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龍 陳霞
摘要:在當今網絡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新媒體對教育事業(yè)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變化,對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網絡新媒體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廣闊的教育平臺,促使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念和模式的革新,同時也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產生了很大的沖擊,所以必須要積極探索如何將其更好的應用。為此,高校要完善頂層設計,深入挖掘網絡資源構建服務平臺,不斷加強教師隊伍能力素質建設,通過實現(xiàn)教育網絡化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確保良好的教育成效。本文主要探究了網絡新媒體在大學思政教育中的應用,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網絡新媒體;大學;思政教育;應用
引言
信息技術對目前各級教育工作的開展造成影響,它可以給思政教育提供更好的教學平臺,但也對思政教育造成制約,需要對其全面的分析?;诖髮W生呈現(xiàn)的成長特征和思想認知狀況,高校應該思考網絡新媒體對思政教育起到的多種影響,這樣在具體教育應用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的做到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網絡新媒體的技術優(yōu)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在網絡新媒體應用的過程中,需要高校領導和教師提高思想重視,提供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從而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要求,培養(yǎng)具備高素質的未來優(yōu)秀人才。
1???? 網絡新媒體在大學思政教育中應用的優(yōu)勢和挑戰(zhàn)
在大學思政教育當中,網絡新媒體的引入和應用帶來了很多新的變化,與傳統(tǒng)的教育手段相比,網絡新媒體具有高效性、主體性和平臺性等方面的特點,展現(xiàn)出了獨特的教學優(yōu)勢。一方面,利用網絡新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增進了師生互動交流,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內容。網絡新媒體包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并且大學生也具備較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運用新媒體這一新型教育載體,通過進行視頻和文字資源的整合,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內容,并且?guī)熒g可以進行線上和線下的互動交流,更好地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進行科學引領,實現(xiàn)思政教育的獨特價值;另一方面,網絡新媒體為大學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確實德育的實效。利用網絡新媒體,學生、教師可以進行及時的在線的交流,在不斷加深的交流當中,使得情感交流更為密切,比如借助微信、微博等平臺進行信息交流,還可以圍繞社會熱點進行討論交流,這樣可以改變枯燥講解理論知識的問題,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消化理解知識,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1]。
網絡新媒體為大學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但同樣也使其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思政教育工作中需要解決處理一些新問題。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的多樣化,也會在網絡上接觸到更多的人,這其中就很可能受到一些負面思想行為的侵擾,部分大學生思想政治信仰出現(xiàn)了錯亂,表現(xiàn)出暴力、極端等方面的不良言行。另外,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會沉浸于網絡虛擬世界里,比如玩網絡游戲,或者觀看網絡真人直播等,也會影響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形成,為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
2???? 網絡新媒體在大學思政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2.1? 完善頂層設計,深入挖掘網絡資源
根據(jù)社會上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應該科學制定人才培養(yǎng)目標,關注大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納入到整體教育體系之中,制定科學的戰(zhàn)略發(fā)展規(guī)劃,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頂層設計的科學性、完善性、長遠性和可操作性。在當今大數(shù)據(jù)時代,需要建設一支網絡資源開發(fā)團隊,做好對大量復雜數(shù)據(jù)信息的篩選和整合,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充足的資源支持[2]。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多方協(xié)同配合,學校要加強宏觀領導,教師要積極參與研究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模式,為大學生的學習成長提供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高校要注重深入挖掘網絡資源,探索構建完善的網絡資源服務平臺,為學生下載資料、在線學習提供便利的條件。同時,還要結合學校實際,探索開發(fā)特色化的網絡教育資源,使得思政教育更加豐富,更加具有吸引力,更能夠獲得大學生的理解和思想認同。
2.2? 注重學習和培訓,加強教師隊伍素質建設
在網絡新媒體背景下,對大學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所以高校要對信息化教育建設工作提高重視,組織廣大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活動,促使他們了解網絡新媒體的概念、類型和影響等,確保教育理念上始終做到與時俱進,教師可以學習了解網絡語言,在實際教學中巧妙地穿插引用,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提高學生的思想接受度,整個教學也顯得更有趣味性[3]。大學思想政治教師應該掌握網絡新媒體相關的基礎應用技能,包括音視頻處理、Office辦公軟件等等。高校要加強網絡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更新完善網絡新媒體設備,還應該在校園內利用信息化設備加大宣傳,不斷拓寬思政教育網絡傳播的途徑,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引導和培育。
2.3? 努力實現(xiàn)教育網絡化,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在大學思政教育開展的過程中,高校要緊隨新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努力打造數(shù)字化校園,不但要建設網絡教育平臺,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激勵廣大教師不斷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改變落后的思政教育局面。高校要注重完善建設校園網站,并且在設計建設過程中,要注意與學生的學習偏好相結合,符合其思想追求,可以設置線上討論、在線答疑等功能模塊,吸引大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從而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和熏陶[4]。網絡新媒體具有顯著的互動性特征,要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現(xiàn)代化交流工具,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使得思政教育工作不再那么的單一固化,而是更具有開放性,真正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群為學生們推送當今全球抗擊新型肺炎的新聞信息,展示中國政府對人民生命的尊重,以及醫(yī)務工作者抗疫的奉獻付出,還有對世界很多國家派遣醫(yī)療隊,運送抗疫救急物資的事情,之后再對比分析美國抗疫的現(xiàn)狀,展示美國政府面對疫情的各種表現(xiàn),這樣可以促使學生產生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深刻認識,更加熱愛祖國,也對國家的未來發(fā)展充滿著信心,在這樣正確價值觀的引領下,不斷的奮斗和進步。
結語
總之,在大學思政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網絡新媒體的引入和運用,將先進科學技術技術與思政教育工作充分融合起來,面對新形勢下的機遇和挑戰(zhàn),高校要在宏觀層面上提供各種支持,教師也要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上改革創(chuàng)新,運用網絡這種大學生更喜歡的方式開展思政教育活動,從而確保教育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浦甲東,樊熙夢.網絡新媒體在大學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8,20(22):180.
[2]?? 杜改仙.芻議網絡新媒體在大學思政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10):96-97.
[3]?? 顧文成.關于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8):23-24.
[4]?? 黃志剛.網絡新媒體在大學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