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為集聚力量抗擊疫情,社會各界的捐贈熱情空前高漲,紛紛通過各種渠道捐款捐物。然而,一些關于老人捐出巨額善款乃至畢生積蓄用于疫情防控的報道。就像以前環(huán)衛(wèi)工、乞丐捐款救災,工資2700捐出2000只留700之類的案例一樣,很快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爭議。不少媒體和網民擔心老人捐款之后生活會更加貧困,認為慈善機構不應該接受老人等“弱勢群體”的捐款。但是,捐款不是自愿的嗎?誰有權替老人決定捐不捐款呢?
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從肯定老人捐巨款的角度,可從以下角度來構思:(1)此類愛心行為的傳播,其真正影響在于讓我們感受到溫情與愛,并激勵有能力、有財力的人行動起來。(2)一刀切地不讓老人捐款的思維過于武斷、簡單。(3)如果不讓老人捐款,逼著慈善機構拒絕老人的捐款,有粗暴無禮、歧視老人的嫌疑。(4)行善是以自愿為前提的,是否行善、如何行善的決定權在捐款者本人,不在旁觀者。(5)行善不僅是老人發(fā)揮余熱、服務社會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有益于健康長壽的養(yǎng)生之道。
從否定老人捐巨款角度,可從以下角度來構思:(1)超過自身能力的行善方式會在社會上產生負面影響,并使受助者心生愧疚。(2)你我只是一介凡夫,只需盡自己所能,量力而行,努力把好事做好做對,無愧于心,足矣?。?)老人捐款如果因此影響他自己的晚年生活,顯然有悖于社會道義的彰顯。(4)盡力而為、盡己所能是現(xiàn)代慈善的基本特征。(5)跟國家的整體資金調動相比,老人們付出金額不大,但是犧牲卻很大。
從辯證分析的角度,可從以下角度來構思:(1)任何人的愛心都不應被辜負,要通過精巧合理的制度設計、細致扎實的工作,讓每一份善意都發(fā)揮其最大能量。(2)慈善機構在確認捐贈人擁有財產的合法處分權之后,可以建議慎重考慮,理性捐贈,量力而行。(3)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4)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尤其是受助人的需求超過自己的能力時,行善者一定要理性,要學會動員身邊的社會資源,與眾人一起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