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彩霞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閱讀占著很重要的地位??墒呛芏嘟處熢谡n堂上依舊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化,這導致學生漸漸地對英語這門課程興趣泛泛。因此教師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學模式,利用思維導圖展開英語閱讀教學,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用一種非線性思考的可視化思維工具,將教材上的知識點以知識框架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這樣的話,不僅可以將抽象的英語知識轉化為簡單的英語知識,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更快地找到關鍵詞,把握文章的主旨,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二、思維導圖應用于閱讀教學的特點
(一)對學生而言
初中生正處于思維發(fā)展期,但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于學生來說也是比較難的,這樣的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覺得英語這門課程是枯燥無味的。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更形象直觀地將文章構架內容展現(xiàn)給學生,給學生提供學習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文章的內容,以此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
(二)對教師而言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不斷地指導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也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思路,從而可以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學習方案。對于一些重點以及難點知識,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思維導圖進行講解,以此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方法簡單,容易學習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展開英語閱讀教學,可以簡化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英語知識點。思維導圖是由中心詞匯、分支以及聯(lián)系線所組成的,學生通過觀看思維導圖,可以掌握一篇英語文章的脈絡,了解文章的結構和主旨,并且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知識體系。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要求并不高,而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二)符合學生的思維方式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fā)展期,因此他們對一些新鮮的知識都充滿了渴求。教師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學模式,按照學生的發(fā)展狀況,給學生制定一套符合他們思維方式的教學方案。比如,教師在準備教案的時候,可以利用一些圖形工具制作思維導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師也要對不同的英語文章進行分類,并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總結,便于學生掌握到更多的閱讀技巧。
(三)減輕了教學負擔,抓住了重心
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抓住重點,減輕自己的學習負擔。在平時教師要多看教材內容以及相關的學習資料,然后對英語文章進行梳理,將每節(jié)內容的重點知識點整理出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層層深入,最終理解文章的含義,這樣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四、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程預習
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加入學生預習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可以對知識點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并且清楚文章的知識構架以及自己的學習目標。比如八年級上的第二單元第二話題Section C What Mothers said to Eat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可以利用圖形工具做一個思維導圖,將文章中的四個媽媽說的內容做成思維導圖,學生在做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把課文的信息提煉出來,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回答問題,最后再根據(jù)思維導圖進行復述,達到信息的再整合。用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可以不斷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在展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學模式,運用思維導圖加深自己對英語知識點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豐富教學內容,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信息提取和整合的能力
閱讀過程是信息的提取和整合過程,思維導圖是學生在閱讀過程對信息進行提取和整合過程強有力的工具。在信息提取過程中,學生需要思考信息的類別、邏輯關系等,再把信息編排到思維導圖中去,幫助學生提高對篇章的理解,然后根據(jù)思維導圖學生再把提取到的信息進行整合,用自己的理解把內容復述出來,這個過程幫助學生內化課文內容。
(四)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
思維導圖就是通過最簡單和直觀的形式給學生呈現(xiàn)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讓學生清楚自己所要學習的知識體系。教師在設置思維導圖的時候,可以利用不同的圖形工具,讓學生理解各種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可以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通讀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讀一遍文章,然后畫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句子,之后教師再給學生搭建思維導圖的構架,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了解文章的內容。比如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話題Sec?tion D這節(jié)內容時,讓學生一邊通讀課文,一邊畫思維導圖,把瀕臨滅絕的三種動物的居住地、飲食以及瀕臨滅絕的原因進行類比,最后進行歸納,這樣便于學生更加透徹地掌握這篇文章的內容。
(二)精讀
學生在通讀完文章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進行精讀,找出文章中的關鍵詞或者關鍵句,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填充思維導圖中的內容,以此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二次閱讀
教師讓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二次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綜合文章信息,找出文章的主旨內容,以此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四)實踐演練
教師可以利用學習資料讓學生做題,并且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自己構建一個思維導圖,然后按照自己所構建的思維導圖的內容展開學習,以此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
六、結語
教師在展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展開教學。在課堂上給學生構建思維導圖,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理解文章的主旨,加深自己對文章的記憶。同時教師也要不斷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指導學生,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文章的內容,在課堂上教師也要向學生多提問,以此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不斷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