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蘆山縣蘆陽第二小學
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不斷滲透的當前環(huán)境中,結(jié)合柔性思維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以及教學工作,是當代教師們新的教學方式之一。在柔性管理的過程中,學生的教學地位發(fā)生了明顯的改善,教師會對學生個體的思維以及想法進行關注,也能夠走入學生的內(nèi)心,從而可以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首先,所謂柔性思維指的就是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能夠加強學生主體意識,對學生進行考慮的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思維。在該種教學思維的應用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由傳統(tǒng)的上下級轉(zhuǎn)化為平等關系,有效拉近兩者之間的親密距離;其次,在柔性思維的應用中,教師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學生,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提升整體工作的效率,也能夠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
在開展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首先需要開展的工作就是對學生的基礎情況加以合適的了解以及分析,并以此為基準構(gòu)建完善的班級管理機制。小學生的年紀比較低,在教學的過程中,倘若沒有條例對其進行管理,那么學生就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的理念。但是過于強硬的管理條例也會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影響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們就可以將柔性管理的教學理念融入到規(guī)則制定的過程中,合理地詢問學生的意見,參考學生的想法,從而有效加強機制的全面化以及人性化。
首先,在進行制度制定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期以此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在活動中,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對制度的一些需求;其次,當制度構(gòu)建完畢,班主任們一定要嚴格地按照制度中的規(guī)定對學生進行管理,并需要保證一定的公平性原則。此外,在執(zhí)行制度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與學生一同遵守制度中的規(guī)定,以此加強學生對自己的信服心理,也能夠加強學生對班級制度的遵守程度。
傳統(tǒng)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在師道尊嚴的思想影響下,為了維護教師的形象,一般都是用非常嚴肅的面孔對待小學生的,對小學生的教導也都是走的高、大、上的理論套路,這種教育方式太過于教條化、形式化,根本不符合小學生靈動、活潑的性格特點,極容易讓小學生產(chǎn)生厭倦情緒,甚至有可能讓小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所以班主任應當改變教育策略,杜絕硬性的教條主義管理策略,采取更加具有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方法。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小學生中樹立起自己高大的形象,利用小學生喜歡模仿教師、向教師學習的特點,用自己高貴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引導學生、影響學生,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到誠實守信、遵守時間、語言文明、行為規(guī)范、愛護環(huán)境、親切和善、尊重其他老師、愛護學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為學生樹立起學習的楷模,讓小學生能夠在班主任的熏陶下慢慢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盡管小學生年齡還很小,還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還沒有對世界形成真正深入的認識,但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辨識能力,能夠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愛護,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關心,和關心、愛護自己的人形成親密無間的關系,聽從這些人的意見,絕不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所以小學班主任需要向小學生付出更多的愛護,保證小學生對班主任管理的認同。
小學生處于愛動不愛靜、活潑不穩(wěn)重的發(fā)展階段,一味對小學生進行說服教育不足以讓他們受到更多的感觸,也會影響小學生的管理效率。所以班主任還要組織小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主題活動,讓小學生能夠在活動當中獲得更多的感觸,進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例如,在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開展為祖國的生日獻禮活動,強化小學生的愛國意識,提升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班主任組織小學生開展以“我愛媽媽”為主題的活動,讓小學生能夠為媽媽親手制作一件禮物,或者給媽媽做一次飯,給媽媽洗一次腳等,不僅提升了小學生的感恩意識,同時還能促進家庭關系的和諧,讓小學生感受到濃濃的親情,為小學生的更好發(fā)展夯實感情基礎。只要有了具體活動的開展,小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就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小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采取柔性管理策略,可以極大提升小學生的認知程度,保證小學生對班主任管理的高度認可,進而保證小學生能夠積極配合班主任開展多種教育活動,并營造和諧、寬松、友愛、民主的班級管理氛圍,促進小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