嘴,那個樣子實在很夸張。
“表情帝”那切換自如的面部表情,給我們的架子鼓課增添了不少樂趣,我們都很喜歡他的課呢!
(指導(dǎo)老師:陳? 萍)
描寫人物最關(guān)鍵的是抓住人物的主要特點,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在這篇作文中,小作者周奕帆就重點抓住了人物的“眉毛”來描寫。在小作者筆下,架子鼓老師Max的主要特點就是他是“表情帝”。這“表情帝”的封號可不是隨隨便便封的,因為老師有著最特別的面部特征——“眉毛”,這對眉毛會時不時地左右輪流跳動著,像打著節(jié)拍一樣。接下來,在架子鼓訓(xùn)練中,就著重圍繞著眉毛來突出描寫,眉毛隨著或快或慢的節(jié)拍自如地切換著造型,加上眼睛、嘴角的配合,演奏中的Max果然是位名不虛傳的“表情帝”。(東?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