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晨
打開記憶的閘門,夕陽下,一抹耀眼的橘黃浮現(xiàn)在我眼前。
那是深秋的一天,我和小米去軍山游玩。只聽“撲通”一聲,小米的手表掉入了水中。望著漾起漣漪的水面,我倆傻眼了。這可怎么辦?我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zhuǎn)。
媽媽們聞聲趕來,找來木棍,在水中四處打撈,但除了水草,絲毫不見手表的蹤影。正當我們束手無策時,一抹橘黃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一位六十多歲的爺爺,個子不高,穿著一件橘黃色馬甲,古銅色的皮膚在陽光下顯得更加黝黑,一雙粗糙有力的大手正推著一輛環(huán)衛(wèi)車,車上放著一個撈水草的網(wǎng)兜。
“爺爺,您可以把網(wǎng)兜借給我們用一下嗎?”我看到了一絲希望?!翱梢?,你們做什么用?”爺爺疑惑地望著我們。“不好意思,大爺,孩子們調(diào)皮,把手表掉到水里了。但手表是防水的,撈上來還能用。”媽媽解釋道。“好,我來幫你們撈!”爺爺說道。我們聽后心生感激。
于是,小米朝水中央的石頭旁指了指:“好像就在那邊。”爺爺抓著網(wǎng)柄,小心地把網(wǎng)兜向水下伸去,到河底之后,再慢慢地把網(wǎng)兜往上提。爺爺重復著這樣的動作,把石頭四周撈了個遍,還是一無所獲。爺爺又擴大了搜索范圍,臉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我們緊盯著那個網(wǎng)兜,盼望著奇跡發(fā)生。可每次網(wǎng)兜提上來的,除了水草就是小石子。
“這樣下去不行,我下水去撈吧!”爺爺有些著急。“這怎么行?天冷,實在不行就算了?!毙∶讒寢屖诌^意不去。“沒關(guān)系,只要能為游客排憂解難,我就高興?!睜敔斦f著脫下長褲和鞋襪,放在岸邊。一陣秋風吹來,爺爺打了個哆嗦,但依然毫不猶豫地下了水。河水冰涼,沒過了他的大腿。他慢慢地移動著雙腳,觸碰著河底的每一個地方,一旦有什么東西,就彎腰摸索,可每次摸到的都是石頭。
夕陽西沉,晚霞的余暉把爺爺?shù)谋秤叭境闪嗣利惖拈冱S色。就在我們快要放棄的時候,爺爺?shù)氖衷俅翁崞?。這時,一個綠色的東西被提出了水面?!笆切∶椎氖直恚 蔽医蛔〈蠛?。爺爺緊緊地抓住那塊手表,如獲至寶,向我們揮手示意,那滿是皺紋的臉笑得那樣燦爛,像個孩子一樣。
望著那抹遠去的橘黃,我感慨萬千……
(指導教師 ?葛金奇)
【教師評點】
文章記敘了一位身穿橘黃色馬甲的環(huán)衛(wèi)爺爺熱心為游客打撈手表一事,通過對其外貌、動作、語言等的細致刻畫,使一個樂于助人的環(huán)衛(wèi)老人形象躍然紙上,令人印象深刻。此外,文中多次提及“一抹橘黃”,既增強了情感的表達效果,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題。 陳永明