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11月中下旬流感活動將開始逐步增強,之后我國將由北向南陸續(xù)進入流感流行季。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常由于受涼或鼻病毒、冠狀病毒、細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傳染性不強,癥狀較輕,呈自限性。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其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在人群聚集的場所發(fā)生聚集性疫情。
怎么判斷是否得了流感?流感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fā)熱(部分病例可出現高熱,達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體疼痛、寒戰(zhàn)、疲乏、腹瀉、嘔吐等癥狀,易與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流感確診有賴于實驗室診斷,檢測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檢測、病毒分離培養(yǎng)、抗原檢測和血清學檢測。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流感病毒易發(fā)生變異,疫苗接種的免疫力會隨時間推移逐漸減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
哪些人需要接種流感疫苗?原則上,6月齡及以上所有愿意接種流感疫苗并且沒有禁忌證的人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中國疾控中心推薦6月齡~5歲兒童、60歲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醫(yī)務人員、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jié)懷孕的女性為優(yōu)先接種人群。
什么時間接種流感疫苗?為了在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前獲得保護,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種。如果錯過時間,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時間接種。在同一個流感流行季節(jié),已經完成流感疫苗接種的人不需要再重復接種。
流感的治療。一般患者在出現癥狀后,建議居家休息,保持房間通風。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于消化和富有營養(yǎng)。一旦出現持續(xù)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重癥傾向,應及時就診。孕婦、兒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導致重癥,應盡快就醫(yī)、盡早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藥物,如奧司他韋、帕拉米韋等),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對流感病毒無效。
推薦三個預防流感的食療方。
1. 洋參雙龍湯。西洋參10克、五爪龍100克(五指毛桃)、龍骨(豬脊骨)500克。適于脾、氣兩虛,免疫力低下,熱性體質人群。小兒或體質虛寒者可用太子參或黨參代西洋參。
2. 參芪燉鵪鶉。紅參10克、北芪30克、鵪鶉2~3只。適于氣血兩虛,體質虛寒,免疫力低下人群。小兒、孕婦不宜用紅參,可用太子參代。
3. 白花核桃豬肺湯。白果6顆、無花果15克、核桃仁15克、豬肺一副。適于肺氣虛弱、肺燥者。白果有微毒,去皮后煲湯可破壞毒素,小兒、孕婦慎用。
(黃旭君、姬薇/文,綜合《工人日報》《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