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梅 董志華
長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間,中國工農(nóng)紅軍進行的一次戰(zhàn)略轉(zhuǎn)移,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史詩。長征共經(jīng)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xiàn)。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少年兒童時說,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希望他們向爺爺奶奶學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努力成長為有知識、有品德、有作為的新一代建設(shè)者,準備著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因此在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為了弘揚愛國主義和奮發(fā)向上的時代精神,我們開展“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學習體驗活動,隆重紀念紅軍二萬五干里長征,通過徒步行1.5公里活動,讓幼兒了解歷史,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崇高理想。
1.莊嚴的升旗儀式
“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國旗,它的顏色鮮紅,上面有五顆黃色的五角星,一顆大,四顆小,代表著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ji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踏著新時代的號角,沿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前進,再前進。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愛國情懷在心中升騰。孩子們深情凝望五星紅旗,內(nèi)心充滿熱愛之情。
2.園長媽媽一席話
我們通過看書、查找資料、觀看影片等方式了解了紅軍長征的艱難困苦,了解了紅軍的頑強意志和不屈不饒的精神,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同時要發(fā)揚長征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今天的徒步就是鍛煉我們不怕困難、勇敢、堅強、樂觀的意志品質(zhì),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
3.聆聽戰(zhàn)爭故事
原介休市人民武裝部政委裴裕民同志為孩子們捐贈了他自己編寫的圖文并茂、有教育意義的革命兒歌集《童夢》。裴爺爺生動地講述了長征故事及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新中國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地與敬愛的裴爺爺互動著。孩子們說:“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痹趫龅慕處熉犕旰蟀l(fā)出熱烈的掌聲,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并立志將紅色教育一代一代從我園傳承下去,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夢。
4.徒步行
紅旗漫卷,彩旗飄揚,在嘹亮的軍歌中我們的“長征”隊伍出發(fā)了,過草地、爬山坡,跨溝壑,蜿蜒曲折的小路上蕩漾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孩子們,你們累嗎?”
“不累,紅軍吃不飽飯還不覺得累,我們能吃飽飯?!?/p>
“孩子們,你們覺得辛苦嗎?”
“不辛苦,紅軍走得那么遠,我們才走了一點點?!?/p>
“我們向紅軍學習什么?”
“不怕苦不怕累”“愛國”“堅強勇敢”“不怕敵人”“長大了我也要當兵”“我喜歡看打仗的電影”……孩子們步伐矯健,模樣勝似當年征途上的戰(zhàn)士,令人動容。
5.游戲挑戰(zhàn)
“炸碉堡”“掃雷大戰(zhàn)”“飛越大渡河”“高地保衛(wèi)戰(zhàn)”“擔架救護隊”“我是坦克兵”……每一個游戲都是體力和耐力的雙重考驗。孩子們互相鼓勁加油,努力完成了一項又一項挑戰(zhàn)。雖然難度無法與紅軍長征相比,但是在游戲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以一個“紅軍”的標準要求自己,懷著必勝的信心勇往直前,在“飛躍大渡河”中繩子勒紅了小手,在“高地保衛(wèi)戰(zhàn)”中水泥地磨紅了雙膝,但孩子們咬牙堅持,他們說:“向紅軍學習,我也能做到。”這就是長征精神的體現(xiàn)。
6.主題談話:我的“長征”路
回到幼兒園,孩子們互相交流著自己在徒步活動中的感想感受,并且在徒步的照片前分享趣事。悠悠說:“我走著走著就覺得有點累了,小朵過來拉著我一起走,還對我說堅持就是勝利?!迸闻握f:“其實我在半中間走不動了,可是想想紅軍腳都凍掉了還不怕疼,所以我就堅持下來了?!彪S后,孩子們將自己的感受用畫筆畫了下來,雖然每一個孩子有不同的感受與體驗,但愛國情懷是相同的。
愛國主義教育從娃娃抓起,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慶生,表達了對祖國媽媽的熱愛以及作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通過活動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增進了愛國主義情感,培養(yǎng)了愛國主義精神。由此可見,幼兒園德育工作可以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設(shè)計序列化的教育內(nèi)容,比如通過講故事、看電影、唱紅歌、玩游戲、演劇目來推動德育工作向縱深發(fā)展,讓孩子們了解歷史,緬懷先烈,不忘國恥,珍愛和平,從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