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宇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在新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那就是改變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式,調整教學結構、教學策略、教學體系。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提高教學效果,使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因此,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促進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升級,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境界。
【關鍵詞】優(yōu)化;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在我國基礎教育教學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它也是推進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素質教育的基本陣地和強大動力,必須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內容、模式等,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形勢和要求。為此,本文以教學實踐為基礎,從利用信息技術、利用問題教學、實施小組教學三個維度入手,分析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有滋有味的基本途徑和創(chuàng)新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過程
在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應以一個開放、進取的視野,對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反思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探索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有效融合的途徑,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1.開展閱讀活動,提高學生體驗
信息技術具有應用廣泛、方便創(chuàng)作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使學生在活動中能迅速理解課文,提高學習效率。具體來說,能給學生設定活動目標,讓學生明確所學任務,讓學生有清晰的思想參與,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經驗,使學生掌握更多有用的語文學習方法。
例如,在講授“少年閏土”時,學生們對其中的幾個人物都很感興趣,也會做各種人物分析,因此在分析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后,筆者便組織學生進行一場獨特的課堂表演。筆者會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參與進來,每一組都會拿到一段視頻,視頻是以動畫的形式呈現了《少年閏土》一文中的故事,學生要分析動畫內容,結合自己的理解,為動畫配音。此外,在配音的過程中,學生還要盡可能地對表情、動作進行演繹。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重新、再次的閱讀,能促進學生的閱讀感悟與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分享活動中獲得快樂。
2.創(chuàng)造表達環(huán)境,發(fā)展學生能力
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語言文字,掌握日常生活技能,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活動創(chuàng)設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去調動靈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產生更強的興趣,把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讓學生做到主動表達
例如,在教授“口語交際:演講”這一部分時,盡管小學生的表達欲望比較強烈,但很多學生沒有形成規(guī)范的表達習慣,所以筆者在本次活動中為學生制作了《文明禮儀校園》的演講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同齡人的演講行為,來獲取能夠為自己所用的演講技巧。在此基礎上,筆者會使學生認識到微課視頻中演講者的行為,親身體驗、積累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簡言之,教師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來開發(fā)教學資源,激發(fā)情感共鳴,使學生沉浸于課堂中,并獲得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問題教學,引導思維發(fā)展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只依靠教師的講解,動腦、主動思考的機會很少,久而久之,學生思維僵化,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教學效率。所以,語文教師要從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入手,充分運用問題教學法,設計出富有啟發(fā)性、探索性的問題,還應掌握適當的時機提出問題,充分制造懸念,引起學生內在的學習期待與認知的沖突,產生學習探究的愿望,積極分析和探究問題,使思想得到有效發(fā)展。例如,在教授“草原”這一課時,筆者采用問題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學中,筆者首先帶領學生進行課文朗讀,熟悉課文內容后,再提煉出問題,“草原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從課文的哪里可以體會到蒙古族人民的熱情?課文主要想表達的是什么?”再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學生提出問題。要給學生留出思考的空間,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當學生思考完后,再邀請學生回答問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實施小組教學,充分活躍教學氣氛
合作教學是直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狀態(tài),使教學不再封閉,創(chuàng)造出更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語文教師應積極改變以師為本的教學方式,實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梢园凑湛茖W的標準和原則,把全班學生分成4-6人一組,根據問題或任務激勵,鼓勵學生進行小組間的交流、討論、互動,實現理念碰撞和優(yōu)勢互補,活躍教學氣氛,擴大學生參與度,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十六年前的回憶”這一課時,筆者采取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來推進教學的開展,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傾聽別人的學習方法。上課前,筆者會先把學生分成10組,每組5人,并保證每個小組整體水平的大致相當;其次,筆者會根據課文內容布置探究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通過任務引導學生討論方向。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會在課堂中進行巡視,參與到學生小組討論中,去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討論完畢后,筆者會讓每個小組派一位代表,來展示探究的成果,最后由筆者來進行歸納和總結。
總之,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形勢下,各學科教育教學必須進行全面改革、創(chuàng)新和提升,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育人的作用和核心價值。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緊緊抓住教育教學發(fā)展與變化的形勢,實施各種創(chuàng)新策略,促進語文教學改革與升級,提高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淑娟.有效互動,生成精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9(11):163.
[2]仲玉霞.趣味引領,演繹智慧課堂——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